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同波
摘要:道路建設一直以來是我國城市建設中最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直接關系到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根本所在。為了確保市政道路能夠穩定使用,提高其質量和使用年限。必須從其結構特征和穩定性能角度出發,從而實現路基施工水準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應用
引言
我國一直以來大力發展道路建設,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有今天的局面和規模。市政道路是市政公用工程重要組成部分,承擔為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便利交通條件的重要任務,而道路路基的施工質量對道路整體使用情況有決定性作用,應對此引起高度重視,采用合理可行的施工技術。
一、市政工程道路施工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路基是道路結構中最為重要的一環。路基質量的好壞,將直接決定道路承載力。此外,路基還是道路整體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不過,相對而言,路基施工工序復雜,施工難度較大。施工期間,路基質量經常受地質環境、地下水等因素影響。因此,為了確保道路整體質量的穩定,必須從道路建設的穩定角度出發,避免出現道路施工問題。這是避免出現安全隱患,控制施工質量的重要前提。道路施工技術在此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通過提高施工技術水平,能夠確保道路質量的穩定提升。這是推動道路工程建設良性發展的關鍵。
二、市政工程道路的發展
隨著我國各個城市經濟的不斷增長,城市化進程的步伐也越來越快。市政公用工程道路作為城市建設及其重要的一個部分,影響著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出行時間、城市的交通運輸情況等,對城市的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公用工程道路的修建過程中,路基的施工技術是修建道路的基礎,其質量直接關系著整個道路的質量,建設時間和建成后的使用情況,是工程道路建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故而在市政公用工程道路的建設中,必須要保證路基施工技術的正確性,針對路基修建路段地址選擇合適的材料和方法,只有以一個堅實的路基為基礎,才能更好的建設好工程道路。
三、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應用
(一)施工測量
施工測量包括導線閉合、水準點閉合以及復原中線。測量前,首先要做的工作是:檢查測量儀器,查看儀器設備是否精準,存在毛病與否。此外,施工的前提因素是工作人員對圖紙的了解與掌握。第二步是,工作人員對設計圖紙進行反復檢查,查看有沒有失誤的地方,以免后續操作時的返工。特別是中線復測時,必須對加樁地面標高和臨時水準標高做設置。此外,在測量放線的時候,還要做測量控制,以此提高縱橫斷面精度。最后,還要注意道路下方的路線管網測量工作,以免發生不必要的損失。
(二)路基土方的挖掘
在路基的整體施工過程中,需要進行土方挖掘施工,做好相應的技術準備工作,確保工程施工工作的正常進行。在施工前充分了解相關施工道路的排水系統、暖氣供應管道、地下電纜及供水系統等等,與相關市政部門提前溝通,防止對其的破壞,減少此類不定因素對工期的影響。應當開挖排水溝,注意邊坡的穩定性,減少對周圍建筑的影響。對于開挖過程中出現的土質變化,及時報告,及時采取相應技術處理,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
(三)路基填方
路基填方技術是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經常使用的技術,可以最大限度地達到路基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效果[4]。路基填方技術主要的原理是土壤加勁可以提高路基性能,在路基施工材料中加入合成材料,利用合成材料產生形變來分擔部分荷載,降低道路變形發生的可能性。通過加勁的方式來增加路基的承載力是路基施工技術的重要部分,極大的增強了路基的穩定性。
(四)填筑與壓實路基
在填方工作開始前,首先要做的便是,選取某一路段進行填方試驗。這是為了了解路段土質情況,避免硬性施工帶來負面影響的必做工作。實驗中,先測取松鋪系數滿足壓實要求的技術參數與基本標準[2]。借助壓實要求測試,從而確定施工所用設備的組合需求。這將為后續的工作提供便利的生產指導。此外,還要對地表進行挖除與清理工作,如若回填土方低于80cm,那么要先清理地表面,后翻松土層30cm,做平整壓實與填筑。如若回填土方高于80cm,那么,在挖除地表面以后,需要壓實基底位置,后填土。路基填方應規劃4個校區,即檢測區、震壓區、平整區、填作區。平攤工作時,應注意在每一層土中,設置一個路拱,確保路基排水通暢。此外,路基填土應大于標高路基寬度約50cm,用以滿足路基壓實度剛需。在完成攤平工作后,使用壓路機反復碾壓,確保無死角、無漏壓且碾壓均勻。最后,將壓實度報備給監理工程師,做驗收記錄。
(五)路基排水設計的合理性
路基的排水設計的合理性關系道路后期使用的順暢及道路壽命問題。為保證路基處于穩定狀態,要求路基排水設計把路面含水量保持在相關規定范圍內,特別是在下雨天氣時,由于地下滲水和地面積水多方面因素下,路面含水量會急劇上升。如果含水量無法通過排水系統得到調節,會造成較為嚴重的后果,無法保證道路的正常使用。在路基排水的實際設計用,一般遵循必要的設計原則,如科學性合理性、經濟實用性、因地制宜等等,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六)過渡段路橋路基施工
路橋連接處的路基施工具有較大難度。且在投入應用后,路橋的過渡地帶也因較為脆弱,非常容易出現沉降,造成車輛安全和舒適的降低。為此,應加強路橋交接地段的質量強度。在保障結構層、搭板與橋面厚度相同基礎上。采用合適的技術,針對施工薄弱環節,做相應地基處理,提高承載力。使過渡段的路橋路基質量滿足施工要求。
結語
總之,市政公用工程道路關系著城市的發展,道路的路基施工則是道路施工的基礎。道路的路基施工必須滿足水溫穩定性、結構穩定性和強度3個指標。道路路基施工技術主要有針對劣質土的處理、路基填方、擋土設施和路基壓實幾個方面。相關人員一定要認識到工程道路路基的重要性,保證路基施工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為進一步提高道路建設的質量打好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志華.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探討[J].技術與市場,2018,39(2):122-123
[2]李勁.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探究[J].低碳世界,2017(36):283-284
[3]田軍宏.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的探究[J].中國高新區,2017(23):159
[4]蒲智慧.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的探究[J].江西建材,2017(22):167.
[5]羅明磊.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術的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3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