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梅
摘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對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也被凸顯出來。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該注重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加強學生寫作方面的引導和訓練,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促進學生的自學能力的提升,不斷的提高學生的知識輸出能力,全面發展學生的各項素質,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本文對高中作文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提出一些粗淺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 作文教學 有效性
科學有序的作文教學策略能逐步有效的促進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培育出高素質的人才。然而,當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卻存在著一些不足,最重要的還是教師過分的注重應試考試,忽略了學生素質的培養。這就導致了學生進行漫無目的的寫作,寫出來的作文空洞無物,脫離了生活實際,更談不上情感和思想了。要想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師就要重視對學生的寫作引導,在教材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訓練,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思路和空間,讓學生可以高效的進行自主探索和思考,從而促進高中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重視語言輕思維
受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比較注重學生語言方面的訓練,而忽略了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久而久之,就讓學生的思維模式固定化,用固定的作文框架作為寫作的模板,寫作的時候按照題目往里面填加內容。這就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造成學生的創新性能力不足,限制了學生的想象力,阻礙了學生語言思維的發展。加上教師對作文教學缺乏規范化、系統化的評價,嚴重的抑制了學生的創作靈感,造成了高中作文教學效率低下的局面。
(二)作文內容空洞、泛泛而談
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壓力大,和外面世界接觸不多,這就使得學生的生活經歷比較少,加上有些學生平時不注重閱讀積累,不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現象,這樣在進行寫作的時候,學生基本上沒有什么內容可言,寫出的文章也是泛泛而談,缺乏實際性的內容,表達不夠流暢,結構和思想混亂,沒有什么可讀性。
(一)基于教材、進行啟發
學習不能脫離開生活實際,教材中的篇目基本上都和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反映了生活實踐中的事物和現象,是作者對生活的藝術結晶。高中階段正是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教師基于教材合理的引導學生,有效的豐富學生的知識和情感,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中語文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學生的愛好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探討,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喜歡的作者進行深入研究,如作者的思想、作品、生平經歷、趣聞軼事等,讓學生在學習和探究中體驗語文學習的樂趣,感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更有利于學生將教材內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知識素材。教材中的文本都是精挑細選的優秀篇章,對于引導學生學習,進行生活感悟以及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進行學習和探究的時候,能夠有效的激發學生思想的火花。比如文章《陳情表》,主人公真摯的思想情感,將報答養育之恩寫的深情動人。這對于啟發學生的靈感,引導學生有一顆感恩的心有著積極的意義,是不可多得的素材。再比如《鴻門宴》中的項羽、范增、劉邦,都是學生應該深入學習的典型人物形象,對于學生刻畫人物,抒發感情有著良好的啟發作用,為學生寫作提供更廣闊的思路。除了教材知識以外,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從文學名著、優秀期刊中學習和積累寫作的素材,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文學活動等。
(二)基于情境、營造寫作氛圍
新課改的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師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引導者,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指導學生寫作技巧和方法,還應該引領學生進行美的欣賞,體驗語文的藝術美。這就需要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結合教學的主題和學生的興趣,創設一個具有情感、趣味和想象力的教學情境,這對于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僅能夠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入的感悟和理解,還讓學生體驗到語文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高中語文教師要發揮情境教學的優勢,引領學生進入文學的世界,讓學生產生強列的學習欲望。比如在進行《蘭亭集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現文中的優美意境,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去體驗其中的藝術美和意境美,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對詩詞中的內容進行探討和分析,去深入的理解蘊含其中的豐富情感,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陶冶學生的情操,開闊學生的眼界,從而激發學生的靈感,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注重練筆、提高寫作能力
高中階段各個學科的學業都比較繁重,教學時間有限,而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個性特點,這就很容易讓學生感到迷茫,造成學生思想散漫,寫作興趣低下。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寫作訓練,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準備。比如教學前,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教學主題進行有關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內容形式靈活多樣,可以是名人傳記、趣聞軼事、社會熱點、讀書體會等,然后在課上讓學生進行展示和演講,讓學生之間互相討論和交流。之后,對學生進行練筆訓練,就學生中的某一個大家都比較感興趣的主題進行仿寫。模仿也是提高寫作的有效手段,可以激發學生寫作的動機,促使學生有效的提高寫作能力。長期堅持下去,學生的素材和方法就會有效的積累,加上不斷的進行運用和訓練,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和能力。
總之,作文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也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關鍵內容,教師在開展作文教學的時候,要從課內和課外積極的挖掘素材,多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多對學生進行寫作訓練,就能不斷的促進學生語文寫作水平的提高,從而實現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郭家海.高中作文教學策略完善的建議[J].語文教學通訊,2015,(04).
[2]廖凱.論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作文有效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2013,(35).
(作者單位: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經鵬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