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娟, 劉殿紅, 王 闖, 劉 敏, 徐 寧, 孫曉慧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山東聊城 252000)
蘋果(MluspumilaMill)屬薔薇科、仁果亞科蘋果屬,原產歐洲、亞洲,已成為世界四大水果之一[1]。蘋果的生態適應性強,風味獨特,耐貯藏,且供應周期長[2]。我國是世界第一大蘋果生產國,主要集中在渤海灣、西北黃土高原、黃河故道和西南冷涼高地四大產區。蘋果產業的發展狀況對果區經濟振興、市場供應和出口創匯影響巨大,在我國水果業中占最重要的地位[3]。柱型蘋果是一種新的蘋果品種類型,這類蘋果因其株形類似直立的支柱,而稱為柱型蘋果(columnar apple),又稱芭蕾蘋果(ballerina apple)[4-5],這類蘋果品種在田間表現出樹體極緊湊、萌芽率極高和節間短而粗的特點,非常適于設施內高密栽培[6]。
GA3作為植物內源激素,可促進植物細胞伸長、莖伸長、葉片擴大,加速生長和發育,使作物提早成熟,并增加產量或改進品質[7];能打破休眠,促進發芽;減少器官脫落,提高果實的結實率或形成無籽果實等[8]。GA3最顯著的效應是促進莖的節間伸長,而且效果比生長素更為顯著,但節間數不改變,節間長度的增加是由于細胞伸長和細胞分裂的結果。
對GA3的生理學研究發現,它主要通過增強淀粉酶mRNA合成、膜透性和膜結合的多聚核糖體增生,促進淀粉酶的合成;以及通過抑制IAA氧化酶或過氧化酶的活性,促進生長素的生物合成來調節生長素的水平,從而對植物的生長起促進作用[9-10]。細胞壁的松弛是細胞伸長所必需的,一般認為細胞壁的松弛是酶促反應過程。在植物細胞壁的松弛及其他一些需要細胞伸長的發育過程中,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過氧化物酶(POD)等是能夠分解ROS的重要抗氧化酶,是植物體內氧化還原反應動態平衡的指示劑[11],許多初級和次級代謝發揮著重要的生理作用,例如清除H2O2參與木質化發育過程等[12]。
本試驗采用柱型蘋果富士×特拉蒙、普通型蘋果嘎拉施加不同濃度外源GA3處理的組培苗為試材,柱型蘋果富士×特拉蒙、普通型蘋果嘎啦為對照,研究了柱型蘋果、普通型蘋果組培苗施加外源GA3后,蘋果幼苗中SOD、POD和α-淀粉酶含量的變化,初步探討了柱型蘋果和普通型蘋果葉片中氧化酶與外源GA3的關系,旨在揭示葉片內各種酶與GA3的關系,以及GA3濃度與蘋果組培苗生長勢的關系。
特拉蒙×富士柱型蘋果和普通型蘋果嘎拉。
1.2.1 MS培養基的配制 配制1 L MS培養基:100 mL大量元素(10倍液)+10 mL微量元素(10倍液)+10 mL鐵鹽(100倍液)+10 mL有機物(100倍液)+10 mL CaCl2(100倍液)+1 mL NAA(1 mg/L)+1 mL 6-BA(0.1 mg/L)置容量瓶中,再加入7 g瓊脂,30 g蔗糖,溶解混勻,先加熱沸騰,再定容至1 L,用0.5 mol/L NaOH調pH值至5.8~6.2之間,121 ℃下大三角瓶內高壓蒸汽滅菌15 min。
1.2.2 培養基分裝 按試驗要求每次吸取75、150、300、600、1 200 μL母液于1 L MS液態固體培養基中,即可配成含0.5、1.0、2.0、4.0、8.0 mg/L GA3的MS培養基。每1 L MS培養基可分裝20瓶。
1.2.3 培養觀察和取樣 接種完畢后將組培瓶置于26~28 ℃ 的恒溫培養箱中,光照條件下培養,觀察記錄蘋果幼苗發芽情況、生長狀況。
SOD測定采用氮藍四唑法,依據SOD抑制NBT(氮藍四唑)在光下的還原程度來確定SOD活性的大小,活性單位以抑制NBT光化還原的50%為1個酶活性單位(U)[13]。POD測定采用愈創木酚法[13];參考李合生的α-淀粉酶活性測定方法[13]測定α-淀粉酶的活性。
2.1.1 外源GA3對柱型蘋果富士×特拉蒙組培苗表型的影響 柱型蘋果富士×特拉蒙組培苗在不同濃度的GA3上培養16 d后,其組培苗新梢生長狀態存在差異(圖1)。GA3在一定濃度內,均能促進蘋果組培苗新梢的生長,當GA3的濃度為 0~4 mg/L 時,均能促進富士×特拉蒙新梢的生長。當GA3濃度為8 mg/L時,蘋果組培苗新梢的生長受到明顯的抑制(圖1-F),植株株高明顯變矮,節間變短,但分枝數量明顯增多。

2.1.2 外源GA3對普通型蘋果嘎啦組培苗表型的影響 普通型蘋果嘎啦組培苗添加不同濃度的GA3培養16 d后,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顯著促進蘋果組培苗生長,當超出一定濃度范圍,則抑制其新梢的生長(圖2)。當GA3的濃度為0~2 mg/L 時,處理均能促進普通型蘋果新梢的生長。隨著GA3濃度的增加,促進分枝,但抑制節間伸長(圖2-E)。當GA3濃度為8 mg/L時,蘋果組培苗新梢的生長受到明顯的抑制(圖2-F)。同時,植株株高明顯變矮,節間變短,但分枝數量明顯增多,表現為簇生狀態。
2.1.3 外源GA3對柱型和普通型蘋果新梢生長影響的比較 不同濃度的GA3處理能明顯促進柱型蘋果富士×特拉蒙和普通型蘋果嘎啦新梢的生長,其新梢增長量均高于對照(圖3)。但處理16 d后,柱型蘋果對GA3產生的反應較慢,其新梢生長增加量不明顯(圖3-A);而普通型蘋果對GA3反應非常敏感,產生的反應非常快,新梢生長增加量很明顯(圖3-B)。二者不同之處還在于,當GA3濃度為4.0 mg/L時,富士×特拉蒙的新梢增長量最大,說明富士×特拉蒙新梢生長的GA3最敏感濃度為4.0 mg/L;相對而言,普通型蘋果嘎啦新梢生長的GA3最敏感濃度為2.0 mg/L。

2.2.1 GA3對柱型蘋果和普通型蘋果組培苗SOD和POD酶活性的影響 GA3處理16 d后,POD活性的變化比較明顯(圖4)。富士×特拉蒙蘋果組培苗節間的POD含量明顯提高。在0~2.0 mg/L濃度范圍內,隨著GA3濃度的增加,POD活性隨著GA3濃度的提高而增加,當GA3濃度為1.0 mg/L時,POD活性達到最高,當其超過2.0 mg/L時,POD活性開始下降,但是仍舊高于對照的POD活性。而普通型蘋果嘎啦的POD活性變化并不明顯,GA3濃度在0~1.0 mg/L濃度范圍內,隨濃度的增加而提高,1.0 mg/L濃度時,POD活性達到最大值,超過1.0 mg/L逐漸呈下降趨勢,GA3濃度 8.0 mg/L 時POD活性降至最低。說明外源GA3可以促進普通型蘋果組培苗節間的POD活性,但富士×特拉蒙的POD活性明顯高于普通型蘋果,說明POD活性與樹體矮化程度呈正相關。
此外,GA3處理16 d后,隨著GA3濃度的增加,富士×特拉蒙組培苗的SOD活性明顯下降。在0~2.0 mg/L濃度范圍內,隨著GA3濃度的增加,SOD活性變化不明顯,當濃度為1.0 mg/L時,SOD活性達到最大。GA3濃度超過1.0 mg/L時,其SOD活性明顯下降,在4.0 mg/L時,SOD活性降至最低,說明外源GA3抑制柱型蘋果組培苗節間SOD的活性,普通型蘋果與柱型蘋果節間SOD活性大體一致,都是呈下降趨勢,但是普通型蘋果的SOD活性略高于柱型蘋果。

試驗結果(圖5)表明,GA3處理16 d后,柱型蘋果和普通型蘋果α-淀粉酶活性有明顯的變化,不管是富士×特拉蒙還是嘎啦蘋果組培苗節間的α-淀粉酶都受GA3的誘導。在0~2.0 mg/L濃度范圍內,隨著GA3濃度的增加,富士×特拉蒙α-淀粉酶活力呈現下降趨勢,隨后加強,濃度增至2.0 mg/L時,α-淀粉酶活性達到最大,隨著濃度的再次增加,α-淀粉酶活性迅速下降,與普通型蘋果相比,柱型蘋果變化很明顯,說明2.0 mg/L是GA3促進柱型蘋果α-淀粉酶活性的最佳反應濃度,普通型蘋果的變化則不那么明顯,在0.5 mg/L時α-淀粉酶活性達到最大,隨著濃度的不斷增加,α-淀粉酶活性不斷下降。但在0~2.0 mg/L濃度范圍內,普通型蘋果的α-淀粉酶活性要大于柱型蘋果,說明普通型蘋果初期受GA3影響較大。

對柱型蘋果的研究集中在相關酶活性和內源激素水平的測定上,本研究發現具有矮化生長特性的柱型蘋果富士×特拉蒙POD、SOD酶活性與生長勢密切相關,柱型蘋果葉片內的POD、SOD酶活性顯著高于普通型蘋果。外源GA3處理后,不管是柱型蘋果富士×特拉蒙還是普通型蘋果嘎啦,其SOD活性呈現下降趨勢,而POD活性則呈上升趨勢, 這也證明了,POD活性與樹體矮化程度呈顯著正相關, 酶活性越高,矮化程度越大[14]。
GA3是誘導多種植物一些組織中α-淀粉酶的必要條件,α-淀粉酶為淀粉水解過程重要的水解酶,現已用α-淀粉酶來檢測植物組織中GA的響應狀態[15]。本研究發現外源GA3能促進柱型蘋果富士×特拉蒙和普通型蘋果嘎啦α-淀粉酶的活性,但在測定過程中,柱型蘋果和普通型蘋果組培苗內α-淀粉酶不太穩定,很可能因為酶的性質不穩定導致的。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3:451-455.
[2]孟艷玲,汪景彥,康國棟,等. 我國蘋果生產現狀分析[J]. 中國果樹,2007(1):43-44.
[3]王金政,薛曉敏,路 超. 我國蘋果生產現狀與發展對策[J]. 山東農業科學,2010(6):117-119.
[4]劉國娟,劉殿紅,王 闖,等. 柱型和普通型蘋果枝條木質部導管分子觀察[J]. 江蘇農業科學,2016,45(5):214-216.
[5]王彩虹,田義軻,戴洪義. 柱型蘋果的研究和利用現狀[J]. 河北林果研究,2000,15(2):197-200.
[6]高國訓,李光晨,袁麗慧. 柱型蘋果莖尖培養中嫩莖增殖與植物激素的關系[J]. 天津農業科學,1999,5(2):20-24.
[7]劉林德,姚敦義. 植物激素的概念及其新成員[J]. 生物學通報,2002,37(8):18-20.
[8]鮮開梅,張永華. GA的應用研究進展[J]. 北方園藝,2007(6):74-75.
[9]張石城,劉祖祺. 植物化學調控與原理[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6.
[10]張興春,高 峰. 赤霉素對紫心甘薯花青素積累及相關酶基因表達的影響[D]. 廣州:華南師范大學,2009.
[11]梁美霞,鄧子牛,戴洪義. 柱型蘋果生長特性的細胞學與分子生物學研究[D]. 長沙:湖南農業大學,2010:36-38
[12]張志華,劉新彩,王紅霞,等. 核桃IOD和POD酶活性與生長勢的關系[J]. 園藝學報,2006,33(2):229-232.
[13]李合生. 植物生理生化實驗原理和技術[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4]張維強,唐秀芝. 矮生型蘋果苗的預選指標[J]. 植物學報,1997,29(4):377-400.
[15]王 忠. 植物生理學[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22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