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英
摘要:當前漢語已經成為少數民族學生所必修的語言之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也在積極尋找相關的新的漢語教學模式,不同語種之間的語句結構也是各有不同的,而閱讀能夠讓學生盡快熟悉一門陌生語言的組成與結構。因此,閱讀作為少數民族初中生語文學習中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對其引起足夠的重視,要積極采取多項措施來切實提升少數民族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鼓勵其多閱讀,并且以此為基礎切實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語文水平。
關鍵詞:少數民族;初中生;閱讀能力
相對于少數民族學生的母語而言,學習漢語對其而言是存在一定難度的。想要切實提高學生對于漢語的掌握水平,可以從閱讀能力方面入手,只有反復閱讀,才能夠掌握漢語言結構,對課文內容有深入的了解,通過提高少數民族初中生的漢語文閱讀能力,進而提升少數民族學生的漢語水平。
一、提升少數民族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具體措施
(一)注重培養少數民族初中生的語文閱讀興趣。
興趣是人們從事活動的主導因素與動力,學習情緒輕松、愉快、高漲,學起來、教起來就容易活,效率也就高。而開展閱讀教學等,關鍵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課堂上不能只把教學內容單純的展現出來,機械的按部就班的講解,讓學生只是看和聽,卻不能說和表達,讓學生處于很被動的接收情景下。應當在課上與課下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敏銳的觀察力,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習慣和興趣愛好,采取合理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初中生尚處于叛逆和成長的階段,所以如果強制性的為學生灌輸語文知識或強迫其閱讀,勢必無法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而如果能夠引導學生從閱讀中獲得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能夠沉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這能夠使得其逐漸開始對語文閱讀感興趣。
(二)注重提升少數民族初中生的語文相關知識量。
在興趣的引導下,少數民族初中生會開始對閱讀感興趣,但是如果缺乏足夠的詞匯量,這依然無法取得較好的閱讀效果。所以少數民族初中生的語文學習中應當加強對于字詞的教學,對于單個字的理解和掌握可能較為困難,所以教師可以先把單獨的字放到詞語中去,讓學生按照詞語的含義來記憶單個字的意思,例如對“高”這個字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先為學生領讀教會學生這個字的發音,告訴學生這個字的意思,然后讓學生來所學的字進行組詞和造句,例如“高大”、“高鐵”、“我今天乘坐高鐵了。”等,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促進少數民族初中生快速理解字詞的含義,掌握其應用方式,隨后再通過安排學生多寫、多回顧的方式來徹底掌握“高”字的應用。
(三)幫助少數民族初中生逐漸掌握閱讀方法。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合理的閱讀方法可以顯著提高閱讀效率。因此,在少數民族初中生的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傳授學生三種閱讀方法:第一,快速閱讀,借助較快的速度來從文章開始到結尾進行快速閱讀,這種閱讀方式能夠大大縮短閱讀時間,減少在不重要地方的時間浪費。在快速閱讀一遍之后,可以針對其中感興趣或者為了理解的地方進行第二次深入閱讀。為學生設置好閱讀時間,幫助學生劃分好閱讀內容,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第二,安排學生閱讀之前先為學生設置好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閱讀,如此能夠有效避免閱讀過于盲目的情況,同時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顯著的提升閱讀的效率;第三,聯想型閱讀方法,這種方法需要建立在學生具有大量文學積累的前提下,學生在通過閱讀之后能夠快速的聯想到與之類似的文章,并且能夠對其進行快速的總結與分析,在對于該方法進行訓練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在讀完文章之后,將自己獲得的信息與聯想的內容寫出來,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和想象創作的能力。
(四)幫助少數民族初中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顯著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閱讀習慣也是少數民族初中生語文閱讀能力教學中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想要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反復的進行練習,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合理引導學生開展思考,只有將閱讀和思考同步進行,才能夠在閱讀中收獲知識、活躍思維。而且教師還需要切實幫助少數民族初中生掌握對于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應用,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初中生切實掌握工具書的使用,才能更加輕松自如的應對不認識的漢字,從而克服閱讀過程中所存在的各方面阻礙。
(五)閱讀教學過程中加強師生互動。
閱讀教學本身需要師生互相聯系配合、共同參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切實將學生作為課堂主體,注重培養學生質疑的意識與習慣,培養學生積極思考的習慣,讓學生在積極學習的過程中還能夠主動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于少數民族初中生大王閱讀教學,應當切實貫徹新課程改革的相關理念,保證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做好相關的指導工作,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能夠參與到教學中去,通過與教師之間的教學相長來達到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目的。
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后思考如何可以更好的進行閱讀,并且將其作為課后作業。然后將學生的各項建議與意見都匯總,從中選擇切實可行的意見與建議,將其一一板書在黑板報中,然后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嘗試將其應用到閱讀教學中學。由于這些意見與建議,本身就是源自學生,具有較高的參考意義,而且學生看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被采納,積極性會得到顯著的提升,從而能夠更加主動的去進行閱讀學習,最終通過多種方式的努力取得較好的閱讀教學效果。
二、總結
少數民族初中生由于受到其母語的影響,所以在漢語學習方面,需要加強教育工作。作為少數民族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學生閱讀情況來為其合理的制定教學措施,除此之外少數民族初中語文教師也應當及時的學習和更新自身的閱讀教學理念,不斷的提升自身漢語水平,通過這種方式來有效的提升少數民族初中生的漢語閱讀能力,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善于發現和認識有意義的新知識、新事物、新方法,掌握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凱.試論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構建與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2017(01).
[2]王立偉.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思路探討[J].教育現代化.2017(08).
[3]陳紹飛.重閱讀 講方法:淺議如何引導高中學生有效閱讀生物教材[J].中學教學參考,2012,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