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450000)王曉佩 崔雪 王熙祉
對于進入到RICU有創通氣的患者而言,采用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患者的通氣與氧合,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與氣管鏡進入增大氣道阻力有關[1]。加上一般接受機械通氣的患者其病情比較嚴重,患者普遍合并低氧血癥、心律失常等疾病,開閘氣管鏡檢查風險比較高。面對這種情況,為降低操作風險,整個檢查過程加強護理配合十分必要。現具體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該院收治的43例進入RICU機械通氣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6年1月~2017年12月),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齡最大79歲,最小28歲,平均年齡(63.85±5.77)歲。其中氣管切開4例,氣管插管39例。疾病類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1例,肺部感染19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0例,肺不張3例。
1.2 方法 進行氣管鏡檢查及治療的過程中加強相應的護理配合工作:①做好檢查前的準備工作:準備好相應的藥物、儀器、設備等,檢查氣管鏡是否正常。如果患者意識處于清醒狀態,在開始檢查之前向患者說明檢查的大致流程、注意事項等,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氣管鏡檢查的作用與意義。于檢查前1h停止鼻飼,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屬停止鼻飼的原因是避免胃內容物反流誤吸。將人工氣道氣囊充滿氣。針對清醒患者可在遵醫囑的情況下給予丙泊酚(Fresenius Kabi AB,規格型號:20ml:0.2g,國藥準字J20080023)鎮靜,采用滴注法實施麻醉誘導(每10秒約20~40mg)。給予患者純氧15分鐘。要求有臨床經驗的醫師進行相應的檢查與指導。②檢查過程中的護理配合:在檢查和(或)治療的過程中需要嚴密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心律、氧飽和度、呼吸狀況等。如果患者出現SPO2下降至85%以下須提醒醫生退鏡。在操作過程中配合醫生取痰標本送檢。在進行支氣管肺泡灌洗的過程中,從活檢孔適當注入藥物或鹽水,進行反復灌洗,記錄好灌入液體量和回吸出液體量。③檢查和(或)治療后的護理配合:半小時后進行血氣分析的復查,根據結果進行呼吸機參數調節。始終注意對患者心率、血壓、心律、氧飽和度、呼吸等的監測,嚴密監測患者是否有各種并發癥發生。如果在檢查和(或)治療的過程中損傷氣道黏膜,在術后需要嚴密監測患者是否有出血情況發生。告知患者在檢查3小時以后才可以進食,需要進食流失食物。
1.3 觀察指標 分析操作成功率,分析43例研究對象的護理滿意度,采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分析,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完成數據的處理與對比,計數資料以(n,%)形式表示,通過卡方對其予以檢驗,計量資料則以(±s)的形式來表示,通過t對其予以檢驗,當P<0.05時差異在統計學當中存在意義。
2.1 操作成功率 本次納入43例研究對象,共進行62例次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其中成功60例次,成功率96.77%。2例次不成功是因為在檢查和(或)治療過程中氧飽和度下降至80%停止操作。
2.2 護理滿意度分析 43例研究對象中,非常滿意30例(69.77%),滿意11例(25.58%),不滿意2例(4.65%),滿意率95.35%。
在臨床上,針對支氣管以及肺部等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氣管鏡的應用已經非常普遍。通過利用氣管鏡能夠進入到患者的細支氣管直視下灌洗吸痰,對徹底清除氣道分泌物有重要意義[2]。此外,在氣管鏡檢查和(或)治療的過程中采取相應的護理配合措施,重點從檢查和(或)治療前做好相應的準備工作,檢查和(或)治療過程中的各項護理操作以及術后的護理配合,這對于進一步提升氣管鏡的應用效果有重要幫助。
在本次研究中,43例研究對象,共進行62例次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其中成功60例次,成功率96.77%。2例次不成功是因為在檢查和(或)治療過程中氧飽和度下降至80%停止操作。43例研究對象總滿意率95.35%。可見高質量的護理配合對提高檢查和(或)治療的成功率有重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