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 菲
(吉林醫藥學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獨有的標識,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它所蘊含的優秀思想正是中華民族的魅力所在,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引領著中華民族不斷砥礪前行。習近平總書記曾多次強調優秀傳統文化對國家建設的重要性,中國正處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階段,而大學生是建設社會的棟梁,他們的肩上擔負著祖國富強,民族振興的重任,他們的思想教育尤為重要,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是高校義不容辭的責任。
身為當代大學生,必須具備適合當今社會的素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諸多要素都十分符合當今時代的觀念。
從古至今,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大學生身為高素質人才更要做到這一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然而,反觀當今社會,貪污腐敗,奢靡浪費,迷茫從眾的不良風氣盛行,學生沉迷于優越的生活,迷戀網絡游戲,甚至逃課,早已忘記了什么叫做自重自強,什么叫做自尊自愛。自改革開放以來,各種文化迅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轉變,但無論如何,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一定不能丟,要融入到大學生的思想教育中去,言傳身教,讓學生真正理解并繼承這種優秀的傳統文化。
大學就是一個小社會,步入大學的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如何與人相處,與人相處,首先要約束自身,自身要先具有仁愛、禮讓、友善、誠信等基本德行,才具有了與人交往的基礎,儒家提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愛人”,“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喻于義”等優秀思想。既然身為大學生就應該具有大學生該有的品德,在大學校園里,像打架斗毆,偷盜錢財的現象還時有發生,誠信待人,與人為善,“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才是大學生應該做的,做到知行合一,自我完善,嚴以修身,以大學生的思想教育課堂為媒介,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價值觀念正是來源于流傳了多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時,必須要基于中華傳統文化,以優秀傳統文化為例,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
要想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首先就要在課程體系中加入優秀傳統文化,在《完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就明確指出,要在高等院校中推廣《中國文化概論》一書,學校可以委派教授等專業人士編制適合學生的,將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相結合的思想文化讀本,同時,教育工作者自身要先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樹人先樹己,樹人先樹德”身為人民教師,只有先讓自己具備了足夠的知識,才能教書育人。學校還要不斷提升教師的思想文化素養,有錯誤及時糾正,讓教師的思想文化素養符合當今社會的要求,緊跟時代潮流。
大學校園生活較為豐富,舉辦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優秀傳統文化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途徑,學校可以舉辦一些將優秀傳統文化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演講比賽,請專家來開設專題講座,利用學校廣播站宣傳傳統文化,組織學生教師去校史館、博物館、圖書館等,以文化活動為媒介讓優秀傳統文化應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離不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歷經千年的文化積淀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所在,思想政治教育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輔相成,相互結合,才能更好地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