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靈燕
(溫嶺市中醫院,浙江 溫嶺 317500)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是由于原發性心肌病變、容量負荷過重、心室長期壓力等,使得患者心肌收縮力減弱,不能維持正常心排血量,是引起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1]。老年綜合評估(CGA)是對老年患者的健康情況、軀體功能、社會交往能力及心理精神健康等進行綜合評估。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制定出的個體化診療方案及其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改善老年患者的預后情況,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重要意義[2]。本研究通過對96例老年CHF患者進行CGA評估和干預管理,并以90例老年CHF患者作為對照,分析基于綜合評估的護理干預和管理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00例CHF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14年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3]中的有關標準,干預和管理前患者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根據入院順序編號,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200例CHF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管理組,各100例;經過1年的隨訪,能夠完成隨訪的對照組90例,管理組96例。對照組90例,男性54例,女性36例;年齡60~79歲,平均(67.8±6.5)歲;心功能分級,II級11例、III級59例、IV級20例。管理組96例,男性52例,女性44例;年齡60~80歲,平均(68.1±6.9)歲;心功能分級,II級14例、III級58例、IV級24例。2組CHF患者的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等基礎資料比較均無差異(P>0.05)。
對照組患者入院后根據病情給予藥物治療、對癥處理、常規護理及健康教育等,生活行為方式干預包括戒煙限酒、低鹽飲食、合理膳食、加強體育鍛煉、心理平衡、控制體重等;高危因素干預包括藥物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對伴有以上高危癥狀的人群進行規范化藥物治療,使得血壓、血糖、血脂處于合理范圍。
管理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綜合評估和護理干預:(1)綜合評估。入院后給予多維功能評估問卷[4]進行綜合評估,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日?;顒幽芰?、軀體健康、精神健康、社會健康及經濟狀況等5個方面;(2)評價結果。日常活動能力低下62例(64.6%)、軀體健康較差38例(39.9%)、精神健康較差27例(28.1%)、社會健康較差20例(20.8%)、經濟狀況較差17例(17.7%);(3)干預措施。日?;顒幽芰Φ拖抡?,給予適當的康復訓練和體育鍛煉,根據患者活動能力選擇訓練強度,實行循序漸進的原則;軀體健康較差者,積極治療基礎疾病,給予營養支持療法等;精神健康較差者,給予心理干預治療,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鼓勵患者將負性情感充分表達和宣泄,采取放松療法、認知療法、支持療法等對患者進行心理治療;社會健康較差者,爭取家庭、親朋好友的關心和支持,鼓勵患者、家屬、親朋好友之間的溝通交流;經濟狀況較差者,盡量獲得患者家庭的經濟支持,告知患者家屬早期治療的重要性,同時通過捐款、減免、合理調整藥物或治療方式等方法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對2組患者出院后隨訪1年,每3個月隨訪1次,6個月時對生活行為方式、生活質量進行評估,12個月后計算預后指標。主要收集如下指標:(1)生活行為方式。隨訪6個月后,對患者的心力衰竭知識答對率(正確率)、低鹽飲食率(每日鈉的攝入量小于6g)、體育鍛煉率(每周≥3次30分鐘以上散步或慢跑強度)及體重控制(BMI<28kg/m2)率等指標進行問卷調查,評估患者對這些問題的答對情況;(2)生活質量得分。隨訪6個月后,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測評,采用簡明36項健康調查問卷(SF-36)[5],包括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等維度,每個維度為0~100分,其分值越高,說明生活質量越好;(3)預后指標。隨訪1年,收集急診就診率、再次住院率、病死率等預后指標。
應用SPSS 13.0進行數據分析,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由表1可知,管理組的心力衰竭知識、低鹽飲食、體育鍛煉及體重控制等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2組患者干預6個月后生活行為方式比較分析[n(%)]
由表2可知,管理組的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等得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表2 2組患者干預6個月后生活質量得分比較分析分)
由表3可知,隨訪12個月內,管理組的急診就診率、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2組患者隨訪12個月后預后指標比較分析[N(%)]
CHF是老年人群中發病率較高的心血管疾病,在60歲以上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為6%~10%[5],與其他老年性疾病相比,其預后較差。目前,CHF患者僅僅進行藥物治療、臥床休息等措施不能完全達到預期治療效果。慢性疾病健康管理就是要對個體或者群體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監測、分析、評估、干預[6],尤其是對自創性危險因素(如吸煙、飲酒、高鹽飲食、肥胖、缺乏體育鍛煉等)進行干預,對于預防CHF具有重要的意義。疾病管理是臨床上對慢性疾病進行綜合評估和干預管理的一種新模式[7],疾病管理可預防慢性疾病的惡化,并且控制醫療衛生資源成本,預防和治療相結合、積極的疾病管理作為大多數慢性疾病管理計劃中的兩個重要組成部分。本研究對管理組在綜合評估的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即入院時對CHF患者進行多功能問卷評估,制定出個性化治療方案,加強醫患、護患之間的溝通,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自我管理能力干預、心衰門診疾病隨訪管理等。
本研究對CHF患者干預6個月后,與對照組相比,管理組的生活行為方式均有明顯改善,而且管理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軀體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角色功能、社會功能等維度)評分也有明顯提高,這說明管理組患者經過綜合干預管理后,生活行為方式有了明顯改變,生活質量有所提高。CHF患者由于自我管理能力較差[8],再加上藥物治療依從性較差,是導致CHF患者預后較差的重要原因。因此,本研究通過對CHF患者進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進行生活行為方式干預,并加強患者和家屬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為改善CHF患者預后提供先決條件。本研究還顯示,通過1年的隨訪發現,管理組的急診就診率、再次住院率及病死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這說明管理組患者的預后較好,再次住院率和病死率均下降明顯,這與梁世秀等人[4]報道CHF患者通過CGA干預可降低患者的急診就診率、再入院率及死亡率相似。此外,考慮到CHF屬于慢性疾病,對CHF患者僅隨訪1年,缺乏生存率數據來支持CHF患者的預后研究,這有待于進一步擴大隨訪時間進行研究。
[1]魏華,宋蕾, 安妮娜, 等. 老年綜合評估與老年失代償期心力衰竭住院患者死亡率的關系研究[J]. 中華現代護理雜志, 2016, 22(16): 2260-2263.
[2]龐海玉, 康曉鳳, 李崢, 等. 項目反應理論在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管理表條目篩選中的應用[J]. 中國衛生統計, 2014, 31(1): 57-60.
[3]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 [J].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4,42( 2 ): 98-122.
[4]梁世秀, 王少凡, 胡松. 老年綜合評估干預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預后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6, 36(20): 5023-5024.
[5]方利娟, 何偉明.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認知程度及改善預后的作用研究[J]. 中國現代醫生, 2015, 53(14):126-129.
[6]陳先輝, 陳珍, 陳文, 等. 健康管理對社區腦卒中前期自創性危險因素人群預后的影響[J]. 中國全科醫學, 2010, 13(11) : 3774-3776.
[7]胡學捷, 劉茂輝. 綜合疾病管理計劃對心力衰竭患者預后干預作用的研究[J]. 吉林醫學, 2014, 35(13): 2790-2791.
[8]葉芳, 林秀銘. 自我管理干預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預后的影響[J]. 吉林醫學, 2013, 34(30): 6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