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蓮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與其他單位不同的是,它屬于國家的下屬管理機構,其最大的特點是公益性,即非盈利性。它主要的職能是為社會以及人民提供便利的服務,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單位自身所含有的資產主要應用于自行日常開支以及社會的基本建設等方面。由此可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對整個社會及人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直接責任人——財務人員,對單位的財務狀況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本研究基于當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的現狀及大背景,首先對提高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素質的必要性進行分析,然后提出了當前時期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方面的相關問題,最后提出具體的對策。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問題;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與其他單位財務人員類似,其基本素質與能力主要包括:財務業務素質、處理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應對突發性財務事件的速度、工作積極性以及財務本職工作等方面的內容。強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基本素質和能力地提升,對于改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狀況以及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質量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開展各項工作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與保障,預防腐敗的出現,進而為我國的反腐工作的深入開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本研究在深入分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水平的具體對策,旨在為改善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狀、構建一批專業素質過硬的財務人員隊伍提供依據。
(一)有助于增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性
行政事業單位領導進行決策活動時都會通過財務信息對行政事業單位的真實狀況加以掌握和了解,并將財務信息作為各種社會事務決策的主要依據,因此為了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必須充分考慮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性。而要想保證財務信息的真實可靠性,就需要不斷強化財務人員的素質水平,如果財務人員的素質水平低下,那么將直接影響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導致財務信息真實性降低。只有不斷提高財務人員的職業道德素質,提供科學合理的財務報表,才能為行政事業單位領導的決策提供有利的信息依據,進而實現精準的決策。
(二)能夠有效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效率與質量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是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直接實施者,財務人員專業素質以及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會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進而會對行政事業單位其他相關工作產生影響,如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資金管理工作以及財務預算工作等。行政事業單位提高財務人員的基本素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使單位財務管理效率以及質量水平地顯著提升,從而有效改善單位的財務管理狀況,促使單位良性發展,財務狀況變得更加透明化,職務犯罪和腐敗問題發生率顯著下降。
(一)法制觀念薄弱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財務人員成為了企業的利益分配者,在相關法律中占據重要地位。也正是因為財務人員在法律中的地位越來越突出,將財務人員推向了經濟犯罪的風口浪尖上,給財務人員帶來了嚴重的執業風險。有的財務人員并不具備較強的法治意識,很少主動去了解國家頒布的各項經濟政策、相關法規制度;實際工作中,將行政事業單位制定的財務制度與財務程序拋到九霄云外。有的財務人員利用職務之便,與不法人員勾結,將國有財產放到自己腰包里,無視國家法律法規。由于財務部門是企業的焦點部門,財務人員一旦有個風吹草動就會引來無數目光,因此財務人員必須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及程序開展工作,降低法律風險。然而實施情況卻是,多數財務人員為了保住自己的“飯碗”,只有對領導言聽計從,將法規程序丟在一邊。
(二)專業能力不足
隨著財務工作在行政事業單位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因此對財務人員有了更高的需求。雖熱我國財務人員數量逐年攀升,但多數財務人員只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實踐操作經驗不足。實際工作中,財務人員的職業判斷意識和能力不強,并且記賬、算賬能力也較為薄弱,無法熟練操作財務電算化軟件,致使財務工作難以順利實施。有的財務人員盡管記賬能力不錯,但在財務報表編制上犯了難,無法準確判斷財務數據,財務預算不科學。有的財務人員雖然具備職業判斷能力、記賬能力、算賬能力,但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難以自主解決,更別說一些特別棘手的財務問題,最終阻礙了財務工作的運行效率。
(三)職業能力與標準不相符
由于財務人員的學歷不高、知識結構不完善,多數財會人員的職業能力與相關標準不相符,業務績效低下。有的財會人員不清楚會計法規及會計職業道德,對會計科目缺乏清晰的界定,這都是因為業務素質低下而導致;有的財會人員的業務知識水平不高,工作責任心不強,賬目與實際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
針對如上關于當前時期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存在的相關問題,現提出如下幾個方面的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水平的具體途徑。
(一)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的法制觀念
首先,鼓勵會計人員學習國家相關法規制度如會計法、財經方針等,不斷豐富政策知識。其次,從國際會計慣例角度出發,精簡會計準則中的會計流程,并適當縮小會計選擇范圍,避免由于會計流程及會計方法繁多而削弱了會計信息真實性。開展會計確認與計量工作時,應嚴格按照相關規范標準,采用定性、定量的方式手段來全面展現各會計事項,始終以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根據相關政策制度,尤其要對各會計事項進行有效評估和判斷,不得有盲目性和隨意性行為。財務人員相互間應積極溝通與監督,打消部分財務人員的非法念頭。由于財務人員的工作崗位具有特殊性,因此財務信息和行政事業單位其他利益相關者的信息存在不對稱現象,為了處理信息不對稱問題,行政事業單位應提供高效順暢的信息溝通渠道,落實信息交流機制,確保財務人員獲得大量的交流機會,消除信息不對稱問題。
(二)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
首先,從在職培訓角度促進財務人員業務素質提升。采用科學合理的在職培訓方式,加強財務人員理論知識的培訓,進而對國家最新頒布實施的會計法規、審計知識、會計電算化知識予以充分掌握,進一步完善財務人員的知識體系,從而潛移默化中提高業務素質。其次,從獎勵角度調動財務人員自學積極性,逐步提高業務素質。行政事業單位應通過物質獎勵和精神獎勵來調動財務人員的自學積極性,并舉辦豐富多樣的財務陪訓活動,同時財務人員可結合自身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學習如自考、夜大等。此外,行政事業單位還應舉辦大量的培訓交流活動,使財務人員在相互交流過程中獲得更多的專業知識。最后,落實崗位輪換制。行政事業單位應構建并落實完善的崗位輪換制,定期輪換不同崗位工作的財務人員,如此一來,財務人員就能夠獲得各崗位實踐操作能力,并充分掌握各項財務工作流程,完善財務人員的綜合財務知識、財務技能及財務實踐經驗,從而使整個財務團隊都具備較高的業務能力和素質。
(三)定期開展培訓,加強財務人員專業知識學習
針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存在專業能力不足的問題,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定期地對財務人員進行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具體而言,應從如下2個方面著手:1.強化對財務人員業務能力進行培訓, 財務人員要明確行業內相關法規和政策的要求,按照規定開展工作。 在業務上,要明確自己的職責分配和工作內容,對報賬單審核的標準、賬目的記錄格式和存檔辦法要有清楚的認識;2.財務人員要具備求知意識和學習意識,不斷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完善自身、提高專業能力。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財務人員的職責義務是為行政事業單位整體管理決策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所以財務人員的素質水平與財務工作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還直接決定了財務職能的充分發揮與否。為了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為了順利實施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提高財務人員素質是關鍵。
[1]李大偉.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措施分析[J].經濟視野,2013(09).
[2]姚俊平.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 管理探討[J].財經界,2011(16) .
[3]王蘭軍.如何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22).
[4]林狀君.如何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J].企業研究,2012(10).
[5]于杰.對提高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的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3(02).
[6]石曉玉.淺談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素質和專業能力[J].商業經濟,2014(05).
(作者單位:舞鋼市財政局廟街鄉財政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