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下是課上的延伸,課后作業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延伸,能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鞏固并運用課堂知識。因此,課后作業的布置也是廣大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上好一節高效思想品德課的重要部分。因為該學科在中考中占據較少的分數,課程也相對較少,但是對于學生思想道德的健康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所以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明確新課標的要求,遵循相關原則,保證作業在教學中的高效性。本文主要從思想品德課的總體目標、作業的形式、布置作業要注意的要點來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初中;思想品德;作業;布置
一、 明確課程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幫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
1.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全面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即對自己、對他人、對集體、對國家、對社會、對自然負責的合格公民。因此要將其作為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2. 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知識的學習、能力的提高與思想方法、思維方式的掌握融為一體,所以在布置課后作業時要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放在三維目標之首,要重視對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
3. 從功能的角度來說,思想政治課具有知識傳播、能力培養、價值引領三項功能,前兩種功能不可或缺,第三種是最重要的功能。是三維目標中的主導目標。思想政治課的性質決定了價值引領功能的重要性,另外,價值引領功能也是人性養育的需求。一般而言,學生的心理結構包括知、情、行三個環節。學生的品德和心理的發展應該是認知、情感、行為三者為主體的綜合發展。我們要更加注重情感與行為的發展,這一點已經被我國學校多年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經驗所印證。這是一種心靈的教育,不可硬性灌輸,也不可獨立地傳授。要在傳播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予以熏陶和滲透。
二、 作業的形式
教師要認真設計課后作業,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后讓學生踐行道德法律,欣賞音樂、起立宣誓的方式結束課堂是沒有實際教育意義的,所以一定要布置有用的課后作業。著重設計三種類型的作業:
(一) 創設課外實踐板塊,布置相關的實踐作業,引導學生踐行道德和法律。在學習了父母與子女關系這一課后,可以在課后布置回家后做對父母有益的事情,來激發感情。還有在學習了保護環境一課后,給學生布置課下做幾件有利于保護環境的實事。
(二) 創設答案不唯一型的題目,含文字或漫畫,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不要設置單項選擇題,會束縛學生的思維。比如對于“喝假酒死人”這一現象談認識就能很好地發散學生的思維。用法律懲治制造并出售假酒;要買正規牌子的酒;建議工商部門加大監督力度,不給勾兌酒以市場的可趁之機等方面,這樣就達到了發散學生思維,引導學生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也就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
(三) 創設或下載貼近社會、貼近生活、設計熱點、解答設問,提高學生分析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比如教師在快放寒假的時候布置了這樣的作業:“放寒假了,小剛來到農村爺爺家,看望鄉下的爺爺奶奶,一進門,爺爺就對小剛談起了村里的事情。爺爺:村子里今年新建了一個錳礦廠,現在村里的很多人都到那里上班了,你的大爺和大媽也進了錳礦廠,到現在還沒有下班呢。小剛:那好呀,村里的人可以增加收入了。爺爺:可現在的錳礦廠亂排放,把村子里的那條河都污染了,前年你來洗澡的那條河現在已經變成黑水,而且臭氣熏天,周圍的莊稼也受到了影響。小剛:那你怎么不向有關部門反映呢?爺爺:咱們是老百姓,反映了誰聽啊?”題目是:根據上述的情境,結合所學的知識,回答下面的問題:①該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②該村存在的這些問題會對村子的發展帶來哪些不良影響?③該村存在的這些問題應如何解決?這道題目設計得非常好,可以讓學生可以加深對課上所學知識的理解,并在課下得到很好地踐行,進而提高了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了學生思想道德的健康發展。
三、 作業布置需要注意的方面
1. 作業數量要適當,不要繁多
作業要能夠保證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不要讓學生把完成作業看成是一種任務而去完成,致使知識與能力脫節,課上與課下脫節,無法發揮作業的作用和功能。少量有針對性的作業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在課下有效地思考。
2. 作業要新穎
我們盡量不要在課程結束時隨便從練習冊中選擇一些題目,這樣的作業方式保守,內容陳舊沒有新奇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做題熱情。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從三維目標出發,作業要有新穎性,進而激發學生的作業興趣。作業的新穎性表現在手段方面,教師要在布置作業的時候打破思路局限和傳統的形式,結合時代特點大膽創新??梢詾閷W生提供相關材料,學生在自主閱讀后領悟材料的宗旨,并充分調動和運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并做出解答。這樣就對學生的邏輯思維進行了有效地訓練。
3. 作業要有靈活性
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如果墨守成規會容易讓學生產生抵觸或厭倦的情緒。所以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效果、教學內容以及重點難點靈活地選擇題型,給學生提供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問題的平臺。設計的題目如果能與生活息息相關,會讓學生深刻領會到本課程對切身生活的重要性,在引導學生對生活中的事和生活現象進行思考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并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總而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課后作業的重要性,既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又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合理的作業設計是教師上好課的重要環節,也是學生得以綜合提高思想道德素養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城瑞珠.淺析新課改形式下初中思想品德課外作業的創新[J].中國校外教育,2017,04:85+87.
[2]鄧廷科.淺談初中政治課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N].貴州民族報,2010-04-05A05.
[3]岳中鋒,康維鐸.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學[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鄭鳳玲,福建省龍海市,福建龍海程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