陽洋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教育現代化設備和手段已經走進校園,進入了英語課堂。有些教師以為利用了電腦課件就可以將傳統的教育手段——粉筆與黑板,放在一邊,不理會它們的作用。難道多媒體教學真的就能取代其他傳統教學手段與方式嗎?還是黑板和粉筆依然是上課的主體,多媒體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呢?文章作者認為這已成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英語課堂;多媒體;黑板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04
作者簡介:陽 洋(1977—),男,四川雅安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重慶西藏中學校德育處副主任兼團委書記,研究方向:初中英語閱讀課、寫作課課堂教學設計、西藏班學生思想教育。
藏族學生初來內地,覺得課堂的吸引力非常大,特別是英語學科。而多媒體教學手段為英語教學帶來了質的飛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利用計算機對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網絡等信息進行處理,形成聲、像、圖、文并茂的教學系統,進行視、聽、觸、想等多種方式的形象化教學、交互性教學、網絡化教學,打破了傳統的數學模式,既符合西藏學生的認知規律,又促進了學生思維的多向發展。
一、多媒體在優化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優勢
(1)多媒體教學為我們提供了克服傳統教學弊端的全新的教學方式,使抽象、枯燥的學習內容轉化成形象的、有趣的、可視的、可聽的動感內容,成為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這樣不但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教師在講解一些內容比較抽象的課文時,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直觀形象的場景,便于學生理解、記憶、矯正發音錯誤。
(2)多媒體電腦的交互性和智能化,成為醫治中國學生“啞巴英語”這一通病的良藥。利用多媒體電腦的強大功能,學生不僅可以和多媒體電腦設置的虛擬人物對話,還能依據電腦的評判(包括語音、詞法、句法甚至習慣用語)修正自身的錯誤。這對于學生表達能力的提高無疑是十分有益的。
(3)運用多媒體電腦教學,還可以大大提高課堂容量,使課堂內容更加充實,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多媒體教學新穎活潑的形式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學習過程。
二、多媒體手段在優化英語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1)英語課堂教學中日益普及的電腦教學課件質量參差不齊,其中不少內容簡單枯燥,僅僅是課本內容的復制,少數教師授課照本宣科,這種黑板變白板式的教學,沒有實效。
(2)部分教師變成了多媒體的“放映員”。英語教師淵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學生具有持續連貫的耳濡目染的影響力。但在教學中有的老師在教單詞的書寫過程不是自己板書,而是用多媒體展示筆畫及書寫過程,教讀課文不是自己范讀而是跟讀課件錄音。
(3)過分依賴輔助設備。雖然有些學校開始把運用多媒體媒體教學的能力,作為考核老師的一項重要指標。同時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省時省力,老師用上后慢慢嘗到了甜頭,就習慣了這種比較省力的教學方法。
三、現代與傳統相結合,技術與情感相融合,缺一不可
(1)多媒體教學方式要合理使用。作為一線教師,我還是喜歡把多媒體教學手段和黑板板書兩者結合起來,盡量讓兩者配合相得益彰。多媒體教學畢竟也只是一種手段,是教師表述內容的一種方式。但是我并不希望因此就完全淘汰黑板,因為黑板在教學過程中有自己及時性和靈活性的特點。而老師更不能讓多媒體束縛住自己的頭腦和思維,把上課變成簡單的課本復述。
(2)并不是所有的課程都適合用多媒體的方式進行教學。一張嘴,一支粉筆,教師一邊講,一邊在黑板上一筆一畫地寫,教師講授的思路是連貫的,最能反映教師的個人魅力,最富感染力,這是多媒體所無法替代的。最好的方式還是既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又用粉筆在黑板上邊寫邊講。
(3)用粉筆在黑板上寫也好,用多媒體給學生演示也罷,都是外在的形式,那么要真正達到課堂教學吸引學生、提高質量的目的,教師就應該教會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獨立人格,這個或許比簡單地傳授知識更有用。
參考文獻:
[1]樊俐娜.有了多媒體,就可以對黑板說再見了嗎[J].校園英語,2014(22).
[2]晉浩天.多媒體教學手段進入課堂 PPT能否代替黑板?[N].光明日報,201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