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姍姍
摘要:初中化學教學中涉及很多實驗,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要傳授化學知識,還應注重演示化學實驗操作步驟,提高學生實驗學習的質量。此外,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播放生動立體的實驗視頻,吸引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主動觀察和學習。實驗教學中為了喚起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可以結合實驗現象提問,調動學生主動探究和思考,以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考力。同時,學生在探究中深入理解抽象的化學知識,進而扎實掌握實驗內容,最終取得理想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前言
初中化學實驗學習難度較大,為了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實驗知識,教學中教師要注重運用多種教學策略開展實驗,在演示實驗步驟時可以運用多媒體展示實驗整個過程,直觀的畫面使學生對學習實驗感興趣,并主動分析實驗現象。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不同的實驗,提出不同的問題,以此布置懸念,激發學生求知欲,促使學生積極動手操作,并依據實驗結果思考得出答案,進一步提高學生操作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播放實驗視頻
現如今,多媒體技術廣泛應用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代替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隨時下載實驗視頻,借助投影儀播放直觀的畫面,使學生一目了然,進而清楚觀看到實驗的每一步,使學生對實驗步驟印象深刻,增強學生的記憶力。由此可知,多媒體技術的運用,相對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具有先進性和實用性,可放大圖片以及調節視頻播放速度,對于學生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反復播放和耐心地講解,以便于學生快速理解實驗現象中蘊含的理論知識,并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全面掌握實驗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得到提高,有利于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生化學學習上不斷的進步。
例如:學習“鐵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網上查找與實驗相關的視頻,播放生動、立體的視頻內容,視頻內容主要是鐵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在瓶底產生黑色固體,在學生觀看后,教師引導學生按照視頻中播放的步驟進行實驗,促使學生積極動手操作,掌握相關的實驗步驟。而對于學生不正確不規范的操作行為教師應及時提醒,像,注意在瓶底放些細沙,防止生成的高溫融化物炸裂錐形瓶,以增強學生安全意識,同時有效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以及推導能力[1]。
二、進行微型實驗
初中化學實驗較多,用到的材料種類較多,演示實驗時一些物質排放的氣體會污染空氣,還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為了解決污染問題,初中化學教師可以進行微型實驗,也就是說利用少量的材料或者環保型的材料演示實驗步驟。
例如:在進行“氨分子運動”實驗時,教師用玻璃燒杯代替一次性紙杯,大小燒杯可循環使用,而長期使用紙杯會浪費材料。在操作過程中在瓶蓋上滴上試液和濃氨水,減少氣體揮發量,避免大量釋放刺鼻的氣味,同時避免污染,促使學生形成節約環保的意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在教師演示完畢之后,學生可以按照教師講解的步驟和注意事項操作,促使學生理解和掌握實驗原理包含的理論知識,有效提高實驗教學效率。
三、結合實驗結果提問
當前,初中化學教師進行實驗教學時,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落實有效的教學策略,提高初中化學教學質量。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創設問題教學情境,引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好奇心,增強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認真思考和分析問題,注意力時刻保持集中的狀態,思維更嚴謹,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考力和分析能力,可見運用提問教學法具有重要意義[2]。
例如:學習“電解水”實驗時,先演示實驗操作的每一步,而后,結合實驗結果提問,水電解產生了什么氣體?水由哪些元素組成?實驗現象蘊含的原理有哪些?電解水的溶液是導體嗎?通過提出一系列的問題,引發學生深入思考。此時,教師應預留充足的時間,引導學生獨立自主按照步驟進行實驗,要求學生不僅要驗證實驗結果是否正確,還應自主總結答案,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由被動的狀態轉為主動實驗。此外,教師應要求學生注意電解器內部的電極與鋼絲接觸的部分不能放在外邊,按照順序使用導線、試管、硫酸溶液等等,這樣才能準確得到實驗結果。在學生實驗結束后,應要求學生說出實驗原理、方程式、現象,并踴躍舉手發言,教師對于回答正確的學生予以鼓勵,而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詳細講解實驗原理,使學生深入理解水電解過程,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學習效率[3]。
四、引導學生分組進行化學實驗
由于班級人數較多,學生依次進行化學實驗必然會影響教學進度。因此,初中化學教師開展實驗教學之前,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其分為多個小組,分組人數為4到5人,引導各組學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實驗,促使學生主動配合,有利于培養學生團結協助的精神,從而加強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先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分層劃分合作小組,確保每組中都有不同層次的學生,促進學生相互取長補短、互相監督與合作,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合作進行化學實驗,有利于活躍教學氛圍,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使學生不再感覺化學實驗枯燥,并在相互合作中積極溝通和交流,表述出自己的想法和觀點,互相商討總結出實驗現象蘊含的原理和知識點。分組進行實驗的過程中不僅提高團結合作能力,還增強了學生的歸納能力。表明引導學生分組完成實驗的重要性[4]。
總結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教師積極創新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生動、直觀的實驗視頻,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按照步驟進行化學實驗,充分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可以結合化學實驗蘊含的知識以及反應原理提問,要求各種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解決問題,激發學生主動完成實驗,必然會提高學生操作技能、動手能力、思考力,實現學生更為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晗.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策略[J].考試周刊,2018(69):163
[2]祝少華.初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4):117
[3]葉娜.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8(63):163
[4]黃清池.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2):23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