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俊
(黑龍江農墾科技職業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431)
當下制造業的發展前景廣闊,快速發展的工業面臨著大量崗位急缺的情況,就業市場的大量需求讓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招生計劃進行了擴招,因此專業的人數也在逐年升高。但單一的擴招學生數量對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教學成果并沒有產生實質性的幫助。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在擴招學生數量的同時,學院的教師資源與軟件、硬件教學設施并沒有進行大的升級更新,而使用原本教學資源去教更多的專業學生,在教學成果中沒有實質性的進步,這對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職院校的辦學特色在于為社會發展培養高技能型人才,更多的是面向于企業的基層崗位,為經濟發展輸出高技能人才,高職院校應走特色辦學的發展道路,樹立好特色的辦學理念,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提高自己的就業率。迎合企業的崗位需求,針對社會所需要的基層人才辦學,真正以市場為導向,是高職院校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發展的必須。對于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面向的制造業企業單位來說,企業中的崗位需要復合型人才,是指不僅在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能力中突出,還要具備綜合能力等的全方面能力人才。專業學生要掌握中等復雜程度零件的機械設計、制造和工藝編制的方法;具有一般機械設備安裝、調試、運行、操作和維護的能力;具有數控機床操作、編程的能力等。
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的硬件設施建設是需要大量的財力人力投入,現在的實訓基地普遍存在機械落后的情況,因此學院在開展實訓課程中推進很慢,導致了學生操作少,實踐操作能力弱的情況。高職院校只好在課堂理論知識的部分加大課時,但這種教學計劃對這種實踐操作能力要求較強的學科無疑是存在問題的。在學校教師團隊的建設中,專業的教師大多是老教師,存在部分老教師對現在發展的很多新技術并不精通的情況,而新教師經驗不足,對真正操作經驗也并不豐富;這對專業學生的人才培養也產生了一定的阻力。我國的機械工業發展迅速,很多的高科技新技術早已被應用其中,學校的教師在校教書多年,對目前企業的發展認識不夠,在課堂的教學中,更多的是一直在沿用自己固化的教學方法等,這都對培養新型復合型人才是不利的。搞好高職特色教育需要不斷提升規劃建設科學的教學體系,在注重理論知識、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的同時,也需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精神。
高職高專教育不同于本科偏學術性的教育,更多的是在以就業為主導的培養計劃。針對目前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應將所有的問題整合,構建出一個完善的適合于高職院校辦學的教學體系。針對師資團隊存在實際工作崗位經驗少與軟件、硬件教學設施建設落后等問題,高等職業院校在辦學模式的應用中,也應該迎合時代潮流。高職機械制造與自動化專業可與企業進行合作,搭建校企合作的平臺,讓企業的資源投入到學院的設施建設中,讓教師定期的到企業進行學習探討。高職院校培養出新型的復合型人才進入到企業相應所需的崗位工作,不僅緩解了激烈的人才市場需求,也讓專業學生有了穩定的工作,避免了畢業就失業的問題。企業與學校的合作關系中,可設置校企董事會的存在,為學校與企業之間加強溝通性,更有利于合作的開展。企業也可安排優秀的操作能力強的員工到學校,為學生教授在真實工作中遇到問題的解決辦法,讓學生的專業能力在企業與學校的共同培養下快速的成長起來。當下新型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讓專業學生在實踐能力方面的訓練加大,使日后進入企業工作中盡快上手。
對于高職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設與實踐,應用校企合作體系可提高學生的多方面素質能力,使畢業生得到企業的認可,在企業的引導下,最終實現人才的供給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促使學生順利就業以及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