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蘭
摘要:新時代、新環境、新觀念、要弘揚本土文化,實現本土音樂文化的傳承,單靠幾個傳承人是遠遠不夠的,那么在當前的學校音樂課堂中,應該深入本土文化理念,并展開積極有效的引導,這樣才能把中國多元素多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真正的得以繼承發揚,同時也能讓學生充分感悟本土文化的魅力。探討學校音樂課堂中本土文化的滲透,會促進當地文化實現良好的繼承和繁衍生息。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音樂課堂
一、緊扣時代脈搏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
(一)重要意義。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淀著中華名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中華名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突出優勢,對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名族的精神命脈,是我們屹立與世界文化之林的堅實根基。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堅持古為今用、推誠出新,秉持客觀科學禮敬的態度,努力實現創新性發展。放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從傳統文化中提煉符合當今時代需要的思想理念、道得規范、價值追求,賦予新意、創新形式,進行藝術轉化和提升,創作更多具有中華文化底色、鮮明中國精神上的文藝作品。實施中華文化傳承工程,保護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扶持中華文化基因校園傳承工作,建設一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基地。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專題研討班培訓教材中的話。
二、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引入本土音樂文化能夠促進音樂教育,夠有利于當地文化傳承
當地文化歷史回顧。萬盛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小地方,以前這里主要是因為煤礦而成立區,為祖國的三線建設做出過貢獻,也就是因為它的煤礦也孕育出了很多礦業文化藝術,為文藝創作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題材。而今這里是資源轉型城市,大力開發旅游已經是重慶市以至于國家層面上旅游城市,旅游開發頗有成效。通過當地文聯等各個藝術家發現總結了當地本土文化藝術與很多,比如苗族的“上刀山下火海”傳統技藝,苗族愿生態歌曲唱法敬酒歌,石林轎夫謠等。所以當地本土文化和技藝不但為我去對旅游行業帶來了大量商機,吸引了很多藝術來當地采風,譜寫出了很多謳歌當地風光的優秀歌曲,比如重慶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向菊英就寫了很多首黑山谷的歌曲,萬盛的老百姓都可以唱的《美麗的萬盛》廣為流傳,所以本土音樂才是老百姓最流行的流行歌曲。
三、教材編寫應充分滲透本土音樂文化
某種意義上說,在音樂教育開展過程中,首先需要借鑒正規科學的音樂教材,這樣才能提高教學質量,并且實現教育目的。音樂教育階段,需要廣泛開展材料收集,尤其是對于當地優秀作品曲目,更應該予以精心整理。這樣才能夠編寫出充分反映本土文化,利于音樂教育的相關理論教材。
(一)概括來說,本土文化教材要想保持完整。應該根據當地實際,考慮到風俗之間存在的差異,和當地代代相傳的民俗文化還有相應的風俗,予以一定程度的有機結合。使經過不斷完善的音樂教材,能夠得以更加為人接受。教材的編寫階段,應該結合本地民族音樂,并將其作為重點和核心。一般需要囊括當地一些民族器樂,或者說民族傳統舞蹈,地方上傳統戲曲。應該有機結合音樂教育,依據實際存在的一些情況,這樣才能夠實事求是并順利完成教材編寫工作。
(二)在音樂教育開展過程中。只有充分注重當地文化教材編寫,學生才能夠加強認識,感悟本土獨有的音樂內涵,感悟中國音樂的特點。通過學校方面的教育,傳承并能夠發揚本土文化的實質,符合現代化教育中,個性化等方面實際需要。
四、本土音樂之金橋吹打音樂的歷史
20世紀90年代后,由于市場經濟和現代音樂文化的沖擊、缺乏經費投入等原因,吹打人員很少集中訓練,部分吹打藝人放下了吹打樂器,走上其它致富道路。當時從事吹打的藝人不足200人,其中年齡大的70多歲,最小的也是30多歲,平均年齡近50歲;藝人普遍文化程度為小學畢業;女子吹打隊員、青年吹打隊員面臨青黃不接甚至后繼無人的邊緣。由于人員流失嚴重,很多傳統的曲牌也面臨失傳境地。21世紀初,國家加大了對傳統民間民族文化保護和發展的力度,先后制定相關政策保護和傳承優秀俗文化。2002年成立區金橋民間吹打保護、搶救小組,在各級政府支持和領導下做了許多發掘、搶救性工作,先后組建了金橋吹打藝術團和金橋中心校吹打隊,使金橋吹打這一古老的民間傳統藝術重煥生機。2006年6月,金橋吹打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加以保護。2008年10月,萬盛區金橋鎮被國務院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金橋中心學校開設了金橋吹打傳承人的培養課程,我也參加了選拔繼承人的吹打評委工作,深深感覺到學生的領悟能力遠遠大于村社繼承人的能力,學生在接受新事物是很快的,所以通過學校培養繼承人,效果十分顯著,所以本土音樂在中學音樂課堂有利于傳承作用。
參考文獻:
[1]批準文號:國發〔2006〕18號.批準日期:2006年5月20日.批準機關:國務院批準序號:83.遺產編號:Ⅱ-52.遺產類別:民間音樂.項目名稱:吹打(金橋吹打)
[2]中國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人名音樂出版社,《音樂研究》編輯部,北京報刊發行刊號:CN11-1665/JISSN0512-7939
[3]重慶市文聯各市級文藝家協會會員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專題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