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希榮
高中數學題浩如煙海,想做完是不可能的,想通過做題壓上考試題幾乎是不可能的。那么,怎樣才能學好高中數學,輕松得高分呢?筆者認為,關鍵是要把握高中數學各單元的本質屬性,并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數學學習能力。高中數學既有很多規律性的東西,更有很強的靈活性。要到達解題的靈活性,掌握高中數學各單元的規律性是關鍵問題。那么,怎樣才能掌握高中數學各單元的規律性呢?筆者認為,那就是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的過程中要建立好自己的 “數學筆記”和 “錯題本”,即 “資料庫”,并利用好自己的“資料庫”。
就高中數學某一單元來說, “數學筆記”就是記錄研究過的、理解透徹的數學知識和常見的結論、運算數據等;就是記錄代表很好的數學思想方法的經典問題和解法要點。
(1)記錄常規的數學定義、定理和公式等。
(2)記錄常見的結論。例如,學生在學習橢圓一節時,除了記錄橢圓的定義、橢圓的標準方程、橢圓的幾何性質和直線與橢圓位置關系以外,還要記錄橢圓的焦半徑公式、橢圓的通徑公式以及如何判斷點與橢圓的位置關系的式子等。
(3)記錄常用的數據。我們經常用的數據記住就好了,不用每次考試都要計算。例如,從1到32的平方數,從1到6的立方數,2的常用對數和自然對數值等,在考試的時候可以直接運用,不用再去浪費時間推算。
(4)記錄本單元常見的經典題型。要分門別類,整理、記錄好經典的問題解法要點 (不需要過細,主要記錄自己容易想不到的解題思路和最終答案),特別是一些通用解法和最簡便解法。這些經典數學題可以是課堂上教師講的,也可以是自己鉆研的,只要是精彩的解題思想方法就要收錄。
(5)記錄本單元的易錯點。例如,在學習 “橢圓”一節時,一道題給出一個點的坐標,我們經常需要設出直線方程的點斜式,這就說明我們默認了直線的斜率存在,那斜率不存在的情況我們考慮了嗎?沒有考慮的話,這道題解答的就不全面、不完美,就會扣分。
(6)記錄一些運算的妙招和運算方法。高中生的運算求解能力是他們考試能否得到高分的重要因素,長期只重視解題思路,對于較為復雜的運算就退避三舍,會造成學生計算能力差,在計算時使用蠻力,得不到正確的答案。我們應該不斷地總結運算方法,注意在運算過程中的妙招。
總的說來, “數學筆記”應該記錄的東西可歸納成如下思維導圖:

“數學筆記”不是一朝一夕就整理落實好的,就像每天寫日記一樣,長期積累下去才能有一套真正有用的 “數學筆記”。
許多學生因為懶惰,沒有 “數學筆記”;也有的學生在教師的檢查監督下才有 “數學筆記”,上課時教師在黑板上寫什么他們就記錄什么,眉毛胡子一把抓,里面有用的東西占的比例很小,這種 “數學筆記”根本沒有用。
學生記錄的 “數學筆記”應該是學生理解透徹的數學知識和常見的結論、好的解題思想方法,不是不會做的數學題。不會解的數學題不要記錄在 “數學筆記”里,不會解的題,應該記在 “錯題本”上。
目前,高中生在解題過程中普遍存在 “看錯、算錯、抄錯、涂錯和錯覺”,即所謂 “五錯”。怎么解決“五錯”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教師和學生。筆者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在思想上提高認識,在審題上狠下功夫以外,最好的方法應該就是做好 “錯題本”。
在整理 “錯題本”時,首先要明確 “錯題本”里面記錄些什么的問題。就高中數學某次考試來說,記錄好年月日和哪次考試中的哪一道題或者哪一天的作業題;記錄的數學題應該是會做但是做錯了,或者做的不完整,考慮不周全的試題;記錄做考試題時出錯的原因,記錄好該試題的標準結論。
總的說來, “錯題本”應該記錄的東西可歸納為如下思維導圖:

學生在迎接大型考試時,首先,應該利用好 “數學筆記”。重新推導和記憶要考查內容的數學基本知識和常見的結論,重新演練 “數學筆記”中的數學題的解題思想方法,重新記憶常見的數據,重新理解數學計算方法和運算經常用到的妙招。 “數學筆記”中記錄的解決數學問題時規律性的東西,熟練地掌握這些規律性,才能靈活地解決數學難題;其次,要經常重新認識 “錯題本”中的題,明白自己曾經是怎么做錯的,牢記教訓,把失誤降到最低,努力達到 “零失誤”。
總之, “數學筆記”和 “錯題本”就是每個立志學好高中數學的學生應該建好的 “資料庫”,想要用好這個 “資料庫”,就要對 “數學筆記”和 “錯題本”中記錄的東西進行反復理解、反復練習和反復記憶,達到熟練運用、記憶猶新,做難題也就水到渠成了。
[1]吳陳兵.知識就是力量?——兼談人的核心素養教育[J].教學研究ResearchinTeaching.2016,(3).
[2]吳元良.高中數學復習課教學中思維導圖的應用探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