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班通”為教師和學生的“教與學”環節搭建了多媒體的交互平臺,促進了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班班通如何促進教與學的轉變呢?文章從“班班通”促進備課方式的改變、點撥策略的改變、評價方式的改變等角度進行探析。
關鍵詞:班班通;備課方式;點撥策略;評價方式
“班班通“指每個班級里具備與外界進行不同層次的信息溝通、信息化資源獲取與利用終端信息顯示的軟硬件環境,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日常教學的有效整合,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班班通”在我校已經建成兩年。班班通如何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呢?通過課題研究和教學實踐,談一些教學心得。
一、 “班班通”促進備課方式的改變
“班班通”實現了資源共享,教師應該打破傳統的備課方式,改變備課方式,提倡利用在班班通上進行年段集體備課。教師可以在學校的電子備課系統進行備課,也可以在家里進行,然后將自己的教案、課件傳到學校網站,與年段老師共同探討并分享教學信息。教師也可以根據需要自行下載運用網絡上、學校網站里的各種信息,進行整理利用,提高備課效率。
在《哪吒鬧海》一課的備課中,備課小組中一位老師的拓展設計新穎獨到:在課堂拓展環節引導孩子感受神話故事的特點。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明白神話故事中的人“神”,法寶“神”,故事情節“神”,并制作了相關的課件,出示相關的圖片,播放生動的動畫。這樣的拓展延伸,不僅擴大了知識面,還培養了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于是我們便紛紛采納了這個設計并下載了該課件。
從這個設計中受到啟發,于是《秋游》中的“涼”字,是這樣教學的,先結合生活實際感受“涼”的特點,然后出示選詞訓練:
熱 冷 涼 暖
春天來了,天氣漸漸 了。
夏天來了,天氣漸漸 了。
秋天來了,天氣漸漸 了。
冬天來了,天氣漸漸 了。
孩子們在選詞的過程中既進行了說話訓練,又感受到一年四季天氣的變化,教學效果良好。資源共享,改進資源,利用資源正在悄然改變著教師們的備課方式。
二、 “班班通”促進點撥策略的改變
“班班通”的使用,實現了信息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促進教法和學法的根本改變。在課堂上,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傳統課堂,點撥靠教師的一張嘴。在信息技術化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班班通”隨時調取信息的功能,利用資源有效地組織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地點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教學《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中的詩句:我想變一只蟈蟈,歌唱我們的生活。教師先引導孩子們學生反復誦讀詩句后,引導他們聯系我們幸福的生活進行仿說訓練:“我想變一只蟈蟈,歌唱 ”也許難度太大,也許沒有勾起孩子們的生活體驗,孩子們根本沒有說話的興趣,課堂中一下就出現了沉默。怎么進行引導點撥呢?筆者馬上想起了去年我校老師上的精品課,在這個環節有出現各種生活場景,運用多媒體設備打開學校博客,搜索到該教師上傳的課件,把生活場景播放在孩子們面前,熟悉的校園,熟悉的老師,熟悉的畫面,孩子們一下子興趣盎然,說話變得不再枯燥,孩子們的話匣子打開了。聽,“我想變一只蟈蟈,歌唱我們旅游的快樂。”“我想變一只蟈蟈,歌唱我們學習的歡樂。”等等,精彩的仿說不絕于耳。
《秋游》第3自然段句式整齊簡練:農田里,稻子黃了,棉花白了,高粱紅了。在引導孩子反復品讀完之后,通過“班班通”鏈接與我校手拉手的農村小學拍攝的農村秋天的果園和菜園,出示說話訓練:菜園里(或果園里), , , 。引導學生模仿課文的句式,降低學生說話的難度;接著拓展開來,我們除了可以說顏色,還可以從水果和蔬菜的形狀、樣子等方面進行說話。文章中句式的遷移也達到了學習語言、運用語言的效果。“班班通”能根據課堂的動態,及時恰當地調取有利于課堂的相關信息,改變了點撥策略,點燃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三、 “班班通”促進評價方式的改變
在課堂上,教師的評價很重要,在課堂中,教師可對剛學過的知識進行訓練,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可以隨時進行評價,調整教學進度。在教學評價中,教師可運用班班通與手機相通的功能,教師及時拍照上傳至多媒體設備,進行訓練點的信息反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蒲公英》這篇課文中,引說詞的描寫富有特色,四句引說詞各具特點,分別寫了說話時的動作、神態等內容,活潑生動。在學生通過感悟后,教師出示課堂練習中讓孩子進行仿寫訓練:我 地說:“媽媽,我考了一百分啦!”我 地說:“媽媽,我考得不好。”當學生完成這些練習以后,教師可當場拍攝有代表性的兩種作業進行對比評改,引導學生針對不足之處進行講解分析。孩子們的作業馬上就可觀可感地出現在屏幕上,或是自己的作業,或是同學的,增強了學生的新鮮感,在反饋的過程中既有激勵也有批評,馬上能起到反饋、糾正錯誤的作用,不僅關注了個體差異,滿足了孩子們的內在需求,也提高了課堂效率。
教師可以運用班班通的網絡設備,在網絡上成立班級資源庫,讓孩子們把作業以文檔的方式發送到班級資源庫,孩子家長老師可以隨時登錄查看并做出評價。生活中人們熟悉的點贊、寫評論等都是評價的新方式,評價也從單一的師生評價轉化成學生與學生、學生與家長等多維度的評價體系。
總之,“班班通”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能夠發揮巨大的作用。班班通在教學中的運用和推廣,必將有效推動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尚艷麗.如何充分發揮“班班通”在現代教育技術中的作用[J].時代報告,2012,01.
[2]郭建軍.探討“班班通”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J].新課程(中),2016,04.
[3]周繼紅,孔曉鋒.巧用“班班通”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J].教師博覽,2013,05.
作者簡介:
張書玲,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屏南縣光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