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燕
【摘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廢舊材料可以說是每天都在“產出”并隨處可見的,而對于這些生活中的廢舊材料,很多家庭都選擇了以賣廢品的方式處理,卻很少想過通過改造再利用,將這些廢舊材料變廢為寶,更加意識不到這些廢舊材料甚至能夠對幼兒教育起到幫助。所以筆者通過以廢舊材料在幼兒音樂游戲中的應用為題,探索如何利用廢舊材料去帶給幼兒更有趣的音樂教育。
【關鍵詞】廢舊材料 幼兒園 音樂游戲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207-01
對于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音樂就像是一種應用于精神世界的“通用語言”,許多時候即便語言不通,也能夠在音樂的幫助下產生靈魂的共鳴,從而建立起和諧的關系;對于人們的生活來說,音樂除了能夠陶冶人們的情操,也能夠在人們精神壓力較大時給予一定的疏導,如同一劑精神良藥的存在。所以在幼兒教育當中,我們應當通過帶給幼兒更科學、更有趣的音樂游戲,逐漸讓他們去接觸音樂,感受音樂所帶給他們的美好。
一、關于廢舊材料的收集
1.培養幼兒具備變廢為寶的意識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如今我們的生活變的越來越豐富,玩具對于許多幼兒來說已經成為了唾手可得的事物,間接導致了許多幼兒都或多或少有著不愛惜玩具、浪費等行為習慣,更不具備說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總能利用身邊廢舊材料做出玩具的能力,因此,在利用廢舊材料去引導幼兒進行音樂游戲之前,老師們應當嘗試先培養起幼兒變廢為寶的意識,讓幼兒意識到生活當中處處都是“寶藏”。
2.培養幼兒具備變廢為寶的能力
幼兒園作為一個大家庭,是幼兒每天除了自己家以外所處時間最長的地方,所以在日常幼兒教育當中,老師們可以在確保幼兒安全、衛生的前提下,去幫助、配合幼兒發掘幼兒園中的廢舊材料,如食堂中用來裝雞蛋的盒子、教具室里用來包裝書的包裝紙等。
與此同時,老師也應當意識到幼兒家長對幼兒的深遠影響,獲得幼兒家長對利用廢舊材料進行“變廢為寶”活動的支持,讓幼兒家長充分意識到對廢舊材料回收利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鼓勵幼兒家長也參與到活動中來,讓幼兒家長將回收、收集廢舊材料的舉動帶入到家庭生活中去,以言傳身教的方式去進一步提高幼兒對回收、收集廢舊材料的熱情,以確保幼兒能夠具備變廢為寶的能力、良好的環保習慣和想象與創造的能力。例如在家庭生活當中,幼兒家長就可以鼓勵幼兒去探索、發現家庭中如用過的一次性抽紙盒、飲料瓶等廢舊材料,幫助幼兒將其消毒和歸類,給幼兒騰出一定的空間進行置放,以供需要時利用。
二、關于樂器的制作
在廢舊材料與幼兒園音樂游戲的教育當中,對于樂器的制作,除了老師給幼兒準備一套“成品”外,應當鼓勵幼兒根據自己所使用的樂器,去“回憶”自己生活中聽到的聲音,尋找能發出聲音且聲音與自己所使用的樂器相近的物體,以探索的方式利用廢舊材料去嘗試復制乃至創作樂器。
例如利用廢舊的玻璃瓶裝入不同量的水制作“編鐘”,利用廢舊的飲料瓶和沙子、石子、硬幣等制作成“沙錘”,利用兩塊或多塊大小相近的木板穿孔、串聯后制作成響板或竹板,通過將習慣剪成不同長度后排成一排粘連起來做成“排簫”,亦或是在廢舊的餅干盒上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做成“鼓”。各種各樣的自制小樂器就這么從廢舊材料變廢為寶,在老師樂器的伴奏下,孩子們利用自己的樂器和老師“琴瑟和鳴”,逐漸感受音樂的魅力所在,感受音樂所帶給他們的快樂。
三、利用廢舊材料進行音樂游戲的意義
1.雙向發力、激發幼兒想象力與創造力
想象力是人類生來就具備的能力,也是人類逐漸走向文明,發展到今天如此發達的主要因素,然而不得不承認的是,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這份能力也會不斷減弱。一方面是生活的壓力讓成年人“無力”再去想象和創造;另一方面是因為所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知道的常識越來越多,習慣了用“合理”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因此,在幼兒教育階段,培養、鼓勵和激發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尤為必要。
通過利用廢舊材料與音樂游戲相結合,一方面在廢舊材料的收集和變廢為寶上,能夠讓幼兒以動手的形式去直面的感受自己的創造,讓幼兒喜歡上創造事物,從而起到鼓勵幼兒去想象、去創造的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利用音樂游戲,也能利用音樂去激發幼兒的想象和創造欲望,讓幼兒有持續探索和創造的沖動。通過為幼兒種下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種子,確保孩子們能夠在未來的成長當中始終具備想象力與創造力。
2.通過指揮行為提高幼兒的注意力
眾所周知,活潑、好動是每一個幼兒的共同點,想要讓他們安安靜靜的坐在一個地方呆上一會兒無論對老師還是家長來說都是有著很高難度的,而這份活潑、好動如果不能在幼兒教育當中合理的進行引導,在孩子之后的成長中就會逐漸演變為“多動癥”,嚴重影響著孩子的未來發展。
例如通過在幼兒教育中借助音樂游戲,利用手勢指揮的形式,就能夠吸引住幼兒的注意力,而通過長時間的練習,就能夠讓幼兒明白只有跟著老師的指揮進行樂器的操作,才能夠將樂曲“演奏”的更為美妙、有趣,帶動起幼兒的榮耀感,讓幼兒愿意主動去配合老師,通過注意看老師的指揮、聽前奏整齊的開始和結束,與同伴齊奏,最終在培養了幼兒“樂感”的同時,也間接提高幼兒的注意力,為孩子的未來成長打下夯實的基礎。
3.培養起幼兒的環保意識
近些年來,隨著我們祖國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環境也變得越來越差,環保逐漸成為了每個人都應當為之努力的問題。尤其是在幼兒教育當中,更應當讓幼兒意識到珍惜資源的重要性,意識到我們生活的地球上任何一種資源都不應當被浪費,意識到環保是小朋友從小做起,和大人們共同努力的事情。
而通過利用廢舊材料去展開音樂游戲,在幼兒使用這些廢舊材料所制作而成的樂器時,就能夠在客觀給幼兒一個刺激,讓幼兒通過游戲知道日常生活當中的什么東西是能夠利用到游戲中去的,以此來培養起幼兒的環保意識。通過讓幼兒從認識廢舊材料—收集廢舊材料—利用廢舊材料進行創造的啟發,使幼兒明白廢舊材料的可利用性,逐漸讓幼兒養成不亂丟廢舊材料的好習慣,形成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隨著教育的不斷改革與進步,幼兒教育已然不是追求讓幼兒掌握更多的知識,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去培養幼兒具備各種能力。通過利用廢舊材料給幼兒帶去音樂游戲的教育方式,不但能夠有效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自律能力,更是經濟、實用且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確保幼兒進步的同時又能夠讓老師不斷強化自己的專業能力,以確保給幼兒帶去更科學、更合理、更有效的幼兒教育。
參考文獻:
[1]劉小娟.幼兒教育中利用廢舊物制作打擊樂的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15(58)
[2]王靚.音樂游戲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