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晨辰
摘 要:社團是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或基于共同興趣愛好而自發組織的學生組織,與其他社會活動相比,學生社團活動一方面是校園文化的載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在實際的社團活動中培養興趣、陶冶情操,有效提高學生的綜述素質。因此,在素質教育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學校應大力發展中學生社團活動,實現中學生各方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社團活動;素質培養;中學生
一、引言
學生社團是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主要形式,一直以來,學生社團活動都是直接體現學校育人環境和學生精神風貌的重要內容。從學生社團的發展來看,其最先興于國內的各大高校,并且經過不斷地發展,學生社團的組織形式和活動內容都得到了極大程度的豐富,參與學生社團的學生人數屢創新高。從學生社團涉及的內容看,幾乎包括了學術性和娛樂性的各個方面,如奧數、英語、辯論、計算機、舞蹈、繪畫、唱歌以及話劇等,在校的每位學生都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選擇加入或自發成立學生社團。從學校的角度看,社團活動可以豐富思想教育的形式,提高中學生的凝聚力,諸多中學生可以在老師的組織帶領下開展各類活動,提高中學生的學習愛好,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的。對于中學生而言,素質教育和減負政策的落實,給中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提供了難得的機會,雖然中學內部發展學生社團的時間較短,中學生的課余時間也比較有限,但是隨著中學生社團活動的專業化、多樣化、個性化發展,相信廣大中學生一定能從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中增長知識,得到鍛煉,促進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盡管中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情況受到了普遍的關注,但是素質教育畢竟是一個系統工程,僅僅通過改變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顯然達不到素質教育的要求,所以在中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過程中,需要實現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有效結合,把中學生社團活動的興趣愛好性、學術性、娛樂性充分展現出來,才能促進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才能對學生素質培養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中學生社團活動對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
(一)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組織溝通能力
素質具有全方位、多層次的特點,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擴寬學生的知識和見聞,實現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組織溝通能力和專業特長的提高。這些能力的培養,不能僅靠課堂教學實現,還需要開展中學生社團活動,可見其是學生素質培養的必要途徑。通過社團活動,可以把具有相同興趣愛好和志同道合的學生組織到一起,通過一系列課余活動的開展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再加上中學生社團人員的多樣性,中學生總能在社團中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中學生可以在社團活動中學到課本以外的知識,促進自身多方素質的提高,這也正是社團活動能極大程度地吸引中學生廣泛參與的根本原因。
(二)調節中學生校園生活
中學生既是社團活動的參與者,又是社團活動的組織者,基于這雙重身份,可以在廣大中學生中形成一股向心力,在社團內部構建出輕松和諧的團隊氛圍,可以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積極參與討論,充分表達自身的意見和看法,提高自身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社團內部,受學校和社會因素的干擾較少,社團活動的組織和相關規章制度的構建都是由中學生自發參與,這就使廣大中學生能感受到自己身上的義務和責任。另外,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轉移中學生的注意力,讓中學生能在諸多的社團活動中放松心情,暫時忘記繁重的學習壓力和高考帶來的壓抑感,起到調節中學生校園生活的目的。
(三)全面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當前開放式的校園生活讓廣大中學生不再受信息傳遞的影響,通過手機、互聯網等形式可以接觸到自身感興趣的內容,這就為社團開展更加有深度和內涵的活動提供了基礎,并由此發展出更多種類的社團,讓中學生的校園生活不再單調乏味。如在開展辯論這類學術性的活動時,中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論點和論據,在進行小組內部討論后最終形成有用的知識,讓更多的中學生能學會舉一反三和另辟蹊徑的思路。在辯論時,中學生可以緊緊抓住最終的論點加以闡述自身的看法,并且體會到思想碰撞的魅力所在。更重要的是,中學生能在與他人辯論時,不斷學習到新的知識,強化自身對是非曲直的看法,進而揚長避短,全面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四)提高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社團活動作為課堂教育的有效補充,其最終目的是提高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廣大中學生在親身經歷各類社團活動時,獲得的內心感悟和情感體驗往往比單純的思想教育來得更加生動與具體,所以良好的社團活動對中學生素質培養的作用具有隱蔽性的特點,但是實際的效果卻非常明顯。伴隨著思想觀念的轉變,學校逐漸由單純的“傳道授業解惑”向復合型功能轉變,這也讓越來越多的中學生意識到“盡信書,不如無書”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另外,社團活動就是廣大中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和積累生活閱歷的主要途徑,通過積極參與社團活動,中學生可以鍛煉自身的社會技能,進一步縮小與社會實際的差異,為之后開放式的高校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語
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傳統以班級為劃分的學生群體逐漸被弱化,而以興趣愛好為基礎的中學生社團得到了高速的發展,其在加強學生素質培養方面的作用日益明顯。因此,學校一方面要重視學生社團的建設,在維護正常教學秩序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中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打好基礎,另一方面要把中學生社團活動納入正常的教學規劃中,確保社團活動能朝著正常的方向發展,為學生素質培養注入新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馬新平.學校社團活動對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意義[J].西部素質教育,2017(2).
[2]張愛平.淺談在中學生社團活動中培養學生品德的做法[J].科學咨詢,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