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芳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構建高效課堂成為教育界進行教學研究的主要課題。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新課標的背景下,研究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分析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究在新課標背景下構建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策略,致力于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新課標 初中語文 高效課堂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4-0030-02
初中生正處于接受文化知識的最佳年齡階段,也是培養其學習能力的良好時期。而語文學習是進行其他科目學習的前提,如果初中語文教師能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將會對學生終身產生重要影響。
1.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對教材把握不準確
語文是人類文化傳播和傳承的最主要的工具之一,而語文教材的作用決定了教師應將教材作為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工具,而不是將其看做是語文教學的唯一中心。但語文教材選用的內容是具有典型意義的,教師應發揮好其語言作用。
1.2課堂教學模式化
傳統語文課堂教學模式一直遵循著這幾個步驟:首先,進行作者簡介,讓學生認識作者,明白文章寫作背景。其次,講解生字生詞,增加學生的詞匯量,也便于學習課文。再次,分析課文段落,讓學生了解文章結構。最后概括中心思想,表達作者寫作心理。
這種教學模式確實適合語文教學的規范性發展要求,曾經被當做一種基本教學模式廣泛運用于各個學校的語文教學中。但幾十年過去了,這種基本模式已經成為許多語文教師慣用方式,仍然活躍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這種情況對教師個人教學風格的發展十分不利,也容易讓語文教師因為慣性而形成惰性,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1.3教師授課主導教學活動
新課程改革已經進行了好些年頭,然而很多學校的語文課堂教學仍然以教師講授語文知識為主,學生只能被動地聽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導一切活動,從語文知識的講述、語文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到語文課堂活動的開展,都以教師為中心,忽略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許多語文教師確實抱著極大的熱情投入到語文教學中,耗費大量精力做好課前準備,充分利用課堂時間,多講授點語文知識。但語文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不僅勞累自己,還容易造成課堂氛圍沉悶,學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只做一名聽眾,不參與或少參與教學活動,顯然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1.4教師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時代在進步,語文教學理念也不斷發展,對新時代的語文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教育者,首先要具有精深的專業素質。一些剛投入到語文教育事業中的教師,由于經驗和水平的不足,在課堂教學中會犯錯別字多、發音不準、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等低級錯誤。還有一些教師教學理念落后,缺乏一定的語文研究能力,尤其是對新課標缺乏深入研究,教學隨意性大。
雖然新課改已經實行多年,但許多語文教師難以跟上時代的步伐,落后的教學理念和過時的教學內容依然頑固地出現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的知識換代和語文素養的提高影響很不好。
2.構建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前提
2.1充分認識到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性
初中語文教師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先從思想上重視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認識到打造高效課堂的重要性。首先,一切語文教學相關活動都要以新課標為基準,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現和總結在教學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并設計出相應的新教學方案,不斷探索更加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其次,語文教師要在合理的教育教學理念下追求自身的發展,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文化素質。最后,要形成在語文教學中及時總結有效經驗,反思不足和遺漏之處,推動高效課堂的逐步完善。
2.2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前提提高課堂效率
興趣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是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要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就必須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起不到充分激發學生興趣的作用,語文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添加新的元素,改變舊的只注重教師教,而忽視學生學的教學方式。語文教師應該拋棄老舊的教學思維,經常到學生中去聆聽他們的建議和要求,創新課堂教學。
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語文教師應擺平自己的位置,經常與學生溝通,真正意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對于學生來說,有了學習興趣才能以更高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這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重要前提。
2.3提高創新意識并不斷推陳出新
只有課堂效率提高了,教學質量才能更上一層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狀態決定了其學習效率的高低,同時也影響到其對課堂知識的吸收程度。語文教師要想方設法對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把學生的注意力從其他地方拉回到課堂教學中,并積極展開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將教師刻意教轉化成學生主動學。
語文教師要善于抓住機會,鼓勵學生改正其在學習中存在的不足,表揚其取得的每一絲進步,將課堂氛圍調動起來,與學生共同體會教學相長的樂趣。
3.如何構建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措施
3.1依托語文教材,合理制定教學目標
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我國廣大中小學積極推行新課程教育理念,要求學校教師在新課程背景下開展教學活動。然而,有些初中語文教師過于追求教學方式的創新,在設置教學目標時不考慮學生的學情,盲目追求個性化,將學生的認知能力相關因素置之不顧,造成課堂教學偏離課程要求,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以語文教材為基礎,以新課標為中心,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科學制定教學目標,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3.2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初中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語文教師應當把握住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利用有效的教學方法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進而構建高效課堂。初中語文教師要學會創設教學情境,保持和學生的平等地位,鼓勵和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敢于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想方設法讓學生對語文感興趣,從而形成自主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3.3以問題帶動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前準備時就應該把課堂教學中的問題設計好,并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地拋給學生。而問題的設計需要教師從課文的中心點出發,把握好文章中心思想,來保證問題的有效性和針對性。如果學生難以解決某個問題,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和學生共同探討并找尋正確答案,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3.4通過情感滲透培養學生良好品德
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僅僅依靠德育教師就能實現的。教學中,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目的僅局限在課本知識的傳授,對學生情感教育及道德培養方面做得不到位。學生學習成績再優異,但道德素質低下,一切都白搭,這是教育的失敗。初中生正處于人格塑造的最佳時期,語文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利用課文相關內容,激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逐步具有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良好道德品質,明白自身肩負的社會責任,從而幫其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
3.4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語文課堂教學可以采用很多不同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法和分層教學法等。初中語文教師應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靈活運用各種合適的教學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以此來活躍教學氛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3.5利用先進教學設備吸引學生注意力
近幾年,國家不斷加大對基礎教育的投入,大部分中小學都安裝了多媒體設備,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于它能將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元素運用到教學活動中,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因此,初中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來開展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如在講授《中國石拱橋》時,利用多媒體設備將盧溝橋和趙州橋的圖片展示出來,讓學生對石拱橋有更加直觀的印象,從而感受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高效課堂。
3.6指導學生學習方法
教師開展一切教學活動的最終目的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也即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關鍵在于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語文學科特點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學會如何閱讀和思考文章,如何總結和評價文章,從而提高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為構建語文高效課堂賦予良好的前提條件。
如在教學魯迅先生的《社戲》時,可以這樣設計導學流程:首先,讓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并將相關生字詞的拼音標注到位,對于自己難以理解的詞語及不認識的字畫出來。5分鐘之后檢查學生的字詞掌握程度,讓學生簡述課文。其次,跳讀課文,讓學生將文中景物描寫較好的句子畫出來,并對相關人和物的特點進行批注。4分鐘后讓學生之間對比檢查,看誰做的好。再次,讓學生分組討論文章標題“社戲”與文章內容的聯系。4分鐘后對學生進行提問,看看哪一組回答的較為準確。通過這三個流程,使學生明確了學習要求、學習時間、學習方法(朗讀、跳讀、討論、思考)和學習任務。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領會了語文學習的方法,有效促進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當然,語文學習方法不止一種,還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探索。
4.結束語
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已成為初中語文教學的發展趨勢,但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順利完成的。初中語文教師要以新課標為基礎,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精心研究教材和學情,有效改進教學方式,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構建高質高效課堂,推動語文教學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侯向沛.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新校園:學習,2012(9):102-102.
[2]白銀.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學園:學者的精神家園,2015(34):104-105.
[3]魏長晶.淺析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7(2):89-90.
[4]張寶璽.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構建[J].文理導航,2017(6):2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