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穎
【摘要】早操活動是幼兒園一日活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之一,幼兒園積極開展早操活動,能有效鍛煉幼兒身體,提高幼兒身心素質,有利于維護幼兒園日常管理秩序。但是以往幼兒園早操的編排與組織比較單一枯燥,幼兒早操興趣不高,態度散漫,沒有充分發揮出早操的真正作用,因此幼兒園教師不僅要高度重視早操在幼兒園活動中的地位,還應該努力探索幼兒園早操編排與組織的新途徑,提高幼兒參與度,把早操發展為幼兒園的特色活動。
【關鍵詞】早操編排與組織 新途徑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2-0256-01
為了使幼兒身體層面和精神層面茁壯成長,增強幼兒體質,目前很多幼兒園都已經組織幼兒進行早操活動,早操活動在調節幼兒情緒、緩解學習壓力、培養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明顯的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幼兒園并沒有合理編排與組織早操,沒有形成一套科學的管理體系,早操紀律散漫,幼兒出操態度不端正,需要教師不斷探索幼兒園早操編排與組織的新途徑,充分調動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1.當前幼兒園早操存在的問題
1.1幼兒對早操編排的參與度不高
許多幼兒園的早操都是學校內部年級組教師一起討論編排設計的,無論是操作設計、動作要領還是器械的使用,幼兒都較少或者根本沒有參與,這種完全站在成人角度考慮問題的方法,沒有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考慮幼兒的年齡限制,幼兒學習早操會顯得更加吃力。
1.2早操組織形式單一
部分幼兒園把早操活動只當成一個孤立的環節,沒有和主題活動有效銜接起來,早操組織形式一般都是教師首先傳授相關動作要領,幼兒被動地接受,再由教師上臺詳細示范,幼兒跟著模仿。這種傳統的組織形式抑制了幼兒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直接挫傷了幼兒的早操參與積極性。
由于存在著以上以及其他還為羅列出來的問題,早操無法真正實現對幼兒的教育價值,因此幼兒園教師首先要深入探究發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分析自身在編排和組織早操活動中有哪些不合理或者可以改善的地方,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性格特點,調整原先幼兒園早操編排與組織的思路,使早操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教育價值。
2.早操編排與組織的新途徑
2.1 幼兒參與早操動作的創編的能力
幼兒雖然年齡小,思維能力遠不及成人成熟,但是她們通過之前的學習與生活,已經積累了一些學習方法和生活經驗,早操是幼兒的展示平臺,教師不妨考慮提高幼兒參與度,讓幼兒也參與到早操的設計與編排中。
隨著創新型社會的不斷推進,幼兒園可以大膽地改變“同級組用同一種器材做同一個動作操節”的做法,融合更多的早操器材,在創編早操動作時主動邀請幼兒一同參與。幼兒園可以定期舉辦早操活動創編比賽,評比出動作最具有創意的班級并給予相應的獎勵,充分調動幼兒與教師的創編熱情,使早操體現出每一個班級的特色,同時也激發幼兒做操的主動性。
比如,有的班級設計出來了“藤圈操”,設計靈感完全是來自于幼兒在參與了主題活動“有趣的圓”后,發現形狀大小不一的藤圈都是圓的,對藤圈產生了很大的研究興趣。于是教師讓幼兒扮演導演角色,自己思考或者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探討如何利用藤圈設計早操動作,發現幼兒不僅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設計的動作還具有很強的創造性和實用性。她們提出可以把藤圈套在身上,利用身體的力量不斷扭動藤圈,充分活動每一個關節,還可以就在頭頂上把藤圈舉高開展比賽,看看誰能把藤圈舉得更高[1]。這些新型動作創編賦予了早操新的元素,使早操更加彰顯出時代氣息。
2.2豐富早操活動的組織形式
豐富的組織形式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加早操活動的趣味性,明顯提高幼兒參與興趣,教師可以從組織形式方面切入,探索如何基于原有固定的組織形式加以創新。一種方法是分散隊列法,把操場分為幾種不同的活動區域,早操音樂統一播放后,幼兒迅速跑到指定區域內進行不同的早操活動[2];還有一種方法是幼兒自己根據音樂節奏逐漸散開隊列,在早操過程中增加變換隊形的步驟。這兩種方案打破了傳統早操活動的組織形式,使早操更加多元化,幼兒有更廣泛的選擇,但同時也增加了教師的管理難度。
3.結束語
科學合理的早操活動能促進幼兒的生長發育,充分鍛煉軀干協調能力,活躍幼兒情緒,作為幼兒的“第二搖籃”,幼兒園應該充分重視制定科學早操編排與組織機制的重要性,不能局限于以往常規的早操組織形式,敢于打破傳統,積極借鑒其他優秀幼兒園早操編排與組織的經驗,不斷探索本園早操編排與組織的新途徑。
參考文獻:
[1]呂鳳清.幼兒園早操編排與組織的新途徑[J].教育導刊,2013,30(6).
[2]張春燕.幼兒園早操活動的設計編排與組織[J].課程教育研究,2016,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