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維+郭紅+黃珊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227-01
《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以下簡稱《可摘》)作為口腔醫學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在創新改革教學研究的背景下,有效的教學不僅當列入中小學教學改革,也應當成為高職高專院校研究的重點。近年來,眾多學者對于《可摘》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討論[1],在高職院校、中專院校及企業用人單位均對此有不同的意見,本文就該課程的各類教學方法進行總結,對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果進行初步探索。
1.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有效教學研究的意義
1.1有效教學的內涵及形式
有效教學是指在符合時代和個體積極價值建構的前提下,其效率在一定時空內不低于平均水準的教學。高職院校的學生不同于中學生接受知識快速高效、采用題海戰術鞏固知識的特點,也與本科學生在學習理解能力與本身知識結構上有所差距。所以,對于高職院校學生的教學,不僅要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和接受能力教授課堂知識完成實踐教學,同時應關注他們的性格特點和學習習慣,注重情志興趣等的培養,避免發展機械式的職業教育。教師授課應當有機地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整合于教學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有效的教學奠定于教學目標的有效性,首先教師應當擬定具體可操作的教學目標,避免因目標的失衡導致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其次教師不僅應注重備課、講課、課后反思,還應當增加多種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將理論、實踐有機結合,增加便于理解教學內容增加記憶的互動,使得課堂豐富有趣,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過程。
1.2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教學現狀與有效教學的重要性
實踐來源于理論而重于理論,人才培養的目標是切合生產需要并發展創新技術。《可摘》是口技專業的核心課程,要求學生通過課堂的學習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方法,并在學習探索的過程中總結出記憶方法與操作技巧。現階段課程中存在若干的小問題有待解決,如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把握不足,由此引發學生自信心的喪失、師生互動交流貧乏、課堂氣氛不活躍,又如傳統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被動地接受,其與學生主動地創造學習的效果對比差別很大。研究表明,學生的學習活動不當局限在對定義的理解、技能的熟練、數據的記憶這些表面能觀察的學習效果,適當的增加自主探索過程、總結經驗規律、獨立思考再合作創新等等都應當成為學習的方式,教師的授課除了傳統的講授外更多地需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改善教與學的關系[3]。
2.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有效教學研究
2.1多種理論教學方法的應用
有學者曾對《可摘》的教學做過大量研究,主要探索了PBL教學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啟發式教學及結合臨床教學法[4]。分別通過對激發學生以其自身為中心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思考、借助人機對話教學將授課內容形象具體化來降低理解難度、以史為鑒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創造想象力、與生產工藝相結合解決課堂疑問等多種途徑進行教學改革探索。多種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生動靈活,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授課水平提升。
2.2實訓課程教學方法的討論
實訓課程教學,可借助其他學者研究經驗,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5]。合作模式即通過小組的形式形成相互幫助共同解決難題的團隊,組員之間溝通討論問題、合作完成任務、鼓勵與支持伙伴、并進行評價,借此互助活動學生向集體提出自己的問題,小組成員討論解決問題,并把自己的學習成果融入團隊形成經驗資源,完成實訓任務的效率將會大大提高。同理,實訓教學中也可嘗試情景模擬醫療環境,帶動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積極性,在輕松愉悅的課堂中收獲到知識;在學生有一定理論基礎后,利用見習機會到醫院進行實際觀察學習,結合醫師的指導分析病人的口腔模型,對比課堂知識。
2.3有效教學的實施策略
對于教學過程設計,充分利用杜威五階段教學[6],同時將理論實踐相結合統一,創造高效的學習效率方法:一、教師首先分析學生的本能需要和已有的經驗,為某種情境設置問題,比如在課堂中設計一例缺牙模型供學生思考,該問題學生既可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又可創造新的設計方案,由此引入課程,再讓學生自行體驗模擬缺牙模型并繪制不同圖形加強理解與記憶;二、當學生回憶課堂理論知識后,觀察模型查閱資料,師生共同對于該模型引申出來的后續知識(如不同的缺牙類型如何設計)進行探討,并利用多媒體將不同的設計安放于模型上,化繁為簡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三、教師利用之前所講知識啟發學生,由學生自己提出種種具有創造性的問題的假設(如各組成部件與整體之間的設計關系),對于不同的組成將用不同顏色標示模型上做相應的設計,由此回顧了前期知識引出了后續理論并且使學生思維發散;四、驗證提出的假設與解決的方法,將該問題的假設(各部件與整體設計的關系)付諸實施,檢驗其對于解決問題的價值;五、如果這個假設未被學生證實,指導學生重新構造新的假設(如分類設計更為重要),直到假設被得以證實。培養學生鍥而不舍的求知求真精神,符合職業教育社會發展的需要。
3.研究的趨勢與小結
有效的教學需要開拓新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環境,教師從中心變配角,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每個學生在課堂中成為主體[7]。首先培養青年教師對課堂管理進行設計、對課堂內容進行改良,鼓勵青年教師編制教學大綱、指導書;對于教師教學評價標準體系進行人性化設計,建立健全多元考核評價體系;對于學生的考核評價應建立健全社會實踐教學文件體系,使實踐教學成為考核學生成績的重要指標[8]。課堂利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創造良好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氛圍,充分張揚學生個性,提高教學的質量,培養全面適應知識經濟時代的學生,縮短學生與學校與社會的差距,使學生能有效參與市場競爭。
參考文獻:
[1]羅亞莉,蒲小猛等.以國家示范校建設為契機——推動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教學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13,19:35-36
[2]劉英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理論研究綜述與反思[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5,4:86-90
[3]史婷.程序性知識與《口腔可摘義齒修復工藝技術》教學的綜合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2,(07)
[4]王佳寧.多種教學方法在可摘局部義齒教學中的體會[J].科技縱橫,2014(12)
[5]林寶麗.小組合作學習在口腔醫學技術實訓教學中的應用——以可摘局部義齒修復工藝技術課程為例[J].高校研究,2015(2)
[6]全德.論二戰前國外的教學研究[J].湛江師范學院學報, 2004,(8)
[7]張金華,葉磊.體驗式教學研究綜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0,(6)
[8]鞏占偉,王迎.理實一體化在《可摘局部義齒工藝技術》 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職業與技術教育,20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