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巧娜,田思雨,仝其根*
(1.北京農學院,北京 100022;2.食品質量與安全北京實驗室,北京 100022)
目前國內對禽蛋內的“土腥”味、“雞糞”味的研究較少,一般只是針對各類禽蛋及其鮮炒、烤制等加工制品[1-3],屬于對禽蛋風味的整體研究和醛、酮、醇等化合物歸類研究[4,5],鮮有對禽蛋中不愉悅的風味物質的深入研究。液蛋制品是經過消毒、去殼、殺菌后得到的可以代替鮮蛋使用的產品[6]。由于液蛋中存在腥味物質成分[7],會嚴重影響消費者的感官感受,因此依據香辛料可去腥增香的原理脫除液蛋中不愉悅風味[8],以達到除腥、抑臭的目的[9,10]。對液蛋去腥,不僅可以彌補食用整蛋難以掩蓋的蛋腥味,還可以在加工蛋制仝其根(1962-),男,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蛋品、食品添加劑、農產品加工等的科研與教學。
品時使用不含蛋腥味的蛋液,如烤制含蛋面包、制作蛋干、蛋腸、蛋液噴粉等,這為禽蛋制品的多樣性消費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和通道。
本文以液蛋和香辛料為原料,選擇對液蛋中不愉悅風味有去除效果的香辛料并確定其添加量,再通過GC-MS分析加入香辛料前后風味物質成分的變化,以期為工業化生產無腥味的蛋制品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新鮮鴨蛋:食品級,北京回龍觀超市(蛋的新鮮度基本為產下的5~10天內);香辛料:干姜、山奈、小茴香、肉蔻、香果,食品級,北京市昌平區回龍觀城北市場。
頂空固相微萃取頭(Gray,50/30 μm DVB/CAR/PDMS,57328-u on PDMS fiber萃取頭)、頂空固相微萃取(SPME)手柄(螺口樣品瓶,15 mL EPA/VOA) 美國SUPELCO公司;HP-5MS毛細管色譜柱(0.25 mm×30 m,0.25 μm) 美國Agilent公司。
7890A-5975C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 美國Agilent公司;中草藥粉碎機 天津市泰斯特儀器有限公司;旋轉蒸發器、電熱恒溫水浴鍋、電子天平。
1.3.1 調料液的制備
將香辛料手工破碎或研磨后放入中草藥粉碎機磨成粉末狀,加入一定比例的去離子水,攪拌混勻,水浴加熱,并在100 ℃條件下保持30 min,待調料水降至常溫后過濾除渣,將過濾后的調料液加入去離子水定容。
1.3.2 蛋羹的制備
新鮮鴨蛋打破去殼取蛋液,全蛋液攪打均勻,去除蛋液泡沫,稱取50 mL的蛋液,加入70 mL調料液,按照不同調料編號,另加70 mL去離子水作為對照組。將所有的混合液放入電蒸爐中,蒸汽模式于100 ℃加熱20 min,得到成熟的蛋羹。
1.3.3 頂空固相微萃取條件
準確稱量5 g樣品,置于15 mL螺口樣品瓶中,密封后于80 ℃水浴平衡10 min,將SPME萃取頭插入瓶中并避免萃取頭接觸到樣品,推出纖維頭在80 ℃的條件下頂空吸附40 min,然后將萃取頭插入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250 ℃解吸5 min。
1.3.4 儀器條件
色譜條件:色譜柱HP-5MS(0.25 mm×30 m,0.25 μm)彈性石英毛細管柱;升溫程序:起始柱溫50 ℃,保持2 min,以4 ℃/min上升至160 ℃,不保留;6 ℃/min上升至270 ℃,保持12 min。載氣為He氣,載氣流量1.2 mL/min;恒壓40 kPa,不分流,進樣口溫度與接口溫度均為250 ℃,檢測溫度為200 ℃。
質譜條件:電子轟擊為EI離子源;離子源溫度為200 ℃;電子能量為70 eV;質量掃描范圍(m/z)為50~500 amu。
1.3.5 風味化合物的定性
風味化合物經計算機從質譜圖庫進行檢索,同時利用GCMSD進行分析處理和整合。本實驗中僅展示相似度在60%以上的化合物,以確保實驗的嚴謹性。
1.3.6 風味化合物的定量
風味化合物的定量利用化合物的相對百分含量,再按照峰面積歸一化法計算。
在樣品制作完成后準確稱取5 g樣品,按照飽和氯化鈉溶液∶蛋液為1∶4的比例加入飽和氯化鈉溶液于螺口樣品瓶中,按1.3.3進行處理。
將購入的新鮮雞蛋打破去殼取蛋液,溫度100 ℃,加熱時間20 min,最終得到成熟的全蛋羹,鴨蛋的揮發性風味物質GC-MS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鴨蛋的揮發性風味物質GC-MS分析結果
2.3.1 干姜對鴨蛋中不愉悅風味物質的影響
從加入干姜的鴨蛋的總離子流圖中按照手動積分的方式,共篩選出24個峰,其中去除污染物和雜質峰以及含硅類物質后,剩余有效峰為17種,分別對應17種風味物質成分,按照保留時間排序展示見表2。
表2 加入干姜的鴨蛋的揮發性風味物質GC-MS分析結果
其中有醛類物質7種;有醇類物質2種;烷類物質2種;苯類物質3種;烯烴類物質1種;其他類物質2種。
根據香辛料干姜的GC-MS分析結果和參閱資料可得,莰烯、桉樹醇、2-莰醇、4-萜烯醇等為干姜本身的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可能性較大,由于干姜測得的揮發性風味物質成分約187余種,故不一一列舉。一些大分子苯環類物質和烯烴類物質、腈類物質可能是新出現的新生成化合物。
比較明顯可以發現的是,在加入干姜后的鴨蛋中胺類化合物9-氨基酸菲(9-菲胺)消失,且沒有產生新的胺類化合物,胺類物質具有不被人接受的味道。還有部分苯甲酸類化合物和大分子醇類化合物都被反應。
2.3.2 山奈對鴨蛋中不愉悅風味物質的影響
從加入山奈的鴨蛋的總離子流圖中按照手動積分的方式,共篩選出37個峰,其中去除污染物和雜質峰以及含硅類物質后,剩余有效峰為27種,分別對應26種風味物質成分,按照保留時間排序展示見表3。
表3 加入山奈的鴨蛋的揮發性風味物質GC-MS分析結果
續 表
其中有醛類物質7種;醇類物質4種;烷類物質9種;苯類物質2種;其他類物質4種。
根據香辛料山奈的GC-MS分析結果和參閱資料可得,桉葉油醇、冰片(右旋龍腦)、4-萜烯醇、大茴香醛、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等為山奈本身的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可能性較大,由于山奈測得的揮發性風味物質成分約240余種,故不一一列舉。一些大分子烷類物質和大分子醇類物質、苯環類物質可能是新出現的新生成化合物。
比較明顯可以發現的是,在加入山奈后的鴨蛋中胺類化合物9-氨基酸菲(9-菲胺)消失,且沒有產生新的胺類化合物,胺類物質具有不被人接受的味道。還有部分苯甲酸類化合物和大分子醇類化合物都被反應,新生成酯類或醇類物質。
2.3.3 小茴香對鴨蛋中不愉悅風味物質的影響
從加入小茴香的鴨蛋的總離子流圖中按照手動積分的方式,共篩選出36個峰,其中去除污染物和雜質峰以及含硅類物質后,剩余有效峰為27種,分別對應27種風味物質成分,按照保留時間排序展示見表4。
表4 加入小茴香的鴨蛋的揮發性風味物質GC-MS分析結果
續 表
其中有醛類物質7種;醇類物質6種;烷類物質6種;苯類物質3種;烯烴類物質1種;酮類物質2種;其他類物質2種。
根據香辛料小茴香的GC-MS分析結果和參閱資料可得,萜品烯、2-茨醇(冰片)、4-萜烯醇、大茴香醛、月桂醛等為小茴香本身的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可能性較大,由于小茴香測得的揮發性風味物質成分約251余種,故不一一列舉。一些大分子烷類物質和大分子醇類物質、苯環類物質可能是新出現的新生成化合物。
比較明顯可以發現的是,在加入小茴香后的鴨蛋中胺類化合物9-氨基酸菲(9-菲胺)消失,且沒有生產新的胺類化合物,胺類物質具有不被人接受的味道。還有部分苯甲酸類化合物和大分子醇類化合物都被反應,新生成酯類或醇類物質。醛類化合物基本都還存在,甚至還產生部分新的醛類物質。
2.3.4 肉蔻對鴨蛋中不愉悅風味物質的影響
從加入肉蔻的鴨蛋的總離子流圖中按照手動積分的方式,共篩選出28個峰,其中去除污染物和雜質峰以及含硅類物質后,剩余有效峰為23種,分別對應20種風味物質成分,按照保留時間排序展示見表5。
表5 加入肉蔻的鴨蛋的揮發性風味物質GC-MS分析結果
續 表
其中有醛類物質3種;醇類物質4種;苯類物質4種;烯烴類物質5種;其他類物質4種。
根據香辛料肉蔻的GC-MS分析結果和參閱資料可得,α-水芹烯、萜品烯、大茴香醛、月桂醛、肉豆蔻醚、肉豆蔻等為肉蔻本身的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可能性較大,由于肉蔻測得的揮發性風味物質成分約167余種,故不一一列舉。一些大分子烷類物質和大分子苯環類物質、醇類物質可能是新出現的新生成化合物。
比較明顯可以發現的是,在加入肉蔻后的鴨蛋中胺類化合物9-氨基酸菲(9-菲胺)消失,且沒有產生新的胺類化合物,胺類物質具有不被人接受的味道。還有部分苯甲酸類化合物和大分子醇類化合物都被反應,新生成酯類或醇類物質。鴨蛋中的醛類化合物基本都還存在。
2.3.5 香果對鴨蛋中不愉悅風味物質的影響
從加入香果的鴨蛋的總離子流圖中按照手動積分的方式,共篩選出36個峰,其中去除污染物和雜質峰以及含硅類物質后,剩余有效峰為31種,分別對應28種風味物質成分,按照保留時間排序展示見表6。
表6 加入香果的鴨蛋的揮發性風味物質GC-MS分析結果
續 表
其中有醛類物質3種;有醇類物質2種;烷類物質2種;苯類物質4種;烯烴類物質11種;酮類物質1種;其他類物質5種。
根據香辛料香果的GC-MS分析結果和參閱資料可得,α-水芹烯、皮蠅磷、萜品烯、(1S,3R,6R)-(-)-4-蒈烯、3-蒈烯、冰片(右旋龍腦)、4-萜烯醇、胡椒酮、茴香腦、異黃樟腦、甲基丁香酚、1-石竹烯、肉豆蔻醚、欖香素等為香果本身的揮發性風味物質的可能性較大,由于香果測得的揮發性風味物質成分約174余種,故不一一列舉。一些大分子苯環物質和烯烴類物質可能是新出現的新生成化合物。
比較明顯可以發現的是,在加入香果后的鴨蛋中胺類化合物9-氨基酸菲(9-菲胺)消失,且沒有產生新的胺類化合物,胺類物質具有不被人接受的味道。還有部分苯甲酸類化合物和大分子醇類化合物都被反應,新生成酯類或醇類物質,鴨蛋中的醛類化合物基本都還存在。
鴨蛋以及加入5種香辛料的鴨蛋揮發性風味物質比較見表7。
表7 鴨蛋以及加入5種香辛料的鴨蛋揮發性風味物質比較
注:“*”代表與表格中揮發性風味物質重復;“-”代表與表格中揮發性風味物質不重復。
每種加入香辛料之后的樣品其GC-MS分析結果中有鴨蛋和香辛料本身中的揮發性風味物質,還有部分經過化學反應新生成的化合物。根據食品風味化學的原理,需從中挑選出鴨蛋和香辛料本身的化合物,然后再分析其他化合物成分。
醛類化合物能夠賦予食品特殊的風味,特別是短鏈的醛類物質,并且由于醛易被氧化成對應的酸或被還原成相應的醇,己醛、壬醛等醛類物質可導致蛋中有脂肪腐臭味、板油氣息、青氣等不良風味。低分子的胺類化合物具有不愉悅的胺味;醇類化合物和酸類化合物會有一些對風味貢獻較大的氣味。在加入香辛料之后的鴨蛋中胺類化合物9-氨基酸菲(9-菲胺)、苯甲酸類化合物、腈類化合物以及醇類化合物都消失,可能是由于新加入的香辛料中的化合物與其發生反應所致。醛類化合物如:己醛、辛醛、壬醛等在整個過程中幾乎不消失,猜測醛類物質的香氣閾值相對較高,可能被香辛料中香氣閾值較低的風味物質所掩蓋。
[1]張蕾旻.不同類型雞蛋揮發性成分的比較分析[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2012.
[2]畢玉芳,馬美湖.雞蛋風味研究進展[J].家禽科學,2014(7):49-52.
[3]吳巧.烤制鵪鶉蛋香氣分析與調控研究[D].合肥:合肥工業大學,2013.
[4]衛惠萍,李盟,李嘉瑩,等.咸蛋黃揮發性成分的頂空固相微萃氣質聯用分析[J].中國糧油學報,2013,28(11):91-96.
[5]馮月超,劉美玉,任發政.熱處理對雞蛋黃揮發性風味成分的影響[J].肉類研究,2006(10):31-33.
[6]范梅華,顧榮.液蛋生產技術與應用[J].中國家禽,2009,31(24):74-75.
[7]Robin J,Cravedi J P,Hillenweck A,et al.Off flavor characterization and origin in French trout farming[J].Aquaculture,2006,260(1-4):128-138.
[8]劉素梅,李雁,劉欣.香辛料調味品香氣成分的GC/MS分析[J].集美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8(6):431-434.
[9]Serkan S,Carole P,Thierry S.Odour-active and off-odour components in rainbow trout (Oncorhynchusmykiss) extracts obtained by microwave assisted distillation-solvent extraction[J].Food Chemistry,2009,114(1):317-322.
[10]Vondell J H.Detection of chickens laying "fishy eggs"[J].Poultry Science,1948(2):2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