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希琴
【關鍵詞】 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內涵;外延
【中圖分類號】 G6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4—0032—01
甘肅省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創設一種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人際交往環境,將各領域的教育滲透于其中,支持和鼓勵幼兒的探索、學習活動。幼兒園環境文化的建設要抓住每個育人的契機,在美化環境的過程中融進一些文化思想與教育智慧,使內涵與外延相得益彰,便能創造出一種意猶未盡的美,使環境文化內化為一種精神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一、幼兒園環境創設要美化與教育有機融合
幼兒園環境創設不是裝飾材料的簡單疊加,要遵循美的法則,裝飾要對稱、和諧,色彩要鮮明、協調。筆者曾參觀過張掖市中心幼兒園,其環境創設真正形成了一種文化氛圍,以一樓樓道創設為例:樓道創設的主題是“孝道”,用舊報紙卷成竹筒狀,然后刷上了和竹竿一樣的顏色,再將這些紙筒拼成形似書一樣的板塊裝飾在墻壁上,看上去酷似古代的竹簡。每個板塊上用黑色的顏料繪上形象的情景圖,配上通俗易懂的文字,各個板塊中的內容都不一樣。這一裝飾,單從內容上看就意味深長。這些簡單明了的文字加圖片的裝飾,不僅使幼兒能看懂其中的道理,讓穿梭于樓道間的成人看了也深受感染。看了這些創設情景后給人一股強烈的思想沖擊,那種刻骨銘心的教育遠遠大于教師的說教,而且在竹簡樣裝飾中還透出了古代文化的文明氣息,整個樓道內浸透著一種淡雅的書香之美,真可謂獨具匠心!選材的精心,構圖的精美,教育意義的深遠讓人深深地感受到了幼兒園環境文化建設的內涵、外延相得益彰的唯美。這一創設折射出的不僅僅是環境美,還有心靈美、語言美、智慧美、教育價值的美。這樣裝飾不僅給人以美感,而且還使人受到了景美情更美的環境文化熏陶,真正做到了美化與教育的有機融合。
二、幼兒園環境創設的方法要科學,有創意
幼兒園環境創設要根據幼兒園不同區域和需要來考慮裝飾的內容和方法是否合理、科學、有創意。再以市中心幼兒園的種植角的創設為例,這個環境創設不僅科學合理,而且還很有創意:這個種植角設置在一面墻壁上,在墻壁上放置了三層白色塑膠管道,將管道的上半部分去掉,然后分層種植了黃色、紫色、紅色的牽牛花,墻根處做了一層柵欄,也種上了花草,看上去特別美。這個種植園的設置還有另外一層用意,據園長介紹,這是一堵危墻,由于這面墻壁是和另外一個單位共用的,想重建但沒能和那個單位達成共識,為了解決安全隱患,領導想出了這樣的辦法,所以這三層管道還有加固墻壁的作用。聽了園長的這番話,我深受感動,這就是我們這些清貧的教育人在困難面前能用簡單的智慧去創造和諧的美。在這個墻壁上有這樣一句話:“把愛心捧給孩子,把安心留給家長。”它反映出的不僅僅是內容的合理性,方法的科學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幼兒園的辦園理念、園長的管理水平、教師的專業程度。
三、注意幼兒園環境創設內容的適宜性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內容不能隨心所欲,要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遵循幼兒的認知規律,結合生活實際去選擇,使環境文化適宜于幼兒的情感熏陶。例如,日常的環境創設可以結合各個班級各領域的活動主題確定,以此來激發幼兒的求知和學習欲望。如對于大班主題活動“我是中國娃”,各個班級分別以“四大發明”、“交通工具的演變與發展”為板塊進行主題墻壁創設,不僅使幼兒了解了祖國的歷史文化,而且還能激發幼兒對博大精深的祖國文化的探究欲望;也可以結合節日進行美化裝飾,使幼兒了解每個節日的意義,從而獲得節日的知識和愉悅的心情;還可結合園內大型主題活動進行建設,如結合“迎國慶主題活動”進行裝飾,在便于幼兒觀看的墻壁和區域內裝飾一些國旗、國徽,優美的風景名勝圖片,進行愛國情感教育。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不是為美化而美化,各項裝飾都要圍繞幼兒園總的教育教學任務來進行。各年齡班的裝飾要結合其教育特點和內容,通過具體生動的形象告訴幼兒應該學什么、做什么,培養其良好的習慣與情感。所以,幼兒園的每一個環境創設都要有一定的教育內容或教育思想,讓每一處景致都育人,每一個環境都說話。總之,幼兒園環境文化的建設要抓住每個育人的契機,在美化環境的過程中融進一些文化的思想與教育智慧,使內涵與外延相得益彰,這樣便能創造出一種意猶未盡的美,使環境文化內化為一種精神文化得以傳承和發揚。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幼兒園班級主題教育互動墻創設的實踐研究》的系列研究論文,課題立項號GS[2017]GHB3239)
編輯:王金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