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攀
(德惠市米沙子鎮晨光中學,吉林 長春 130300)
當代的初中生思想較為活躍,而思想政治課的內容較為抽象,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通常只是圍繞課本內容照本宣科進行教學,對于這種灌輸式教學方法,不符合初中生的思維發展規律,讓學生感到枯燥乏味,提不起學習興趣。因此,作為初中思想政治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生理特點與心理特點,根據課本教學需求,創新教學理念,把課本內容與實踐有效相結合,讓學生在實踐教學中了解社會、適應社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避免死記硬背式教學,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實現綜合應用型人才的培養。
學生學習任何知識,最終的結果都是服務于、應用于實踐。而在傳統的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通常是教師占據課堂的主導地位,學生的思想意識與學習意識只是跟隨教師的指導而發展,學生的個性化思維受到了限制,學生缺少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而把實踐教學應用于初中思想政治課堂中,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從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在實踐中加深對課本知識的體會與感悟,感受客觀事物的存在,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有效的訓練,學會正確判斷是非,提高思想政治素養,在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創新教學理念,改變傳統教學中枯燥、單一的教學模式,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實踐教學中,作為初中思想政治教師,要結合初中生的性格特點,巧妙的設計課堂開始的內容,快速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創設情境教學,通過師生互動或者是學生之間互動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參與動機,把學生引入到情境教學之中,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由淺入深、由簡到難,加深對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解,逐漸掌握課本內容,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思維方式比較推崇特立獨行,并且會不時表現出叛逆行為,但同時也具有較強的好勝心理與探索欲望。因此,教師要根據初中生這一特點,在思想政治課堂中可以設置分組討論的實踐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討論中發表自己不同的看法,以滿足學生的表現欲。教師也要尊重每個學生的意見,出現錯誤觀點時,可給予適時的指導,不能用挖苦指責的主觀教學態度去打擊學生的參與熱情。
思想政治課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從而更好的表現或應用于實踐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論內容,同時還要把課堂內外相結合,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把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在一起,讓學生走出課堂,步入到社會實踐中去。學生在積極參與實踐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理解和掌握課本知識,并學會靈活運用于實踐之中,能夠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實踐中總結出思想政治課的內涵,增加教學內容的實用性。
實踐教學是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規劃到教學大綱與教育教學。同時,要明確教學目標與要求,規定對應的學分與學時,將教師完成實踐教學任務的情況納入年終績效考核體系,定期總結與研討實踐教學,對實踐教學的工作量進行合理計算,實施統一管理。
初中思想政治課是學生在初中階段所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其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政治素養,關系到學生的思想發展方向。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加強思想政治課實踐教學,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教學手段。在初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合初中生特點不斷創新實踐教學方法,設置具有開放性、多樣性的教學活動,以滿足初中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促進初中生全面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