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俐麗
[摘要]經濟的全球一體化發展使得各國企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也逐漸增大,我國當前也面臨著經濟戰略的調整問題,進而保證資源的優化。當前中小企業已經成為了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所以加強中小企業的扶持和發展非常必要。本文將從供給側改革的視角下對中小企業的國際貿易融資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 中小企業 國際貿易融資
近年來,我國的新經濟體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這也使得中小企業的地位更加突出,成為了新經濟體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這也是整個亞洲新經濟體系中的重要改革,因此也得到了各國的廣泛關注。中小企業的發展加劇了市場的競爭,使得市場更加活躍,同時提供了更多的崗位,提升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因此面對我國當前中小企業的發展形態,還需要能夠從供給側方面分析,有效的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進而推動我國中小企業更好的發展。
一、供給側改革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的現狀和問題
(一)供給側改革下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現狀
我國雖然加入到了WTO,但是國際貿易融資的起點相對于西方發達國家來說還是比較晚的。從我國人世后,對外貿易額不斷提升,同時也促進了國際貿易融資的發展。通過相關調查顯示,當前我國貿易融資額已經超過總融資額的20%,而通過對融資比例的分析可見,大企業的融資額占比達到近90%,中小企業的融資額不到10%,所以當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方面還存在較大的困難,對我國的中小企業發展起到嚴重的制約作用。
(二)中小企業國際貿易融資中存在的問題
1.企業自身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從我國中小企業的構成來看,大部分都屬于民營企業,而且在這些民營企業中有大部分都采取家族式的粗放式管理方式,在產權和經營權方面也存在劃分不明確的問題。同時在企業的管理中也存在責任和義務不明確的情況,企業的管理理念落后,在市場競爭中與大企業間也存在很大的差距,隨著全球標準化體系的建設和完善,這些中小企業與國外發達國家和國內同類型的企業間差距越來越大,在國際融資的難度上也逐漸加大。
(二)經濟政策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中小企業貿易融資困難的原因中,政府的經濟政策不健全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當前我國政府雖然已經出臺了相應的政策制度,但是在實際的應用和推廣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難以完全適用于中小企業的融資。從政府的資金投入和政策來看,資金的流向主要以東南部沿海地區為主,在政策的支持上也明顯偏向于一些發達的地區或者一些大型的商貿和制造行業,而不發達地區的融資難度仍然比較大。
(三)經營模式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中小企業中缺少核心技術產業,大部分的中小企業都是采用OEM模式,主要負責對其他產品的代加工,這也導致企業的核心研發能力和資本實力弱。但是與這些企業同期發展的先進企業已經成功轉型為ODM或者OBM模式,這也進一步說明傳統的產銷經營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社會發展需求。通過對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產銷分離二元化是值得我國中小企業借鑒的。發達國家中小企業的發展中會將生產模塊和核心技術研發作為重點部分保留,而將采購、銷售以及運營模塊外包給其他的更專業的企業作為代理,進而有效的降低企業的營銷成本,并將節約的利潤用于產品的研發中,從而有效的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供給側改革下我國中小企業貿易融資的對策分析
(一)企業自身層面的對策
首先,中小企業需要對金融風險有正確的認識,意識到金融風險對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影響以及如何對這些風險進行有效的預防;同時轉變傳統的粗放式經營管理方式,對企業的產權進行分離,健全企業的會計和財務制度,保證企業經濟管理的科學性和完善性。同時在國際結算的方式上還需要能夠加強風險控制,并提升對國際客戶經營和生產方式和制度的觀察研究,進行有效的提升客戶的議價能力;其次,注重對人才培養制度的完善。加強對企業員工國際貿易和金融知識的培訓,進而不斷的提升員工的綜合能力和素質,使員工在國際競爭的壓力下能夠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最后,要能夠利用信用轉移風險。中小企業的國外客戶在信用調查中存在較大的難度,這也導致在企業的貿易中賒銷、付款交單等結算方式存在很大的風險,所以中小企業針對這個問題可以采用投保出口信用的方式對其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的轉移,同時還能夠將其作為質押物從銀行獲得融資。
(二)加強政府調控力度
首先,政府需要為中小企業建立貿易融資支持政策和體系,在這點上我國政府可以借鑒國外政府的做法和經驗,加強對中小企業貿易融資法律法規的健全和完善。同時還需要針對中小型企業貿易的融資問題,制定針對性的措施,進而有效的改善中小融資的政策環境,最后還需要注重地方性金融機構以及政策性的推進和發展;其次,政府還需要根據中小企業的發展需要不斷的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當前我國的中小型企業主要的融資方式仍然是銀行的間接融資,這種單一的融資渠道使得中小企業的融資和發展都存在一定的制約作用。所以政府還需要牽頭幫助中小企業建立多元化的融資途徑,促進中小企業的融資逐漸向直接融資方向發展,進而有利于我國中小企業的貿易融資發展。在這一點上我國仍然可以參考國外中小企業貿易融資的經驗,通過資本市場的渠道促進中小企業的融資發展,同時結合我國的國情和企業的發展情況,以及企業的行業類型等建立多渠道、多層次的融資途徑和融資體系。
(三)注重對企業經營模式的轉變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中不能閉門造車,還需要能夠積極的發展合作伙伴,進而在經營戰略上通過第三方戰略合作的方式開展。專業的代理機構在行業中具有成熟的經營管理模式和領先的地位,同時也具有雄厚的實力資本和信用基礎,這些優勢都是中小企業無法比擬的,而且其專業性和效率也遠遠高于中小企業,通過第三方戰略平臺的合作能夠實現集團化的融合產業鏈形式。同時這種專業的第三方服務機構也可以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為企業搭建供應鏈式的貿易服務平臺,幫助企業和融資機構建立良好的紐帶關系,實現幫助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目的,通過這種戰略同盟的方式,使得合作企業間能夠各取所需,達到互利共贏的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經濟的全球化為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特別是因為我國國際貿易融資發展比較晚,所以我國中小企業在國際貿易融資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困境。針對這些問題,中小企業還需要從供給側改革的方向,探尋國際貿易融資的解決路徑,同時政府也需要能夠利用宏觀調控的方式幫助中小企業探索多元化的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