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因此,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最重要的就是為他們創設一個想說、敢說、會說的良好語言環境,這樣才能夠促進幼兒語言能力不斷提升。而游戲化教學的方式能夠活躍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基于此,文章主要對幼兒園語言教育游戲化的組織策略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教學;游戲化;組織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10-16
作者簡介:胡婷婷(1988—),女,江西南昌人,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幼兒教育。
一、及時更新游戲觀念,做好游戲教學工作
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為了更好地實現游戲化教學的目標,教師必須正確運用游戲教學的方式,給幼兒提供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充分突顯出幼兒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享受游戲所帶來的樂趣,同時讓他們在游戲實踐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教學實踐證明,當幼兒置身于游戲中時,能夠最大限度地愉悅幼兒的身心,促進幼兒的發展[1]。因此,在開展游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適當放手,不要過多干預幼兒游戲的過程,避免對幼兒的思想產生影響,教師應當為幼兒創設平等、民主的游戲環境,從而促進幼兒獨立自主人格的發展,實現有效的教學。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開展“森林故事大會”的游戲,為學生創設森林晚會的游戲情境,然后讓幼兒扮演自己喜歡的動物,并說一說自己所扮演動物的有趣故事。這樣的游戲情境可以有效激發幼兒的創新思維,有效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
二、尊重幼兒,適當對游戲進行指導
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游戲化教學中,教師不論是為幼兒設計游戲,還是在游戲的過程中指導幼兒進行游戲,都需要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發揮空間,避免將游戲作為“腳本”,要求幼兒必須按照游戲的設定來進行游戲,這樣不僅會給幼兒增加學習壓力,還會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出現拘謹、放不開的現象,這非常不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發展。并且一旦幼兒無法真正參與到游戲活動中,那么游戲教學的效率也會降低,使游戲教學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幼兒園語言教育中的游戲教學不僅具有教育功能,還具有一定的游戲性。因此,幼兒園教師在組織幼兒進行語言教學游戲時,一定要把握好介入和退出的時機,做到松弛有度。教師在介入游戲的過程中,需要準確把握度,避免對游戲進行過多的設計和組織,同時還需要避免在游戲中替幼兒作出決定,應讓幼兒自己真正參與到游戲中,這樣才能夠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2]。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誰躲起來了”的游戲,教師可以請一位幼兒上前進行自我介紹“我叫XXX,今年X歲”。講完之后,教師讓全班幼兒閉上眼睛,然后請這位同學藏起來,之后再讓大家睜開眼睛,這時教師可以請一位幼兒站起來問“剛剛是誰躲起來了?”,當幼兒回答之后,教師可以請躲起來的幼兒站出來給大家看,然后引導全體幼兒說:“是XXX躲起來了。”這樣的方式既可以讓全體幼兒積極參與到游戲活動當中,又可以促進學生自我表達能力的提高。
三、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
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游戲化教學活動中,教師必須以幼兒為活動的主體,讓他們的身心都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因此,幼兒園教師必須積極轉變自身的觀念,改變傳統的游戲教學的模式,通過游戲引導來讓幼兒積極的參與到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在游戲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多為幼兒提供動手和動腦的機會。同時教師需要多和幼兒進行溝通和交流,觀察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表現和情感態度,并積極聽取幼兒對于游戲的真實想法,不斷調整和改進游戲活動,多設置一些幼兒感興趣的游戲環節,從而滿足幼兒發展的需求,更好實現語言教學的目的。
四、結語
在幼兒園語言教育中,教師應采取符合幼兒身心特征的游戲化教學方式,這樣不僅可以提升語言教學的效率,還能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另外,幼兒教師還應當引導幼兒從自身的興趣出發,不斷積累語言經驗,從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金 蕾.游戲化中的游戲“話”——幼兒園語言教育游戲化的組織策略探微[J].課程教育研究,2017(25):77-78.
[2]張雪婷.關于幼兒園語言教學活動游戲化的幾點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