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敏
摘要:作業是教學的重要一環,能夠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并進行知識鞏固與提升。當前,小學數學教學在作業設計方面還存在作業量多、形式單一、缺少實踐等問題,需要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把握質與量的有效結合,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適當加入探究式學習。以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的若干問題及對策為主題,展開了較為深入的探討與分析,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和啟發。
關鍵詞: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問題;對策
作業是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課堂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得到廣大教師的重視。但如何提升作業設計在教學設計中的地位,并針對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不斷地完善,使數學作業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成為值得廣大數學教師思考的問題。
一、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一)作業量多
大多數數學教師為了將所學過的知識點涵蓋到課后作業中,會選擇將每一知識點對應不同的題型,讓學生面面俱到的做題。但小學階段學生的能力有限,邏輯思維能力也不足,一旦教師采用題海戰術就會加大學生的學習壓力,降低其學習數學的興趣。小學生將過多的精力放在了解決數學作業上,無法及時對課上所學內容進行更為系統的整理與思考,長此以往會出現知識鏈斷層的現象,在提升學生數學成績方面發揮的作用也十分有限。
(二)形式單一
小學數學教師在布置作業時缺少趣味性與豐富性,往往布置一些例題仿做類型的題目,缺少創新性,容易給學生帶來疲憊感。一些教師還為了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布置許多單純的計算型題目,對學生來說缺少趣味性。小學數學作業大多以填空題、判斷題、選擇題、應用題為主,題目形式單一,而在進行內容設計時為了貼近課本往往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脫離,拉大了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同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往往是針對全體學生,缺少對學生個體的考慮,不利于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提高。
(三)缺少實踐
許多教師在布置數學作業時,會以單純地落實課本知識為主,缺少對實際生活的聯系,使數學作業單純的成為作業,而不能教會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大部分教師也缺少探究式教學的意識,在布置作業時很少會考慮到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式學習來掌握和拓展所學知識。這就不利于小學生認識到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發揮的作用,缺少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減少了數學與社會生活的聯系。
二、完善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的對策
(一)把握質與量的有效結合
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成績并不能僅僅依靠題海戰術,而是應當根據學生的特點,選取更具典型性的題目讓學生解答,從而更為確切的掌握相應的知識點。教師可以根據每堂課的內容整理出習題,并根據本班學生在接受新知時的狀態來選取適當的難度,盡量選擇一些具備綜合性的題型,讓學生通過解答少部分習題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識。特別要注意,小學生的注意力很難保持長時間的集中,教師在留作業時就要注意盡量保證在學生能夠接受的范圍內,最好能夠在30分鐘左右完成。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計算之后,教師可以針對計算方法布置相應的作業,作業內容盡量包含普通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鐵盒的表面積計算方法、房屋粉刷時表面積計算方法等幾類情況,讓學生明確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并不一定需要計算其六個面,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這樣通過幾種題型的把握,不僅讓學生掌握了長方體表面積計算方法,還學會了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計算。是質與量相結合達到的效果。
(二)注重學生的學習興趣
針對小學生布置數學作業時,教師要注意到學生年齡較小,特別是數學這門學科的邏輯性較強,教師應當注意抓住學生最感興趣的部分,將數學作業融入其中,使學生發現做作業的樂趣,從而更好地完成數學作業。教師可以在課間多與學生進行交流,了解學生感興趣的明星、游戲等內容,并根據上課內容自編一些應用題,將數學知識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相結合。例如,一些常規性的填空題,教師可以將題目變換成學生的偶像,以偶像的角度來與學生進行對話,給學生出題,讓學生保持一種興奮的狀態來完成作業。還可以將數學作業布置的更具備故事性,給學生講一段與數學知識相關的小故事,并從中留給學生一些需要解答的數學問題。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才能使學生更加主動的去學習數學,讓數學作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三)加入探究式作業
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性階段,教師應當從這一階段起就教會學生利用理論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并養成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腦來學會知識的好習慣。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數學基礎對學生進行分組,保證每一小組都有數學基礎較好、組織能力較強的學生來當領頭人。之后,再根據課本內容布置一些需要學生互相合作來完成的探究性作業。例如,在學習了《誰先上場——可能性》一課之后,教師可以給學生設置一些實際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情境,讓學生對其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假設與計算,鼓勵學生對實際生活進行考察之后再做這一作業。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學知識來處理實際問題,并通過探究來更好地解決。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小學數學作業設計在數量、形式與內容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教師對其質與量進行把握。根據學生的興趣進行設計,并加入探究式的數學作業,從而打好小學生的數學基礎,提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