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太文
摘要 本文主要介紹了綠豆品種白綠8號的特征特性及在青岡縣的試驗、示范和推廣的表現特點,并從選地整地與施肥、種子處理、適期播種、中耕培土、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闡述了與其相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以供生產實踐參考。
關鍵詞 綠豆;白綠8號;特征特性;高產;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 S522.048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8)03-0037-01
近幾年來,隨著種植業結構的調整,雜糧雜豆面積逐年增加,綠豆、小豆、蕓豆也有了一定的種植面積,但由于品種特性不同,產量和效益表現出了很大的差異。筆者通過5年的示范推廣,篩選出了綠豆的主打品種白綠8號。白綠8號具有高產、穩產、品質佳等特點,應用面積擴大,種植戶獲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現將其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品種概況
1.1 品種來源
以外引材料88012為母本,以大鵬哥綠925為父本進行雜交,經系譜法選育而成。
1.2 特征特性
屬于早熟品種,從出苗至成熟100 d左右,需≥10 ℃有效積溫2 156 ℃。植株屬于半直立型、亞有限結莢習性;幼莖及花蕾均為紫綠色;株高約81.6 cm;分枝3~4個;單株莢數23~38個;莢長約11 cm;單莢粒數約12粒,百粒重6.8 g;單株產量約18 g;豆莢成熟后呈黑褐色。籽粒長圓柱型、種皮淺綠色、色澤明亮鮮艷、商品性能好。蛋白質含量為25.1%。抗葉斑病和菌核病等主要病害,抗旱耐漬、適應性強。
2 產量表現
2.1 小區試驗表現
2013年、2014年在青岡縣勞動鎮自力村、青岡鎮樂民村2個試驗園區種植,2年平均產量分別為1 686、1 737 kg/hm2,較對照品種綠風5號分別增產126.0、145.5 kg/hm2,增幅分別為8.1%和9.1%。
2.2 大面積示范推廣表現
2015年、2016年、2017年分別在青岡縣青岡鎮、勞動鎮、德勝鎮、迎春鎮、建設鄉、中和鎮、柞崗鎮、永豐鎮、連豐鄉等9個鄉鎮示范推廣,3年平均產量分別為1 629.0、1 558.5、1 638.0 kg/hm2,較對照品種分別增產100.5、117.0、121.5 kg/hm2,增幅分別為6.6%、8.1%和8.0%。
3 高產栽培技術
3.1 選地整地與施肥
在選地上,主要選擇土質肥沃、地勢平坦、偏堿性的地塊種植,青岡縣目前多以玉米茬口為主。在整地上,要精細整地,秋整地地塊要采用大型機械翻耙,耙碎、整平、壓實,翻耙深度20 cm左右,做到耕深一致。采用精密聯合耕播機起壟,壟的高度以30 cm為宜,鎮壓后壟高25 cm左右,起壟后要及時鎮壓保墑,盡量做到壟直、壟平。春季整地要在土壤冰凍交替之際及時進行整地,要頂漿起壟,及時鎮壓。施入優質的農家肥30 t/hm2作為基肥。同時,施用豆類專用肥180 kg/hm2(或施入相當比例的磷酸二銨、尿素、硫酸鉀)[1]。
3.2 種子處理
利用風選、機選或人工挑選的方式進行種子精選,主要應以完整、飽滿的的種子為宜,純度≥98%,凈度≥99%,芽率≥85%,水分≤14.5%,同時將小粒、雜質去除。在播種前3 d,曬種2個中午,然后用多·克·福種衣劑或精甲咯菌腈等藥劑拌種,以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3.3 適期播種
在播期選擇上,一般年份青岡縣的播種時間為5月25日至6月10日之間。主要采用壟上雙條播、單條播或點播的方式播種,一般覆土深度為4~5 cm,根據土壤墑情適時鎮壓。結合地力情況,播種量在22.5 kg/hm2左右,一般保苗在15萬~18萬株/hm2之間[2]。
3.4 中耕培土
中耕主要分3個時期進行,在第1片復葉展開之前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此次中耕要淺趟;在綠豆植株分枝期時進行第2次中耕,此次需要深趟培土;在綠豆開花前期進行最后一次中耕,此次中耕宜淺。在綠豆開花前期結合封壟可噴施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以促進其生長發育[3]。
3.5 病蟲草害防治
在病蟲草害防治上,應以預防為主,病毒病以防治蚜蟲為主,如發現病株,可用病毒A兌水噴霧防治;苗期病害可用50%福美雙拌種預防,在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兌水噴霧防治;在葉斑病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5%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兌水噴霧防治[4]。在綠豆開花期至結莢期要防治蚜蟲、紅蜘蛛等害蟲,一般采用氧化樂果、吡蟲啉、溴氰菊酯乳油等農藥防治,如發生草地螟可用高效氯氰菊酯防治。
除草主要采用苗前除草和苗后除草2種方式。苗前除草主要是在綠豆播種后的3~5 d,使用33%二甲戊樂靈等除草劑進行土壤封閉處理;苗后除草主要是在中耕時進行,多使用拿捕凈、氟磺胺草醚、金喹禾靈、高效蓋草能、苯達松等。
3.6 適時收獲
綠豆收獲主要采用人工收獲和機械收獲2種方式,人工收獲能錯時選擇性采收,這樣能提高綠豆的商品性,也可提高產量,當豆莢70%~80%變褐時開始采收,一般每隔5 d左右采摘1次,不至于出現豆莢炸裂、落粒或不成熟現象。機械收獲是當豆莢80%左右變黑時,在早晨有露水時或晚間采用機械采收,不宜收獲過晚。
4 參考文獻
[1] 王桂梅,邢寶龍,張旭麗,等.綠豆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5(11):162-164.
[2] 王永新,王輝.綠豆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3(7):52.
[3] 韓志順,馮高,楊富.晉北地區綠豆低產原因及高產栽培技術[J].內蒙古農業科技,2011(4):113-114.
[4] 劉翠英,艾海艦.榆林大明綠豆及其無公害高產栽培技術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05(7):195-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