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清
【摘要】面對新課改,我們應該如何通過調整,轉變課堂教學模式,從而為提升英語課堂的時效性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新課改 教學方式 轉變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3-0108-02
課程改革是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知識與技能的過程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現就新課改下的教學方式轉變做以下幾點思考:
一、以生為本,遵循教學規律
以生為本,多指以學生為主,以教師為導。而在英語課堂上,則表現為,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的始終。當下,翻轉課堂成為教學中,教師經常使用的教學方法。翻轉課堂與傳統課堂之間的最大區別即在于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前者要求學生參與到整個課堂的始終,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應注重做好各個教學階段所要教學內容的分類,以期做到更好地分析、解決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上課前的視頻內容是學生展開學習的基礎,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前視頻時,應注重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特點,以設計出適合他們的視頻內容。
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從教學實際出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高效且有質量的利用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此外,在此模式下,教師的指導地位同樣不容忽視,教師應在學生切實需要幫助時給予其恰當、合理的科學引導。總而言之,小學英語教師應當充分發揮翻轉課堂的積極優勢,并盡量避免陷入一些弊端,這才是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正確之道。
二、以新為引,創新教學模式
多指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等新形式教學模式或各類英語教學引入教學內容。多媒體自產生之初,便受到了教育界的廣泛歡迎,其以高效、直觀、簡潔的特點,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知識。教師在教學中,應學會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如,學習“My new room”這一內容時,筆者便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一個包含多樣物品的房間,讓學生一一進行辨認,像“bedroom”、“Refrigerator”、“bed”、“washing machine”、“desk”等,引導學生逐一說出來,這樣學生就會對即將學習的新課產生極大的興趣;之后,筆者又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本節課他們所需要掌握的重點內容,像“This is my new bedroom.”“There is/are …”等 這樣學生就會對本節課所要學習的重點內容有一個直觀的認識。多媒體教學是教師較常使用的教學方式,且這種教學方式也能迎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鑒于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挖掘教材中適合借助多媒體教學的內容,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知識。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逐漸成為教學方式的一種。教師使用計算機技術,能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使他們快速融入課堂,配合教師完成課堂任務,從而打造一個高效課堂。
三、以育為主,樹立良好的行為素養
育人先育德,教師在教學中,應教給學生正確的行為素養,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學生既學好知識,又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行。
首先,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身作則,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讓學生在平時有榜樣可以參照,這樣一來,他們的行為素養自然會得到良好規范。
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具體的文本內容,給學生講解良好的行為規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起良好的行為素養。
四、以情為先,融洽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投入到學習中去的關鍵。只有身處平等融洽的學習環境中,學生的心理壓力、精神壓力才不至于過大。鑒于此,教師在平日的教學中,應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以期打造融洽的師生關系,為提升教學效率奠定基礎。
首先,教師應改變以往“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也高度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如,學習“Its warm today.”這一內容時,筆者首先引導學生預習教材內容,勾畫出教材中他們不認識的單詞、不理解的句子等,并在課堂上提出來,由全班同學一起解答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參與到課堂中來。這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極有幫助。
其次,教師應學會放下為人師者的身份,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消除師生之間的“代溝”,使英語課堂充滿自由、民主的活力氣息,如此,學生才能身心愉快地學習知識,學習效率自然高效而理想。無論什么時候,師生間真正的平等對話,永遠是搞好學問的第一步。
伴隨著新的教育時代的到來,教學手段、教材內容也都有了變化。鑒于此,小學英語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應隨之做出改變。基礎英語課程所作的層層探索與改革,重心落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上。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感知,活動體驗,語言實踐,參與合作方式,實現任務的目標, 從而感受成功。這才是新課改的基礎要求。
參考文獻:
[1]邢麗麗:淺析新課改下如何構建高效的小學英語課堂[J].才智,2016
[2]魏周和:淺析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模式及方法[J].甘肅科技,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