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明元


【摘要】目的:探討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患者在圍手術期內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患者60例,依據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方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即綜合性護理干預組(n=30)和常規性護理干預組(n=30),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顯效19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為96.7%( 29/30);常規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顯效9例,有效14例,總有效率為76.7%( 23/30)。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性護理干預組(P<0.05)。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疼痛2例,便秘1例,尿潴留1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3.3%(4/30);常規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疼痛3例,便秘2例,尿潴留1例,腹外疝1例,腸粘連1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6. 7%(8/30)。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性護理干預組(P<0.05)。結論: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患者在圍手術期內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較常規性護理干預好。
【關鍵詞】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圍手術期;綜合性護理干預
目前,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在臨床較為常見,近年來,其發病年齡日益降低,嚴重影響了女性身體健康及生活質量。子宮切除術是臨床通常采用的治療方法,但是大部分患者具有較差的預后。因此,必須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將個體化的護理措施制定出來,從而使患者臨床療效得到有效保證,對患者預后進行有效改善[1]。本研究比較了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患者在圍手術期內常規性護理干預與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患者60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接受子宮切除術治療,均經B超檢查發現有一定程度的子宮增大;排除標準:將有手術禁忌癥等患者排除在外。依據圍手術期護理干預方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兩組,即綜合性護理干預組(n=30)和常規性護理干預組(n=30)。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年齡32-45歲,平均(40.7±7.1)歲。常規性護理干預組患者年齡33-45歲,平均(41.2±7.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性護理干預組
常規性護理干預組患者接受常規性護理干預,術后讓患者進行6h的去枕平臥,對其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及時為傷口換藥,定期消毒沖洗會陰,每天1次。術后3個月對性生活進行嚴格的禁止,督促患者按時復查,從而對術后并發癥的發生進行有效預防。
1.2.2 綜合性護理干預組
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接受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操作為: (1)心理護理。積極和患者及其家屬溝通,向其清晰交代患者病情、手術方法、效果、危險性、預后等,從而使其充分信任并積極配合,在接受手術治療過程中保持樂觀心態。給予患者自主選擇權以充分尊重,采取診斷與治療措施前保證患者知情同意; (2)術前護理。術前1周依據患者的實際狀態將充分的維生素、熱量等提供給患者,方式可以為經口,也可以為經靜脈。術前l-2d讓患者進食流質食物,術前ld晚上用肥皂水灌腸,并對患者應用鎮靜劑,從而使患者充足的睡眠得到有效保證。術前12h、4h督促患者分別禁食、禁水,從而對麻醉或術中嘔吐進行有效預防,手術當天清晨對患者進行檢查,如果患者的體溫在38.5℃以上,有發熱癥狀,則將手術延遲。在患者向手術室進入前讓其將尿液排空,必要的情況下將尿管留置其中。術前將患者的活動牙齒取下來; (3)術后護理。對患者的術后麻醉恢復情況進行評估,同時對其傷口恢復情況、各個重要臟器功能情況進行評估,在患者出院時對其進行積極有效的健康教育與出院指導。
1.3 療效評定標準
如果護理后患者具有良好的恢復,沒有意外及術后并發癥發生,則評定為顯效;如果護理后患者具有一般的恢復,有輕微術后并發癥發生,則評定為有效;如果護理后患者具有較差的恢復、較為嚴重的病情及術后并發癥,則評定為無效[2]。
1.4 觀察指標
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疼痛、便秘、尿潴留、腹外疝、腸粘連等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X2檢驗,檢驗水準a=0.05。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顯效19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為96.7% (29/30);常規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顯效9例,有效14例,總有效率為76.7% (23/30)。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性護理干預組(P<0.05),具體見表1。2.2兩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疼痛2例,便秘1例,尿潴留1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3.3% (4/30);常規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疼痛3例,便秘2例,尿潴留1例,腹外疝1例,腸粘連1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6.7% (8/30)。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性護理干預組(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在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中,常規性護理干預雖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患者康復提供良好的前提條件,但是由于針對性缺乏,因此具有較差的效果[3]。而綜合性護理干預從心理護理、術前護理、術后護理三個方面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心理護理能夠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緩解,術前護理能夠使術前充分準備得到有效保證,術后對患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對患者引流量進行觀察,積極預防術后可能發生的各類并發癥,能夠促進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降低,對患者預后進行改善,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提升[4]。相關醫學研究表明[5-6],在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患者的護理中,圍手術期綜合護理干預能夠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進行有效緩解,對患者預后進行改善,促進患者滿意度的提升。本研究結果表明,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顯效19例,有效10例,總有效率為96.7% (29/30);常規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顯效9例,有效14例,總有效率為76.7% (23/30)。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常規性護理干預組(P<0.05)。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疼痛2例,便秘1例,尿潴留1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13.3% (4/30);常規性護理干預組患者中疼痛3例,便秘2例,尿潴留1例,腹外疝1例,腸粘連1例,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6.7%( 8/30)。綜合性護理干預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常規性護理干預組(P<0.05),和上述相關醫學研究結果一致。
總之,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患者在圍手術期內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較常規性護理干預好,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劉金梅,綜合護理干預在子宮切除術治療子宮肌瘤與子宮腺肌癥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 (15): 253-253, 254.
[2]楊萍萍.經陰道行全子宮切除治療子宮肌瘤子宮腺肌癥6 9例圍術期護理[J].中國保健營養,2012,9(07):129-129.
[3]孫淑杰.綜合護理干預在子宮肌瘤合并子宮腺肌癥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 (16):212-213.
[4]韋秀芹,韋梅.子宮肌腺癥全子宮切除術的圍術期護理[J]。中國傷殘醫學,2014,11(09): 230-231.
[5]趙艷,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后并發癥的護理及原因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11,40 (11): 1567.
[6]王越,李霞.少腹逐瘀湯治療40例子宮肌瘤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醫藥信息,2016,33 (01):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