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馳 張玉峰
摘 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各級各類學校的一線教師都在積極探索如何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在教學實踐中,我努力踐行新課改理念,借助轉變學習方式、改變教學方法等途徑來提高教與學的效率,并取得了點滴經驗,即預設有效場景,提出探究問題,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高效;從多維角度解讀教材,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高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有效性;情境;問題;多維視角
新課改以來,教育界呼吁教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教學,是為了避免教學的低效和無效。本文從轉變學習方式的角度闡述如何解決低效教學的問題;通過改變教學方法的角度闡述如何解決教學無效的問題。下面與大家分享我的探索過程。
一、 創設有效情境,提出探究問題,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每一次小組合作討論的成功都是一次興趣之旅,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巨大內驅力,也就是說在小組合作中學生們是一種主動學習的狀態,而不是以往被動聽教師講授的情況,這就實現了新課改所倡導的自主學習,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轉變。如在學習《小馬過河》一課時,在課前我認真研究教材,并根據我們班的具體學情創設了有效教學情境,并提出了一個開放的又有探究價值的問題,在第一小組合作討論開始我這樣導入:
智慧兔學了課文《小馬過河》以后,特意給文中的小馬寫了一封信,邀請他來歡樂村做客。可是,小馬還沒有進村,就被可惡的巫婆抓住了!
智慧兔們急忙趕到關押小馬的房子,只見房子前的指示牌上有這樣一段話:
要想救出小馬,那就先來評價一下這匹小馬吧!可得說得有理有據啊!
這可怎么辦呢?同學們,快來幫幫智慧兔一家吧!
一開始,我見學生們沒有什么反應,于是提醒道:“大家可以分析課文,找出小馬的性格特點啊!比如說,從小馬幫媽媽做事情這件事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匹善良、懂事、孝順的小馬。”經過我的提醒,學生們的思路被打開了,大家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有的說:“對呀!我從小馬向牛伯伯請教問題的語氣中,可以看出他是一匹懂禮貌的小馬。”;有的說:“我從小馬回答媽媽問題時的態度上,可以看出他是一匹誠實的小馬,因為他沒有欺騙媽媽。”;有的說:“我從小馬聽了媽媽的話后,自己試著過河的行動中,看出他是一匹勇于嘗試的小馬。”……組長最后還做了總結:“大家說得真好!這篇課文中的小馬用自己的故事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呢!那就是:聽別人說,也要動腦想,還要自己去實踐。”
當學生們的討論有了一定收獲之后,為了提高他們的成就感,我接著導入時的教學情境說:哇!關押小馬的房門“嘩啦”一聲打開啦!當學生們聽到這一消息時,一個個開心地歡呼雀躍起來,他們用自己的智慧幫助了智慧兔一家,都覺得非常自豪,因此學習語文的熱情更加高漲了。
由此可見,通過創設有效情境,即根據低年級小學生喜歡童話故事的心理特點,可以通過編一些與課文相關的故事情境,以引發他們學習語文的動力,然后在故事中提出探究性的問題,供小組合作討論,從而使他們習得語文知識,獲得學習語文的方法,進而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二、 遵循認知規律,從多維視角解讀文本,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在一線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往往從教師教學的角度解讀文本,這種解讀文本的方式受到教師自身綜合素養的影響,有時會出現片面解讀、錯誤解讀的現象,因此為了減少甚至避免僅從教師這一單一角度解讀文本而可能造成的低效或無效教學,我努力從多角度解讀文本,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下面結合教學文學作品《丑小鴨》來給大家分享如何堅持遵循認知規律的原則,從小學生的視角解讀文本,以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老師:學習了課文《丑小鴨》后,請大家說說,丑小鴨給你帶來了哪些感想呢?
生一:看到丑小鴨,我想起了那些默默努力的人們,他們看似平凡,但是始終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著,如:那些刻苦訓練的殘疾人運動員、那些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藝術家,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丑小鴨的影子。
生二:我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生,有時候覺得自己就像丑小鴨一樣,不被人關注,我也很難過,很孤獨,甚至逃避困難,可是讀了課文以后,我決定要像丑小鴨一樣,勇于面對挫折,要樂觀,相信我會像丑小鴨一樣,最終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由此可見,從學生的角度解讀文本,充分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選擇教學切入點的時候,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要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激活他們的生活經驗,使他們的內心與作者的心靈相通,從而使文本得到正確解讀,實現小學語文有效教學。
綜上所述,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要積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積極組織幾個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學習。在運用小組合作討論時,首先要提出開放性的、有意義的問題,使小組合作討論的課堂教學更加有效。另外,教師還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多維視角解讀文本,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柯竹青.《善用有效教學策略,規范小學語文教學模式》[J].《中國校外教育》,2013-05-20.
[2]周亞新.《閱讀課堂,不曾預約的美麗》[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06-15.
作者簡介:
齊馳,張玉峰,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加工河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