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婦幼保健院(463200)陳利平
中藥飲片調劑是指將中藥飲片調配成可供患者直接使用的藥劑的過程,需要以中醫理論指導以及醫師處方調配,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1]。中藥飲片調劑的第一道程序是審方,同樣也是最重要的一道程序,貫穿調劑收方、調配、復核、發藥全過程,是決定調劑質量及臨床藥效的關鍵步驟[2]。因此,必須強化審方意識,且審方醫師需要具備高水準的藥學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以保障調劑質量。本研究對審方改進前后的調劑處方進行總結分析,探討審方在中藥飲片調劑中的作用及其改進效果。具體信息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7年8月期間調劑的46350張中藥處方,將2013年8月~2015年6月的17863張處方納入對照組,將2015年7月~2017年8月的28487張處方納入觀察組。
1.2 方法 對照組調劑處方的調劑措施為傳統調劑措施。觀察組調劑處方的措施為我院改進后的中藥飲片調劑審方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2.1 制度改建:根據相關部門的規章制度制定更加完善、具體的審方操作流程,統一規范飲片品名;加強調劑醫師、審方醫師的業務學習,引進審方高素質技術人才,并及時了解中藥研究新進展以及最新更新的具有典型毒副作用的中藥材;加強開方、審方醫師與臨床醫師的溝通交流,臨床對處方存疑時可第一時間與開放醫師溝通。
1.2.2 審方操作流程:①查處方:普通成人處方為白色,普通14歲以下兒童處方為綠色,急診處方為黃色,出藥時核對患者姓名、年齡,同時核查醫師簽字、日期是否相符。②查藥品:校對處方中的各種藥材名稱、劑量是否正確、合理,是否標注腳注。③查配伍禁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規定進行配伍禁忌審查,校對患者是否存在“妊娠”、“十八反”、“十九畏”等明顯配伍禁忌,并根據患者臨床診斷及正在服用的藥物校對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配伍以及藥物相互作用;根據中藥研究進展避免存在爭議的配伍,對無明顯毒副作用的配伍需經醫師再次簽字確認后方可進行調劑。④查用藥合理性:根據處方中的患者診斷說明判斷處方是否對癥,核對方中藥材是否對患者癥狀有嚴重危害,出現疑問時需第一時間向開方醫師確認,并嚴格核查藥物劑量。⑤用藥指導:根據患者疾病癥狀以及處方劑量指導患者正確煎藥,按照劑量服用,要求自行煎藥的患者使用陶瓷類器具,告知患者解表類中藥煎制時間不宜超過15min,滋補類種藥品煎制時間應超過30min,潤下、補益類中藥需飯前服用,消食類中藥需飯后服用。
1.3 觀察指標 統計兩組調劑處方漏配、錯配、多配、腳注錯誤、發藥錯誤、用法用量錯誤等事件的發生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統計,在對照組17863張調劑處方中,出現漏配69張、錯配31張、多配37張、腳注錯誤29張、發藥錯誤24張、用法用量錯誤19張,調劑差錯發生率率為1.17%(209/17863);在觀察組28487張調劑處方中,出現漏配4張、多配1張、腳注錯誤3張、用法用量錯誤2張,調劑錯誤發生率為0.04%(10/28487),觀察組調劑處方調劑差錯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300.704,P=0.000)。
隨著中醫藥學的發展,中醫飲片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的臨床治療中,且取得了顯著的療效。中藥飲片的調配為開方醫師根據患者臨床癥狀、疾病程度進行辨癥施藥,且方中藥物種類繁多,劑量不一,容易在開方、取藥、煎藥過程中因各種因素導致各類型調劑差錯,影響療效及使用安全性[3]。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17863張調劑處方的漏配、錯配、多配、腳注錯誤、發藥錯誤、用法用量錯誤等調劑差錯發生率為1.17%,高于觀察組的0.04%(10/28487),結果提示審方在中藥飲品的調劑過程中對調劑質量、療效及用藥安全性起到決定作用,改進、完善審方流程可顯著減少調劑差錯。根據相關制度及醫院實際情況改建的中藥飲片調劑審方程序可通過規范審方次序、藥品名稱避免錯配、漏配;調劑人員業務能力提高以及對中藥研究方向的及時把握可以保證調劑人員的業務水平;引進高素質審方人才可以提高審方隊伍專業素質,進而提高審方質量;臨床醫師與審方醫師的及時溝通可以第一時間解決臨床使用中的存疑、問題,避免因溝通障礙引起的調劑差錯[4][5]。
一張處方劑不是藥物的簡單堆砌,也不是藥效的逐一疊加,而是根據患者臨床癥狀、方劑配伍理論組合而成,既有組成法則,又具靈活變化,同時部分患者存在其他合并疾病,在醫師開具處方時可能會產生遺漏,出現處方與診斷不相符現象,根據患者臨床診斷以及“妊娠”、“十八反”、“十九畏”等明顯配伍禁忌嚴格進行藥方審查可保證藥方安全性,避免錯配[6][7]。就中醫理論而言,每味藥材的用量以及靈活性是中醫療效關鍵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8]對毒性藥及常用藥均規定了用法、用量,但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超量用藥情況,給審方工作造成影響,同時藥物的超量使用還可導致患者發生不良反應,藥物劑量的嚴格核查可以避免出現用法用量錯誤,最大程度減少用藥引起的不良反應及病源性疾病。中藥材種類繁多,方中每種藥材的煎制方法、煎制順序均需要嚴格遵守方可達到理想藥效,如過食、種子類藥物需掰開或打碎、磨粉入藥,礦石、動物甲角等有效成分不易煎出類藥物需先煎,薄荷、砂仁等氣味芬芳含揮發性成分類藥物不宜久煎,需后放。
此外,還有包煎、烊化、沖服、另煎兌入等,仔細查閱開方醫師腳注,保證腳注正確性,并根據腳注進行調劑可最大程度發揮藥物效果,避免因煎制方法錯誤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或藥效無法發揮[9][10]。同時,用藥方法是否得當也是療效的決定因素之一,因此,藥師還要對處方進行分析,并告知患者正確取用時間及方法。發藥時患者信息的仔細核查可避免發藥錯誤。
綜上所述,中藥飲片調劑的審方可以提高處方質量,保證用藥合理性以及安全性,而審方流程的改進可避免出現調劑差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