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人民醫院(450000)錢麗偉
1.1 一般資料 本次參與研究的對象選取自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外科疾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39例,平均年齡(44.2±3.4)歲(21~72歲),將其按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容量各為50例的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參與的患者對象均接受醫院的常規治療以及相應的護理方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提供人性化的護理,兩組患者除護理方法差別外,其他治療護理方法以及相關的醫療環境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采用的人性化的具體護理方法如下:(1)保證病房的舒適整潔。病人進入醫院接受治療時,通常會產生焦慮情緒,此時需給予人性化的護理。①要保證病患者的居住環境以及醫療環境保持較高的舒適度,保持病房的溫馨,維持病房干凈整潔,對于病房的溫度濕度基于不同患者的不同病情要采取適當的調控。②要保證病房以及醫療環境的無菌性,做消毒,在治療和療養的過程中保證相對的安靜以滿足患者休養。通過創造一個相對來說較為溫馨舒適的環境來減輕病患者的焦慮情緒,安心接受治療[1]。(2)實施適當的心理干預護理。對于外科疾病患者來說,通常會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障礙,在接受治療時會出現相應的抑郁、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醫院的護理人員首先要給病人以溫暖的人文關懷,積極采取心理干預疏導,減緩患者的緊張情緒,幫助患者建立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相應的治療護理[2]。(3)加強患者的健康意識教育。護理人員要基于患者的病情為患者講述病情情況以及相關的注意事項教育,一方面減少患者對于自身病情的疑問與焦慮,另一方面加強了患者對于自身病情的注意事項的重視,對于患者的治療恢復具有重要意義。加強患者的健康教育對于患者的治療恢復能夠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基礎與條件。(4)日常生活飲食護理。結合患者的病情與相關的身體條件因素制定合理的飲食食譜,以配合日常治療與恢復,補充患者稀缺元素以及相關匱乏。日常多食用富含維生素的食品,注重飲食的均衡調配,對于患者的治療恢復具有重要意義。(5)引導患者遵醫囑服藥以及注意相關禁忌事項。護理人員要為患者講清楚服用藥品可能會產生的副作用以及相關的服用注意事項,告誡患者要遵從醫囑按時按量的服用藥品,在日常生活中嚴格遵守醫囑,注重禁忌事項。(6)要實時的與患者進行交流。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通常會因為病情原因而選擇自我封閉,護理人員要及時的與患者進行溝通,保證能夠實時掌握患者的病情情況與心里狀況,保證積極有效的治療。
1.3 評測指標 在接受過3個月的護理治療后,通過患者填寫調查問卷的方式評測接受的護理方法的質量。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P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數據采用X2檢驗,按照百分數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接受3個月的護理后,觀察組中對護理質量達到滿意程度及以上的共有46例,滿意度達到96%,對照組中對護理質量達到滿意及以上共有40例,滿意度為80%,就結果而言觀察組優異性顯著,結果差異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00,x2=12.937)。
近年來,針對外科疾病患者的醫護治療以及護理干預不斷地更新換代取得顯著進步,以滿足人們日益提高的要求,對于醫療行業來說,做好患者的醫療護理以及健康意識教育對于患者的治療具有積極且重要的作用。在本次的研究過程中發現,對照組患者對于醫院的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只有80%,明顯少于觀察組的滿意度96%,并且相對于兩組患者的治療恢復程度來說,觀察組取得了相對較好的效果。通過人性化的護理干預,患者對于醫院的護理質量的滿意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這彰顯著患者對于人性化護理的認可,也預示著人性化的護理干預將在未來的護理行業中取得更好的成績,為患者的醫療護理提供更加優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