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自身年齡限制,具有較強的好奇心、自律能力較差等,這均會導致學習及活動難的開展困難。因此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小學班主任應充分發揮自身管理者的作用積極創新及實施相應的管理對策,提高小學班級管理的整體質量。為了分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措施,作者針對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創新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17
作者簡介:王依依(1988—),女,浙江龍灣人,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班主任工作。
一、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存在較多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方面:小學生由于思想觀念、年齡較小等特點在管理過程中的難度較大,現階段的班級管理過程中管理方式及手段較為枯燥、單一及傳統,大多數班主任針對出現的問題只能采用批評、懲罰的方式進行管理,這種管理方式缺乏一定的管理意義,學生很難從中得到相應的啟示,甚至會引發少數學生的逆反心理,教師與學生之間和諧關系被打破,久而久之學生對班主任產生厭煩及不服氣等心理,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另外,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的管理并不全面,多數教師在管理過程中過于關注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學習成績較差且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學生不夠重視,這種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班級管理整體效果及學生的心理發展。
二、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措施
1.營造良好和諧、公平公正的班級管理氛圍,改善師生關系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不斷創設和諧、融洽及公正的管理氛圍,幫助班級樹立更好的形象,將班級整體學生納入一個團結友愛的集體中,實現綜合素質的發展及培養。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與學生打成一片,放下班主任的架子,在學生面前保持良好的形象,以身作則,方便班主任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規范班級管理過程中的各項管理制度。營造公平公正的管理氛圍,拉近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打破傳統的班主任與學生相處過程中存在的緊張、害怕甚至逃避等狀態,多組織相應的管理活動、競賽等提高學生的凝聚力,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關注班級內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精神狀態及心理變化,給予學生相應的支持及幫助,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適當給予學生引導及支持,在和諧的班級氛圍內開展高效的管理。
2.重視對學生日常學習、生活及心理狀態的關注,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結合現階段班級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小學生的認知程度、年齡等實際情況出發,時刻關注學生心理狀態、日常學習狀態及生活狀態的變化?,F階段的大多數小學生在家的地位均較高,父母長輩對其的寵愛程度較大,這種狀態導致學生缺乏獨立生活、學習及思考的能力,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極易出現逆反心理,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應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給予學生關心及愛護,多與學生開展心與心的溝通交流,引導學生將日常生活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傾訴出來,班主任要用心幫助學生解決問題,體會學生的內心感受,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1]。
3.班級管理過程中與家長合作,重視學生情感需求及個人素養的發展
在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要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僅僅依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班主任在管理過程中應發揮家長在班級管理中的地位及作用,通過與家長合作的方式了解學生的生長環境、在家的狀態、家長的教育理念及學生性格特點等,方便班主任建立針對性的個人檔案,方便班主任在對學生實施管理的過程中能取得家長的信任及支持,引導家長在合作管理過程中提出相應的意見及建議,教師結合實際管理情況進行意見的采納,引導家長在日常生活中關注學生學習成績的變化、學生心理狀態及情感需求的變化[2],生活中多給予學生關心、愛護及鼓勵,培養學生的個人素養及綜合素質。
三、結語
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不斷總結以往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結合班級管理的實際需求及學生們綜合素質發展的需要實施多元化的創新管理實踐措施,提高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水平及管理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育忠.分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都市家教(下半月刊),2014(6):190.
[2]王忠平,趙金貴.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創新與實踐[J].新課程(小學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