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瀟翔 羅眉婕 郜向娜 郜洋洋 楊晶
摘 要:在小學英語教學應用中,國際音標與自然拼讀法哪一個更好一直是存在爭議的問題。文章作者認為,國際音標能夠幫助孩子準確認讀單詞并正確拼寫,但在小學階段就開始要求孩子們熟記音標不僅是一大負擔,且不符合兒童讀寫認知規律。同時國際音標本身存在爭議部分,且不能做到音形一致使學生學習過程中將過多精力放在識記而非信息獲取。而自然拼讀法不僅簡單易學,音形一致利于識讀;且廣泛應用于英語國家,可以學習借鑒的經驗較多。但自然拼讀法在遇到多音節詞及不規則的讀音時,認讀的準確率低不利于英語長期的學習。小學教師需綜合考量英語教學的認讀、信息獲取、準確性多方面問題。因此,作者認為應揚長避短,將兩種方法結合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但這也對我國的基礎年級英語教學標準和英語教學人才培養方案提出了新的要求。
關鍵詞:自然拼讀法;國際音標;小學英語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31;H319.3
文獻標識碼:A
1.自然拼讀法
自然拼讀法(phonics)根據字母發音或者字母組合后的發音規則,直接把單詞拼讀或者拼寫出來。它是自然形成的一種發音規則,是目前國際推行的英語教學法。自然拼讀法以音形為核心,利用音素把聽覺形象和視覺形象結合。見到一個單詞時,根據自然拼讀法我們可以準確讀出它,使記憶單詞不再枯燥乏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聽音辯詞,見詞讀音,避免拼寫單詞時字母排錯順序的現象。然而自然拼讀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單詞,有少部分單詞并不符合這個規律。自然拼讀法更適用于小學初級階段的學生學習英語,且效果顯著。近些年西方國家越來越重視自然拼讀法的發展,當然,把英語當作第二外語學習的國家也廣泛認可這種方法。21世紀以后,自然拼讀在中國的關注度逐漸提高。
2.國際音標
國際音標法(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縮寫:IPA)作為口語聲音標準化的學習方法,一直被我們所沿用。它以拉丁字母為基礎,通過音位、語調以及詞語和音節的分隔進行設計。國際音標共48個音素,其中,元音音素20個,輔音音素28個,主要適用于印歐語言,非洲語言和一些少數民族語言。國際音標以一音一符為原則,即“一個音素一個符號,一個符號一個音素”。這個符號就是所謂的音位。對中國的學生來說,這就相當于漢語拼音,給詞組注音。音節由音位構成,單詞又由音節構成,知道了每個音節的發音就知道了單詞的發音。這對我們的英語學習,尤其是語音方面的學習有很大用處。熟練掌握國際音標法能讓我們自主學習英語單詞,看到音標就可準確讀出一個單詞。當然,其中也會涉及嘴唇的扁圓,發音的部位,舌位的高低以及聲帶是否振動等問題。
據教育部調查顯示,目前全國開設英語課的城鎮小學已經達到70%以上,農村小學已經達到了30%。國家要求的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早開設,一般由三年級開始。但實際我國開設英語課的年級因各地發展而有所不同。
但現在的小學英語教學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第一,對于“外語”概念的理解。英語是一個外來語種,之前小孩子并沒有過多接觸到這種語言,如果一開始就系統地向小孩子灌輸英語學習的知識,很可能會在這時磨掉小孩子的學習興趣。第二,語言環境。從小學到初中九年的義務教育,國家給英語的課時只有6%~8%,小學階段學習英語不但課時少并且缺乏語言環境,這就造成了英語學習及教學的困難。第三,資源的缺乏。教育教學最重要的資源就是師資,其次是教材,最后是教具。目前教師的資源極其匱乏,專業出身的小學英語教師較少,還有部分教師根本沒有經過專業學習。第四,現在的小孩學習的動力不外乎就是為了考試及格,為了有夸獎獎勵。當沒有這些獎勵為前提且英語課又很枯燥乏味時,小孩子的學習積極性根本無法提高。綜上所述,當今的小學英語教學的師資少、素質不高、又缺乏語言環境,亟須一些新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為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自然拼讀和國際音標兩種方法都存在各自的優點和缺陷,只運用一種難免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經過對小學教學語音、拼讀等諸多方面的考量,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不失為一種明智之舉,小學階段是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制訂正確合理的英語教學人才培養方案顯得尤為重要。以下主要是針對小學階段英語語音教學做出的人才培養方案。
1.培養目標
英語教學人才培養方案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英語基礎理論、基礎知識技能,同時具有新穎先進的教育理念、較強的創新意識,能夠與時俱進、適應新時代基礎教育改革需要的小學英語教師。
2.培養規格
(1)在語音教學前提下,小學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師應當有扎實的語音、詞匯等基礎知識。
(2)熟練掌握聽、說、讀、寫、譯的基本技能。
(3)有現代教育理念和技能,能夠掌握以多媒體教育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
(4)隨時隨地了解英語教學的新動態,教學方法和內容要與時俱進、不斷發展。
(5)具備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修養和身體以及心理素質。
3.招生對象與學制
(1)招生對象:應往屆高中畢業生。
(2)學制:基本學制4年。
4.課程設置
(1)課時: 68學時。
(2)課程內容:了解自然拼讀法和國際音標相關知識;掌握通用的語音基礎知識,英語國際音標;發音規則與技巧;發音、口語訓練,語音語調訓練;多媒體輔助教學。
(3)教學方法:采取靈活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語音的興趣,加強對學生英語語音的構建;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根據對英語語音掌握的熟練程度,對學生的訓練內容有所側重;模仿練習,糾正發音,重點突出。
當今中國正處于和平崛起的重要時期:經濟層面,一帶一路穩步推進、亞投行順利籌建運營,各種國際化項目迅速發展;政治層面,中國大國形象愈發明晰,國際事務參與度逐步提高,影響力不斷提高;文化層面,文化交流深度廣度不斷增大,實現文化概念,文化產品。有效輸出。這都需要大量具有良好語言溝通能力的語言人才,但即使在英語教育普及度極大的今天,相關人才仍極度匱乏。加之傳統教育方式的束縛,和巨大的教育差距等問題,我國存在著大量的啞巴英語、“Chinglish”、懂而不用、羞于表達等現象,而作為英語教育筑基階段的小學語音課更多致力于知識點講解而非語言的應用與交流,大多數學校教材仍沿用難度程度較大的國際音標作為學習語音的入門方式。為了順應時代發展,改革小學英語教學方法,完善英語教學人才培養方案十分必要。把自然拼讀法與國際音標相結合,取長補短分段應用于教學,最終實現語言的應用,促進國民英語語言水平真正的提高。
[1]趙玉鑫.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6(8).
[2]佟釵宏.自然拼讀法和國際音標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比較[J].現代交際,2016(24).
[3]張玉鵬.大學英語語音教學的內容構建[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6(3).
[4]王 琳.自然拼讀經驗簡化法[J].海外英語,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