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磊
摘要:新世紀是電子商務平臺和信息技術占主導地位的世紀。電子商務和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飛速的發展,正在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因此電子商務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改革已是當今教學的熱點之一。本文通過一些教學現象的分析,發現并找到了自己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電子商務專業;教學問題;研究
教育部決定在高中和高等教育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加強各學科的整合。因此,如何利用電子商務信息技術來改進教學,使信息技術不僅成為教師進行教學的工具,而且成為學生學習的工具,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在新課程標準的研究中,結合當前國內發展的“學科教學改革、創新精神培養、實踐能力培養、信息技術應用”作為學科內涵的“四結合”教學改革實驗。通過研究,我們認為“四個結合”項目的教育改革思路在很多方面都能夠很好地與課程標準相適應,并在一些課題上做出了有益和成功的嘗試。但在學校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教師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存在誤解。這些誤區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發展,使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偏離了正確的方向。在實際的電子商務教學中,存在以下現象:
一、教師對電子商務課程整合的內涵理解不深
電子商務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以系統論和教育技術學理論為指導的。信息技術被用作與學科課程整合的工具,以幫助學生增強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或創造多元化學習的環境。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學生認識、探索和解決問題的工具。它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和利用信息自由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雖然許多教師對整合的內涵有了一定的理解,但他們的思想理解仍停留在“在課程中使用信息技術”的淺層次上。因此,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整合”不是“結合”或“整合”。
二、教學中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的情境創設和目標有所偏離
廣義的教學情境是指作用于學習主體并產生一定情緒反應的客觀環境。狹義的教學過程是指在課堂教學環境中作用于學生,引起積極的學習情緒反應的教學過程。它可以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顯性教學活動營造學習氛圍,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心理,參與對所學知識的探索、發現和理解。教學情境可以貫穿于禹泉,也可以是課堂的開始,也可以是課堂的中間,也可以是課堂的結束。在傳統的電子商務課程教學中,課堂教學強調教學大綱和教材。在課堂教學中,教材的內容和順序基本被使用,學生主要是被動接受學習。教師不需要或很少從教材中創設不同的教學情境。因此,創設教學情境不是教師在傳統課程條件下必須掌握的專業能力。綜上所述,設計情境必須服務于教學目標。多媒體的使用、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容忽視甚至偏離教學目標。
三、在課堂上學習資源不能充分利用
盡管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唯一提供學習資源的技術。生活中還有很多其他的資源可以利用。因此,電子商務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是不可信賴的。有很多方法讓學生感覺到學習。除了課堂教學外,還增加了其他學習方法,使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提高課堂聽力效率。
針對以上問題,結合課堂教學實際,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四、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教學服務于課堂
在追求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應用的同時,忽視了對課程內容的深入研究。電子商務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視覺和信息接收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的網絡知識。尤其是對新課程的深刻理解。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是課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雖然它與其他工具具有不可比擬的內涵和功能,但它只是輔助學習的工具。它是教師用來促進教與學的工具。它服務于課程。當學生在這樣的氛圍中獲取知識和鍛煉能力時,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有意義且有效的。然而,一些教師在準備教學時,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制作電子商務課件上,在教學內容的研究上還不夠深入,所以人們在閱讀后會有一種浮華的感覺。
五、電子商務信息技術課程應注重學生協作學習
由于學生知識水平的嚴重失衡,合作學習可以在短時間內提高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的教學效果。學生可以使用電腦網絡,如班級聊天室、QQ、BBS等工具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推薦一個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水平較高的學生在每個班級擔任組長。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首先,我們問組長,組長不能解決的問題,整個八組成員互相討論,如果沒有結果,我會組織。全班同學一起來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鼓勵和幫助貧困學生,讓他們敢于做,敢于思考,使他們迅速掌握電子商務信息的基本知識。
六、電子商務類信息課程要提倡、鼓勵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和方法,通過某種方式來理解和掌握知識。在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向學生發送學習目標和任務。學生可以根據老師提出的學習目標和任務,利用自己的電子商務選擇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學習資源。在它的啟發下,我們可以組織和擴展我們的知識,形成我們自己獨特的東西。鼓勵學生解決問題,提高學生靈活分析問題的能力。因為電腦資訊科技的特點,在教學上,學生只能以“做”為主,注重“精益說話,多實踐”的原則,“依才能而教”,給學生留下了很多時間。我同意一些人的看法,即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目標是在課堂上什么也不說。在實踐教學中,經常采用任務驅動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掌握知識。而在學生的操作中,教師應加強流動引導,及時發現錯誤,反對學生的放任、漫無目的的練習,做與課堂無關的事情,使學生在實際活動中能找到并掌握知識。
七、結論
電子商務課程教學軟件的應用必須與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緊密結合,才能真正具有意義。沒有必要對軟件要求特殊的美學。只要它能成為學生認知過程中的一個有效工具,它就可以用于教學。電子商務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信息時代課程學習的一種新途徑。因此,為了更好地整合電子商務及信息技術與課程,我們應該從有機的教學體系上考慮,而不應該盲目地突出一個因素的作用而忽視其他方面。這肯定會對最終效果產生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吳明珠;電子商務應用基礎課程改革探析[J];科技致富向導;2012年15期.
[2]劉海軍;淺談信息時代下的電子商務多實踐教學[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3]何克抗,《主導——主體的教學結構》.
[4]孫眾、余勝泉,《中小學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