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雪琴
【摘要】在教育快速發展的今天,高中數學教學引起了社會上的高度關注,我們應在教育工作中,采取積極的手段來完成干預和引導,促使學生的解題能力可以進一步的提升。現如今很多高中學生,在數學的解題能力上,是有待鍛煉的,大部分人僅僅懂得從簡單的層面上出發,自身的思維不夠靈活,在解答問題的效率上并不突出。文章就此展開討論,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高中 數學 教學 解題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4-0122-02
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高中數學教學的難度并不低,同時學生所面對的各科學習壓力是非常大的。此時,針對解題能力的提升,不能總是按照片面的單一手段來完成,要積極結合學生的綜合表現和個人能力,運用個性化的培養方法,促使學生的解題能力,能夠階段性的提升。與此同時,在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時候,還必須加強鼓勵與激勵,實施正確的批評。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在高中的學習過程中,數學作為重要的科目,不僅占有的分值較高,同時對于學生的升學考試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很多教師都在不斷的思索,如何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鞏固自己的能力,更加積極的學習數學知識。分析認為,高中數學教學現狀,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的解題能力較低[1]。大部分學生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上,僅僅是懂得按照傳統的模式來套用,沒有辦法對數學知識做出靈活的應用。在此種情況下,很多學生的數學考試分數,都表現的相對固定,很少擁有較大的突破,對于自身日后的成長、進步,會產生很不好的作用。第二,教師的題海戰術強烈。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題海戰術是最常見的手段,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習題的大量訓練,鞏固自身的解題能力。可是該種教學方法的實施,并非對所有的學生都積極有效,僅僅能夠對少部分學生產生作用。題海戰術在應用過程中,特別容易對學生產生較大學習壓力,有時候容易產生相反的效果。
二、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對策
(一)鞏固基礎知識,加深理解
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高中數學教學有很多的挑戰要應對,想要讓學生的解題能力得到良好的提升,必須在基礎知識上更好的鞏固,要讓學生加深理解,這樣才能在學習的效率上、質量上獲得更大的提升。高中數學的基礎知識較多,大量的知識構成了完善的數學體系,學生要懂得對知識做出正確的消化,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更好的理解,從而尋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這樣才能逐步的提高自身的解題能力[2]。課堂教學要正常順利地開展,需要學生與教師配合,需要學生跟上教師的思維轉換,這就需要教師將基礎知識融入課堂,既不會使人感到枯燥,又能多次鞏固,增加基礎知識在課堂中的比重,將基礎知識滲透課堂習題中的考查中,用習題和課堂總結來幫助學生將基礎知識與習題相融合,讓學生體驗基礎知識在習題中的運用形式,夯實了基礎。由此可見,在今后的教學當中,必須幫助學生按照多元化的方法,將自身的基礎知識較好的鞏固,全面提高理解的水平。
(二)培養學生的讀題、審題能力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解題能力的培養,不能直接從特別高的目標上完成,這很容易超出學生的承受范圍,在學習的具體成績上,也無法得到預期。建議在解題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應堅持對學生的讀題能力、審題能力做出較好的培養,這樣就能夠最大限度的對他們的思維做出激發。首先,讀題是最為基礎的能力,很多學生習慣快速讀題,但這樣容易忽略一些細節,容易在數據計算上出現錯誤。要求學生在讀題過程中,將已知條件、未知條件羅列出來,對給出的已知數據充分了解,這樣才能在解題過程中,按照正確的思路來完成。其次,審題能力的提升,在于將一些有特色的問題作為鍛煉對象,讓學生明確從哪一個方面著手,才能將問題做出較好的解決。例如,有些學生在審題過程中,習慣于直接在大腦中過濾知識點,將可能需要的公式、定理、計算方法等羅列出來,這樣就可以在思路上有一個大體的框架,不至于出現偏差現象。
(三)運用數形結合的思想來解答題目
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除了可以在上述幾個方面積極的培養外,還可以讓學生對數形結合的思想更好的學習。對于高中數學知識而言,圖形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無論是幾何圖形,還是函數圖形,都對學生的成長具有較大作用。因此,要努力通過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較為正確的圖形狀態,可以在畫圖過程中表現得更加準確,這樣就可以在解答題目的時候,表現出更好的效果,避免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出現嚴重的不足,促使學生的解題能力提升,表現得更加科學、合理。
三、總結
本文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展開討論,現階段的教育工作實施,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進,整體上的教育水平獲得了較大的提升。日后,應繼續在高中數學教學方面,強化解題能力的綜合培養,推動學生積極進步。
參考文獻:
[1]王昌禮.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題能力的方法[J].學周刊,2017,(25):31-32.
[2]李彬儒.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J].學周刊,2015,(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