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玉 劉曉強
摘要:通過分析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職業領域及就業崗位的職業能力分析,確定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創建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課程體系。
關鍵詞:中職 高職 課程體系 銜接
目前,國內外對中、高職課程結構的銜接方法大致分以下四種,第一種為模塊化課程銜接法,即先將中職與高職課程有機結合成一個模塊課程體系,再根據中、高職各專業分類及其特點,在一個整體大模塊課程體系的框架下,組成若干子模塊,各子模塊又包含無數個不同層次的教學單元。第二種為學分銜接法,以學分為中介,首先參照教育部相關文件確定各專業畢業的最低總學分,再確定各門專業核心課程、選修課程及其它課程的具體學分,以及選修課的最低學分標準,采用靈活的學籍管理制度,建立中、高職院校間學分互認制度,實現中、高職課程結構的銜接。第三種為國家職業資格銜接法,具體內容是建立和健全中、高職院校的“雙證書”制度,中職畢業生所獲得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與高職生所獲得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具有同等效力,通過建立職教認證和管理機構與機制,確保中、高職教育通過國家職業資格銜接法順利銜接。第四種為一體化學制銜接法,具體內容通過制定中、高職一體化學制與教學計劃,對相同專業的中、高職教學進行統籌安排和整體設計,采用“五年一貫制”或“2+3”或“3+2”兩種形式,畢業后可頒發相應的中職和高職畢業文憑。這種方法具有整合教學資源,更利于統籌安排教學內容和加強實踐教學工作,充分發揮職業教育資源優勢。在中高職銜接中使用較為廣泛。
(一)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有機銜接
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銜接是中高等職業教育的內涵,培養目標更是決定教學活動的方向,中高職可根據各自職業教育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中職階段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本專業主要培養面向餐館、酒店等餐飲企業,能夠從事中式熱菜烹調、中式冷菜制作、中式面點制作等崗位工作,能夠掌握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素養及食品安全法律意識,能完成原材料初加工、菜品切配、原料初步熟處理、打荷、中式熱菜制作、涼菜制作、中式面點制作等工作任務,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技術技能人才。
高職階段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側重食品加工技術專業技能提升和知識的深入與拓展。本專業主要面向焙烤食品、乳制品、飲料制品等食品加工企業及相關領域,培養具備食品加工生產操作及設備維護與保養的基本能力,能夠從事生產加工、設備管理、品質控制、產品開發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職業素養、精湛的專業技能和可持續發展的學習與適應能力的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二)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課程體系構建
我校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實行“3+2”五年一貫制銜接,建立以中職教育為基礎,以國家職業標準為導向,以初、中、高級工技能遞進為順序、以技能及相關文化和職業道德為橫向結構的職業崗位模塊化課程體系。具體如下表:
(三)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課程內容銜接
首先以初、中、高三個層次的國家職業標準為中、高職專業核心課程的課程標準,制定中、高職一體化的課程標準體系,以教學內容的分層遞進為基礎,突出專業理論知識與職業技能培養的“階段性”與“遞進性”,盡最大可能消除在教學內容方面重復現象,確定課程教學內容,實現中、高職課程內容的有機銜接。
本文通過國內外中高職課程結構銜接方法分析,以中餐烹飪與營養膳食專業為例,通過專業職業面向、培養目標的確定,建立適合本專業的中高職銜接的模塊化課程體系,為其它職教中高職課程體系銜接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解書凱.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的研究與實踐[J].職業技術教育,2014,(18).
[2]彭志斌.對中等與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銜接的幾點思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18).
(作者簡介:[1]劉金玉,碩士研究生,長春市農業學校,酒店與旅游服務專業教師,講師,研究方向:中、西餐烹飪;作者單位:劉曉強,長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