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萍
摘要:近年來,職業學校技能大賽如火如荼,成為推動中職學校實踐教學的一個動力,文章通過分析目前中職會計專業教學中的問題,從會計技能大賽角度出發,論述會計教學模式改革的策略。
關鍵詞:中職;會計技能大賽;教學模式
2014年6月,國務院召開了自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三次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會前印發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習近平總書記對這次會議做出重要指示,要求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會議規劃了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的藍圖,明確了職業教育科學發展的方向,可以說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這次會議形成了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強大合力,職業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新的發展機遇。
近幾年來,各級各類中職學校的會計專業技能大賽舉辦得如火如荼,它改革創新了我國的職業教育,突出技能的重要性,成為了檢驗職業教育發展成果的有效方法。依托會計技能大賽,職業學校培養了一批批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有效促進我國職業教育與企業人才需求的無縫銜接。會計技能大賽還帶動了中職學校會計專業建設和教學模式的改革。本文針對目前中職會計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淺談會計技能大賽對中職會計教學模式的影響以及對策。
(一)課程體系設置缺乏特色
目前中職會計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基礎知識的學習時間占80%左右,剩下的時間進行實訓,技能要求不太高,考核不太嚴格,且缺乏綜合素養等方面的要求。這是由于之前的中職人才培養方案是為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課程體系的設置雖然每個階段都有1-3周的實訓安排,但周期短,對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效果不是很專業發展。
(二)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過于傳統
目前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師大部分未參加過系統的會計技能比賽培訓,對目前賬務處理技能要求了解不夠到位。致使在會計教學中仍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練習法等。課堂上,老師只管講,學生只管練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學生被動的接受知識的講授,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環節相對較少,無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而會計專業課程的理論性較強,若不思考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接受新知識,久而久之,學生將會對知識的講解缺乏興趣甚至產生厭學心理。另外,中職學校的老師仍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如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套教材,少用或不用多媒體、網絡等教學手段,導致學生對會計核算程序的流程僅僅停留在專業理論認識的基礎上,不能將理論運用于實踐實訓,學生脫離實踐,達不到一個選手的要求,很難去應對千變萬化的競賽題目。
(三)會計教學評價體系存在弊端
目前中職學校的會計教學評價體系存在著一些弊端:一是評價主體以老師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地位;二是評價方式單一,以書面測試為主,偏重百分制考核,三是評價內容比較簡單,注重考核會計概念,經濟業務核算的掌握,而且評價內容以學生機械記憶為主,忽視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四是評價標準較為封閉,局限于校內評價,缺少行業企業等社會主體的參與。
(一)崗位情境教學,優化課程體系設置
會計技能大賽的主題和內容,體現了目前會計職業崗位對會計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的定位標準。中職學校應認真鉆研技能大賽考核內容、考核要求和評價標準,與時俱進地更新教材緊貼會計人才的就業和應用,參照會計職業標準,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優化中職會計課程體系,真正做到培養社會需求相適應的人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情境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以及實際崗位需求,引入或創設具有工作情境和教學內容相符的職業場景,把會計課堂還原到真實的場景,生動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為今后步入社會,走向崗位打下基礎。在會計專業課程開設時可以安排一些會計崗位有關的課程,讓學生更多地接觸接近于實踐工作的內容,便能使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更好地實現與工作崗位的無縫銜接。
(二)微格教學,提升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教育中心1963年開發出了微格教學,它是第一個提出微格教學的機構,微格教學是一個設定的,有效的實習系統。它可以是學生或教師可能集中解決某一特定的教學行為。其方法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以少數幾個學生為授課對象,上一節小型的課,然后把這各教授課過程拍攝成視頻,授課后教師進行分析、總結,找出優點和不足,它可以成為訓練學生會計專業技能的一條重要途徑。會計專業技能大賽的珠算、點鈔、賬務處理和會計電算化等,筆者大膽借鑒“微格教學法”。在該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學生自己觀看視頻,借鑒和參考別人的優點,找到自己訓練的不足并且加以改正,逐步建立自信心。用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訓練的目的,受到很好的效果。中職班級本身規模不大,也沒有升學的壓力,教師要利用這個特點為采用微格教學創造更好的條件,在現有的學校資源條件下,利用錄音寶錄音、視頻媒體,將教學過程攝制視頻后進行反饋和評價,方便老師點評指導,從而系統地訓練提高學生的會計專業技能,這個過程加深了學生的專業體驗,會計教學實踐活動也更加形象直觀、生動有趣。通過實踐,微格教學激發了學生對會計專業技能學習的興趣,會計課堂出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良好氛圍。
(三)競賽教學,完善會計教學評價體系
教育家斯賓賽曾說過:“孩子在快樂的狀態下學習是最有效的,此時孩子的學習也是快樂的。”這是斯賓塞的快樂教育理論,在這個理論的基礎上后來又提出了競賽教學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是在課堂上通過競賽的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提高教學效果。在中職會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這種模式,把技能競賽機制帶入課堂教學中。此法對教師也提高了要求,需要深入鉆研教材大綱,結合學生實際的情形下,精心設計競賽題目,把每一項目的知識點設計為多種類型的競賽題目,并把握題目的難易程度,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體現因材施教。同時,教師在對學生詳盡了解的基礎上把學生分組,每組4人左右,組內成員盡量好、中、差比例適宜。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時,可參考技能大賽的要求按課前所分小組開展比賽,比賽結束進行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點評進行打分,比賽成績也作為期末考試成績的計分依據。競賽教學,教師把“人人參與”的教學競賽融入課堂教學,改變課堂教學模式,形成人人爭先的良好學習氛圍,同時也有效推動了中職學生技能訓練的開展,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會計專業技能的熱情和興趣。
總之,“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改、以賽促建”的職業技能大賽,促進教學改革和創新,注重學生會計技能能力的提高,從根本上解決中職生“只動口難動手”局面,以滿足社會對職業技術人員的需要的一批應用型、技能型和復合型的人才。教師以技能大賽為突破口,將技能大賽的先進理念融入會計教學改革,將大賽的內涵內化到會計教學的轉變和創新,使技能大賽彰顯中職會計教學作用更加突出。
[1]高菊紅.談技能大賽與會計專業教學改革[J].職業技術,2010.
[2]陳凌.高等職業教育會計專業綜合實訓課程初探[J].科技教育,2012(09).
(作者單位:江蘇省宜興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