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豐軍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學習動作技能和練習方法都是重中之重。學習一個新的動作,合適的學習方法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體育教學中的練習方法是根據完成教學任務的需要,通過身體和思維活動對動作進行反復練習的方法。通過練習達到掌握技術動作,同時鍛煉身體,增強體質以及培養良好的道德意志的效果。所以,練習發對實現體育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有重要的意義。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體育教學的主要任務是以增進學生體質健康,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和能力,所以不僅要教知識,關鍵是教會學生會方法,才能用已學到的練習方法學習更多的更復雜的技術動作,終身受益。
在體育課教學中,采用的教學方法有很多種,比如重復練習法、變換練習法、循環練習法、游戲練習法、比賽練習法等。其中重復練習發是運用表較多練習效果較好的其中一種,下面著重分析重復練習法。
重復練習法是根據練習任務的需要,在固定的條件下反復進行的練習,它的特點是練習的固定條件和反復進行練習,練習的間歇時間沒有嚴格的規定。重復練習法可分為三種:單一重復練習法、連續重復法、間歇重復法三種,下面分別分析這三種方法。
一、單一重復練習法
單一重復練習法是對動作每練習一次就進行休息的反復練習法。它的特點在于對動作的聯系數量較少,持續的時間比較短。因此在掌握動作的初始階段會運用比較多,有助于教師的觀察和學生集中注意力學習,比較少的消耗體力。在初學階段,可以在較低的要求下,較短的距離和較慢的速度下運用。例如學習跳高,可以在較低的高度下讓學生重復過桿動作,加強動作的熟練程度,學習前滾翻,休息后再重復練習,練習短跑的起跑,和短跑起跑后的疾跑,都可以運用單一重復練習法來加強對技術動作的學習和鞏固。便于教師的指點和發現錯誤動作后的更正,促進技術動作的快速掌握。
二、連續重復練習法
連續重復練習法是對某動作連續重復練習兩次以上之后再進行休息,然后再連續反復練習的方法。它的特點是多運用在具有周期性的技術動作中,對非周期性的技術動作,也可以根據需要人為的賦予周期性的特點來進行練習。練習的持續時間較長練習的重復次數較多,因此具有較大的練習密度和運動負荷。例如籃球中的四個點接球投籃練習羽毛球中的揮拍練習和步伐練習、力量中的連續杠鈴下蹲練習、發展下肢力量的連續蛙跳練習等等,都是一個動作連續重復練習,強度大,次數多,對加強身體鍛煉,提高神經系統和心肺功能的技能,發展靈敏、協調和耐力素質以及培養完成任務的堅持性都有較好的作用。在學習技術動作的鞏固和掌握中有多數采取連續重復練習法。注意事項是在動作的初學階段運用連續重復練習法時,要控制連續重復的次數,及時更正錯誤動作,避免過早疲勞,影響動作的掌握和改進。注意事項,在運用連續重復練習法來掌握動作和鍛煉體能時,應注意次數和時間以及合適的運動負荷,練習間隙要安排好適當的休息。一般的說,連續重復練習法要比單一重發法的練習密度大,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逐次有階段性的加大次數和持續時間,從而達到鍛煉的目的和意義。
三、間歇重復練習法
間歇重復練習法是練習后安排相對應的固定休息間歇時間,休息后再進行重復練習的方法。間歇練習法的特點是在于對練習間歇加以適當控制,從而達到掌握技術動作和提高身體的負荷能力的結果。它對提高身體的心肺系統技能,發展速度、耐力和力量相關的身體素質都有很大的幫助。例如,舉一定重量的杠鈴,規定休息時間為1-2分鐘,以90%的速度進行100米重復跑,規定休息時間為3-4分鐘,籃球行進間全場三步上籃練習,規定休息時間3-4分鐘。間歇重復練習法,多數運用在速度和力量的提高上。在運用間歇重復練習法的時候,應當根據實際的教學鍛煉任務的需要和學生的實際負荷能力來確定練習重復的次數和練習量,要安排好間歇時間,不能一味求大和求量,在身體鍛煉中,一般不應使學生感受到機體產生過大的疲勞感,同時也要加強醫務監督,避免不正常的生理反應。在實際教學中藥合理安排,穿插使用。
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在使用教學方法的時候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組織教法合理使用,要達到既能學到知識有鍛煉身體還愉悅身心的鍛煉效果,積極調動學生產生對運動項目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發展個性區別對待,以利于學生不同個性的發展。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萬能的,教學中要對教學方法的采用應當結合實際,選擇運用,根據教材的內容、教學任務、學生特點、教學條件以及教法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有針對性地、創造性的運用,來獲得最大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