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繼紅
(寧波市第六醫院,浙江 寧波 315040)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f Knee, KOA)是引起關節病、骨肌疼痛及殘疾的主要原因,其臨床表現主要以膝關節疼痛、活動受限、肌肉無力、關節僵硬等,而其病理學特征表現為關節透明軟骨發生病變、軟骨下出現骨壞死和骨質增生[1]。由于KOA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目前沒有哪種治療措施能夠將透明軟骨完全修復,但通過早期診斷和康復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癥狀、緩解病情發展,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2]。本研究通過對42例KOA患者實施綜合康復治療措施,取得了較好的干預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骨科收治的84例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診斷標準[3]:(1)最近1個月內患者反復出現膝關節疼痛;(2)放射影像學檢查提示膝關節的間隙變窄,關節邊緣處形成骨贅,而且軟骨下出現骨硬化或者囊性病變;(3)晨僵時間短于30min,膝關節活動時有骨摩擦感;(4)關節液呈粘稠和清亮,白細胞計數小于2000個/ml;符合(1)+(2),或(1)+(3)+(4)即可診斷為KOA。排除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關節炎、嚴重的心腦肝腎疾病、造血系統疾病、最近1個月使用了激素治療或關節腔注射治療等。根據患者住院順序編號,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84例KOA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性24例、女性18例,平均年齡(53.47±8.69)歲,平均病程(3.25±2.73)年;雙側膝關節8例,單側34例。觀察組,男性23例、女性19例,平均年齡(54.05±9.18)歲,平均病程(3.35±2.62)年;雙側膝關節10例,單側32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干預前進行常規藥物治療和康復措施:給予鹽酸氨基葡萄糖75mg口服(2次/天),關節內注射透明質酸鈉,25mg /次,1次/周,連續使用8周;對于疼痛加重者加用美洛昔康口服,7.5mg/次,2次/天;康復措施包括股四頭肌長收縮訓練、繩肌訓練、股內側肌訓練、直腿抬高訓練、髖關節外展訓練、髖關節內收縮訓練等,每個訓練項目連續做5次,每次運動終末后保持5~6s;以上康復訓練每天1次,每次20~30min,堅持康復訓練2個月。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綜合康復治療措施:(1)認知干預。讓每個患者了解KOA的病因、癥狀表現、疾病發展情況、治療措施、治療效果、預后等,介紹治療KOA的常用醫療設備和技術等;進行必要的心理干預,鼓勵患者傾訴負面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療的信心,提高配合治療的依從性;(2)微波治療。將微波治療儀(功率選擇700W、電極30*20*2)放置于患膝處,進行微波治療,1次/天,每次治療15~20min,10天為1個療程,持續治療6個療程;(3)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采用NMT91多功能神經-肌肉治療儀,分2組刺激患肢股四頭肌,主要是股內側肌和股外側肌,頻率50~100Hz,刺激時間10~20s,間歇5~10s,治療時間20min,每天治療2次,10天為1個療程,共治療6個療程。
2組患者經過住院治療2個月后進行以下療效指標評價:(1)疼痛評分。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ous Scale, VAS)[4],分值范圍為0~10分,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2)關節功能評分。采用Lysholm膝關節評分量表[5],該量表評價內容包括疼痛、跛行、負重、腫脹、不穩定感、關節屈曲度、絞鎖、上下樓能力等部分,總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關節功能越好;(3)臨床療效[6]。顯效,患者膝關節疼痛及活動受限等癥狀基本上消失;有效,患者膝關節功能、活動度等均有所提升;無效,患者的癥狀無明顯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應用SPSS 13.0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 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2組患者的VAS評分、Lysholm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治療前后的VAS評分差值、Lysholm評分差值均大于對照組(P<0.05),說明觀察組疼痛評分下降明顯,而關節功能評分則得到明顯提升,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前后VAS和Lysholm評分比較分析
* d為治療前后差值。
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2.9%,高于對照組的76.2%(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比較分析(n(%))
KOA是由于生物性因素和機械性因素相互作用,引起關節軟骨細胞、細胞外基質、軟骨下骨合成和降解失去正常的平衡,導致患者關節軟骨破壞、軟骨下骨板硬化及其增生為主要特征的骨關節性疾病[3]。膝關節退變的疼痛刺激可導致KOA患者膝關節周圍肌肉群力量下降、肌肉萎縮、活動度受限、膝關節失穩,這會促使膝關節發生發展進入惡性循環[7]。KOA治療的關鍵是要控制疼痛和腫脹、改善膝關節功能、增強肌肉群肌力,防止膝關節進一步受到損壞[8]。目前,KOA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為主,通過口服藥物起到緩解疼痛、關節處注射藥物改善關節磨損等,必要時通過膝關節松動術等方式改善膝關節的血供和生物力線等[9]。然而,單純的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盡管可以緩解癥狀,但是患者對KOA疾病的認知不足,會導致治療和康復的依從性不高,再加上缺乏主動或被動性功能鍛煉,使得患者的膝關節功能改善效果較差[10]。因此,本研究嘗試采用綜合康復措施來治療KOA患者,為臨床康復治療提供依據。
本研究通過綜合康復治療措施,對KOA患者進行認知干預、微波治療、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及康復訓練。經過2個月的綜合康復治療后,其關節疼痛評分與對照組相比,下降較為明顯;而其膝關節功能評分則明顯高于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高達92.9%,明顯好于對照組的76.2%;這說明綜合康復治療可緩解關節疼痛癥狀、改善膝關節功能及提高臨床總有效率,這與鄒杰等人[11]采取綜合康復治療措施,可緩解患者的疼痛、改善骨關節活動受限、減輕患者痛苦、提高治療效果等方面的結果相似。本研究表明,通過對KOA患者實施認知干預,可以促使患者認識到疾病的病因、癥狀、發展情況、治療措施、治療效果及預后等,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尤其是后期的康復治療依從性顯得尤為重要,可促使患者堅持治療和康復訓練。同時通過微波治療儀產生有較強穿透力的局部高頻電磁波,可在局部組織產生熱效應,促使膝關節局部組織血管擴張,起到改善血液循環的作用,還可以促進淋巴循環[12]。而神經肌肉電刺激,可提高神經肌肉控制方面來增強肌力,尤其是股四頭肌力量,能明顯改善膝關節的穩定性,進一步改善KPA患者的步行能力,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13]。
[1]劉克敏, 劉曉磊.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康復治療的現狀及進展[J]. 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 2012, 6(4): 972-976.
[2]蘭文正, 楊昕艷. 綜合康復治療在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中的治療價值 [J].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 2014, 12(4): 13-14.
[3]施桂英. 關節炎摘要[M]. 北京: 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00, 327-340.
[4]張挺, 王睿鑄, 胡燕軍, 等. 視覺模擬評分法在全膝關節置換術鎮痛后應用體會[J].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 2011, 11(22): 4362-4363.
[5]繆鴻石. 康復理療與實踐[M].上海: ??萍汲霭嫔? 2000, 294-296.
[6]胡永成, 邱貴興. 骨科疾病療效評價標準[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2, 199-200.
[7]何南, 張高杰. 綜合康復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觀察[J]. 中國康復, 2014, 29(6): 447-449.
[8]吳克堅. 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80例綜合康復治療[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8): 1914-1915.
[9]梁斌, 王華軍, 王青月, 等. 膝關節鏡下清理與康復治療不同分期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 [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3, 33(24): 6162-6163.
[10]謝偉, 葉斌, 張弛, 等.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綜合治療的臨床研究[J]. 中國傷殘醫學, 2013, 20(11): 8-9.
[11]鄒杰, 易貴祥, 凌向陽, 等. 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給予綜合康復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 中國傷殘醫學, 2017, 25(8): 82-84.
[12]張淼. 微波聯合透明質酸鈉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效果 [J]. 中國當代醫藥, 2015, 22(25): 73-75.
[13]Yilmaz OO, Senocak O, Sahin E, et a1. Efficacy of EMG-bio-feedback in Knee osteoarthritis[J]. Rheumatol, 2010, 30(1): 88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