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青
摘 要:隨著新課程標準改革和不斷深化推進,對中學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素質要求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時期,也是學生綜合素養培養、人生觀、價值觀確立的關鍵時期。因此做好中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對促進中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尤為重要。一所學校的根本任務就是提高教學質量,而教學管理工作是各項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前提保證。現階段我國中學教育教學管理還存在不少突出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明確問題產生的原因,及時采取措施將其解決。本文主要結合實際情況,就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狀和改進建議進行分析,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學校領導和老師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中學教育教學管理 存在問題 改進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1-0-01
中學階段是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連接的紐帶,是學生進入成人階段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做好這個時期教學管理工作,對學生健康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中學階段學生面臨著嚴峻的學習任務和學習壓力,學生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中度過的。所以中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個體發展。從目前我國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現狀來看,其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健康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因此提高中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勢在必行。
一、中學教育教學管理存在問題分析
1.中學教育教學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落后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教育領域不斷加大新課程改革力度,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逐漸應用到各個學科教育領域。但從現階段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應用和實施來看,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傳統應試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使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不高,學習質量難以提升。中學教師和管理人員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對學生進行了嚴格管理,嚴重影響到學生自主能力發揮,對學生個體成長和個性化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傳統應試教育模式下,中學教學管理理念落后無法進一步激勵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具體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很多教育管理者由于受到自身素質限制,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將學生局限于課堂中,縮短學生課外活動時間,這些都嚴重影響到中學教學管理效果,也影響到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目前我國中學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并不能結合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采取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強化學生管理,沒有深入到學生群體,全面掌握學生需求,而是一味按照傳統管理方式管理學生,導致中學管理整體水平低,不能對教學活動起到促進作用。
2.中學教育教學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每一個中學學校中,都有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教學活動進行管理,但每一個學校所制定的教學管理制度并沒有統一標準,在進行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很多學校重視學生管理,輕視教師管理,重視成績輕視文化。大多數學校在制定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時,多是從學生角度出發,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缺乏對教師行為的管理,從而導致管理效果不明顯。中學教學管理直接影響到高考成績,因此一些中學學校在進行教育教學管理過程中將成績和升學率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傳統的教育教學管理理念不僅在教師和學校領導思想中根深蒂固,在學生家長思想中也影響深遠。由于只注重學生成績提升,忽視學生文化素養培養,導致在教育教學和學生學習過程中,不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不能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嚴重影響到教學質量提升。
二、中學教育教學管理改進建議分析
1.轉變管理理念,創新管理方式
中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有效開展和管理工作人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的先進性密不可分。管理者只有提高對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轉變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思想,才能進一步提升中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首先,要進一步提高學校管理者的綜合素質。要定期組織學校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并為學校管理人員提供對外交流的機會,要學習其他學校先進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從而不斷提升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其次,要進一步創新管理方式。學校管理人員要對學校教師和學生進行充分了解,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科學的管理方式。要逐漸轉變過去傳統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積極應用多元化的管理方式,針對學生不同階段的身心發展規律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實現教育教學管理人性化。此外,要逐漸改變過去將學生禁錮在課堂中的教育管理模式,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外活動時間。開展課外活動,有利于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在和諧校園文化推動下,能夠進一步提高教學管理水平。
2.進一步完善中學教育教學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對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有著極大幫助。只有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對教師教學行為和學生學習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對學生的不良行為進行有效管理。在教育教學制度構建過程中,要從教師和學生兩個角度出發,在約束學生不良行為時,要對教師的教學行為進行規范和約束,確保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能夠嚴格按照新課程教學標準開展教學,積極應用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從而逐漸轉變應試教育模式,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管理開展過程中,要全面尊重學生個性,充分了解學生需求,為學生提供針對性服務,關注學生個體之間差異。通過進一步完善教育教學管理制度,構建一個和諧民主的教學管理氛圍,從而提高教育管理質量,為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提供保障。
3.積極構建和諧校園文化
構建和諧校園文化,對改進中學教育教學管理質量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和諧校園文化能夠促進教學活動開展和教學管理水平。從而進一步改進教師和學生之間關系,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實現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有效互動,促進雙方融洽相處。
總之,在教育教學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教學活動的主體是學生,教學管理的主體是教師。教師在教學管理開展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本,全面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管理中,從而不斷創新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不斷推動教學活動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華寶元.教育管理學四大范疇視角下高校體育教學管理創新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7(01)
[2]杜芳芳.當代學校教學管理的觀念更新與策略轉換[J].教育發展研究. 2014(24)
[3]於飛.變革與重構:區域整體推進現代學校教學管理制度建設[J].江蘇教育研究.2014(25)
[4]孫海俠.試論高校教學管理與行政管理關系的有效協調[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3(03)
[5]陳文藝.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實證評價與模式選擇[J].高等農業教育. 2013(01)
[6]康敬青,閆軍印,劉翠娥.關于高等院校大學生參與教學管理的模式探索[J].中國地質教育.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