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作為自然科學的帶頭學科,主要研究物質運行規律和基本結構,是初中教學的重要學科之一。但是由于物理知識深奧、抽象,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困難重重,難以抓住重點。因此,教師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需要通過物理實驗,將抽象的物理知識生動形象地展現給初中生,從而提高初中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實現教學目標。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學習興趣;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16
作者簡介:謝玉良(1972—),男,中學二級教師,專科,研究方向:物理教學。
一、初中物理實驗課在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每一位初中生由于家庭教育背景、思維認知能力等方面存在不同,其在學習初中物理知識時,對物理知識的理解能力也存在差異性,部分初中生物理知識接受能力強,思維跳躍性強[1];而部分初中生物理知識接受能力弱,邏輯思維不嚴謹,對這部分初中生來說,在長時間的物理知識學習過程中,由于難以掌握物理知識點,跟不上教師授課進度,久而久之,就會喪失對物理的學習興趣。面對此種情況,教師要想避免這部分初中生不落隊,就需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入物理實驗課,通過物理實驗講解抽象晦澀的物理概念,并對物理現象進行推導,這樣可以消除初中生對物理學科的抵觸情緒,讓初中生更好、更快地理解物理概念,進而提高物理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融入物理實驗課,還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初中生在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對物理知識有更加直觀的感受,從而真正融入物理課堂中,營造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提高初中物理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利用初中物理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對策
1.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合理使用實驗演示
初中物理知識點零散,部分物理概念抽象,初中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難以理解,學習效率無法提升[2]。針對此種情況,教師在展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時,就需要合理使用實驗演示,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吸引初中生的注意力,還可以潛移默化地加深初中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做到高效率學習。例如,物理教師講解浮力的概念時,可以在課前準備一個生雞蛋、一個玻璃杯、一個湯勺和適量的鹽等試驗器材,先在玻璃杯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生雞蛋,雞蛋下沉;然后放入適量鹽,用湯勺反復攪拌,仔細觀察,生雞蛋不斷漂浮起來。究其原因,鹽水的密度比清水大,使生雞蛋的浮力也變大,從而漂浮起來。
2.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有效設置懸念
由于物理現象與日常生活有著緊密聯系,初中生學習興趣普遍較高,因此,教師在展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時,就需要重點關注初中生這一特點,把握初中生學情,合理展開物理實驗教學,確保初中生在物理實驗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興致高昂的狀態,進而做到全心全力地配合教師,提高物理學習質量。與此同時,教師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還需要根據教學情況,為初中生提出相關問題,讓初中生在課堂上主動探究問題答案,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初中生在物理實驗課堂上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物理邏輯能力、物理思維能力以及物理判斷能力,從而對物理知識點做到高效理解。
3.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注重生活實際的融入
眾多周知,物理學是一種自然科學,主要研究物質、能量、空間等內容,與我們實際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要想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激發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就需要注重實際生活知識的融入。例如,教師在講解初中物理“圓周運動的線速度方向”時,此部分知識點晦澀難懂,教師就可以采用物理實驗教學法,借鑒《還珠格格》中“拋繡球”這一經典片段,在課堂中為初中生組織“拋繡球”實驗,讓初中生在“拋繡球”過程中準確理解圓周運動的線速度方向。
總而言之,學習興趣非常重要,其直接影響到初中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展開初中物理教學時,就需要積極融入物理實驗課,并將物理實驗課與實際生活知識相結合,通過物理實驗課激發初中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讓初中生可以快速掌握物理知識點,提高物理思維能力、物理邏輯能力,并掌握物理知識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蘇文琦.利用初中物理實驗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考試周刊,2018(30):171.
[2]丁鑫昆.利用有趣實驗 激發初中學生學習物理興趣[J].中學物理(初中版),2016(3):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