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億生
【摘要】非傳統安全日益成為國內外關注的重點,我國大學生的國防教育也不斷加強非傳統安全的教育,但受到教學內容,認識層面及實際教學條件等限制,大學生應對非傳統安全危險的能力依然低下,云南邊境地區更是由于自然安全、社會安全和政治安全等因素的影響,加強非傳統視角下的國防教育的實踐和創新就更為重要。
【關鍵詞】非傳統安全 云南邊境地區 國防教育實踐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E251;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231-02
1.非傳統安全的背景
傳統安全通常是軍事安全,非傳統安全是指軍事安全以外的安全。隨著冷戰結束,各國及民眾關注的熱點和焦點由原來的國家軍事安全和意識形態的國際斗爭,向非傳統安全轉移。隨著經濟全球一體化進一步擴張,更加劇國際間沖突,非傳統安全越來越受到關注。黨的十六大后在國家層面逐漸形成了比較系統的非傳統安全觀。黨的十八大之后,安全領域進一步擴大。2014年的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上升為黨的重大戰略。
2.非傳統安全的研究現狀
關于非傳統安全問題的研究總體上處于上升趨勢,探討的問題有非傳統安全的緣起、話語變遷及目前的新范式,有探討國家層面的非傳統安全的策略,也有探討非安全視域下的語言規劃、網絡安全、食品安全、毒品安全、衛生防預與醫療等問題,還有中國與周邊國家或國際社會的非傳統安全合作研究,而云南的非傳統安全的研究卻十分薄弱。
3.大學生國防非傳統安全教育研究
3.1非傳統安全視角下大學生國防教育發展趨勢分析
由于引起高校安全的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多,高校的安生隱患越來越多,如火災、地震、校園暴力、傳銷、校園網貸、心理安全、網絡信息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大學生非傳統安全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大學生安全教育卻出現了多頭管理,有后勤、保衛、班主任、輔導員、思政課、心理健康課、軍事理論課等,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完全分裂。為了更好實施安全教育,不少學校在軍訓期間已經將火災、地震等列入教育內容。而軍事理論課的實踐課——軍訓課則更多流于形式。將非傳統安全納入軍訓實踐課則成為非傳統安全視角下大學生國防教育發展一種趨勢。
3.2非傳統安全視角下的云南邊境地區國防教育實踐與創新研究必要性
現時期的普洱市地處邊境,與越南、老撾、緬甸接壤,周邊環境在云南有十分重要的代表性。普洱是云南省毒品、艾滋病重災區,社會安全問題突出;普洱還地處地震活躍帶,熱帶雨林氣候干濕季明顯,旱季防火災任務嚴重,雨季水災嚴重,自然環境安全也很突出;普洱還是一個民族眾多的地區,有十三個常駐的少數民族,有多個跨境民族,民族信仰、宗教信仰存在差異。同時還有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傳銷、校園網貸等壓力,這些也表明政治安全及校園安全問題也存在安全隱患。而大學生的非傳統安全應對能力低下,所以要加強大學生國防教育中的非傳統安全教育的實踐與創新研究。這對于穩定邊境地區的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還可以增強大學生就對各種非傳統安全的能力,大大豐富國防教育的內容。最后,在國防教育中加強非傳統安全教育的實踐與創新可以防止原有安全教育的多頭管理,安全內容上的分割及教學的重復。
4.非傳統安全視角下的云南邊境地區國防教育實踐與創新
要重視創新非統安全視角下國防教育實踐與創新的建設。非傳統安全視角下的國防教育一直處于弱化的狀況,一方面是研究不足,另一方面是因為領導的認識和重視不夠。因而沒有相應的師資隊伍和領導機構,也缺乏相應的實踐教學的內容。所以國家層面做好頂層設計,然后要一級一級落實非傳統安全教育的理念及實踐。
需要整合目前已有的安全教育的相關內容,特別是關于非傳統安全的教育內容及實踐教學項目,并注意與當地實際相結合。云南普洱地區,由于地處地震帶,地震活躍,而且雨季旱季明顯等特點,非傳統安全教育要加強自然災害方面的教育實踐項目。同時地處云南邊境,各種境內外復雜的敵對分子利用宗教對我國邊境地區進行意識形態的反滲透活動,要加強大學生的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教育。針對普洱地區是毒品與艾滋高發區,在非傳統安全教育中也要加強禁毒與防艾的實踐教學項目的落實。針對目前存在著的校園安全問題,網貸、網絡傳銷和心理健康及其它校園安全間題,也要開展有針對性的實踐教學項目。
總之,非傳統安全教育已成為各級學校關注重點,云南邊境地區的非傳統安的復雜性,更加有教育的迫切性,需要不斷創新非傳統安全國防教育實踐與創新內容、項目,加強師資隊伍和人才建設等。
參考文獻:
[1]曾潤喜,毛子駿,徐曉林.非傳統安全的緣起、話語變遷及治理體系[M].電子政務,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