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
摘要:小學體育是鍛煉學生對運動的積極性,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課程,通過體育課能夠釋放孩子們的天性,在運動中提高自身素質,養成良好的團隊精神,形成合作意識,提高孩子們的意志力,為文化課學習提供保障。體育課程需要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將趣味性、生活性、情景性融于體育教學當中,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喜歡上體育課,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體育;趣味性;創新性;科學性
教學是一門藝術,是有一定的科學規律可循的。通過各種教學方法,找到能夠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兼顧到不同層面的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教學當中受益,這就是一堂非常好的課。但如今,我們的體育教學受過去傳統教學思維的影響,方法單一、方式枯燥,基本都在沿襲講解—示范—練習—糾錯這一范式,教學是整堂課的主宰,課堂當中沒有其他的聲音,學生被限制的非常死。這就嚴重的限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思維的靈活性。新課程標準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來參與進課堂,主動探究的學習,這就需要我們營造出更好的課堂氛圍,體育課堂要具有吸引力,充滿生機和活力。
一、教學方法趣味化
教學是不是有趣是吸引孩子們融入課堂的最重要的方面,要把教學內容兒童化,以學生喜歡的方式展現出來,讓學生覺得這節課的與眾不同,有意思。這需要體育教學做到:①語言要充滿童趣,與孩子們交流沒有隔閡;②內容和教學情境上要注意故事化,有比較好的教學情境;③要讓學生有充分的學習空間;通過各式各樣的教學具和學具,讓學生對這堂課有一定的探究欲望。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非常喜好新奇的事物,對新情況都抱有好奇心,我們在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善于利用這一點,開展有趣的活動來調動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走入課堂,在課堂當中學生們能夠相互合作,共同努力,非常高興的做好每一個游戲,我們將教學內容融入游戲以后,學生自然而然的就在歡快中學會了知識。
二、教學方法貼近生活
單純的知識具有抽象性,高于生活實際的特點,這樣非常不便利于學生們感知理解,要將教學內容和學生們經常生活的實際相聯系,使學生們從熟悉的事物當中出發,找到其中的聯系,這樣可以降低學習的難度,并且將單純的理論知識具象化,便利學生的掌握,能夠在課堂教學當中揮發自如,并有所創新。這種教學上的生活化,需要教師熟悉學生的生活內容,知道學生們每天都在做些什么,對什么感興趣,從這些事物當中找到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共同點,引發學生們的共鳴,主動參與教學。同時,我們還要讓學生們注意到,生活當中有很好事物盡管很熟悉,可是其中的原理并不清楚,這就是我們說的熟悉的陌生感,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將教學與日常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比如:在滾動練習當中,我們把一個方形盒子和一個圓球拿出來做對比實驗,會發現圓球更容易滾動,這樣就讓學生明白了要怎么做才會更好滾動,蜷起身子形成類似于球狀的滾動練習就不是難題了。這樣學生們既明白了道理,又很樂于這樣的練習了。
三、教學要創造良好的情境
教學內容要通過一定的情境來展示出來,通過布置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主動參與教學。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學生有最大的熱情投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非常大的作用。每一種情境的創造,都是學生們自己實力的展示,要通過一系列情境活動多方位塑造學生的能力,既有語言能力、動作能力、人體展現能力,這就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把教學內容靈活運用,比較好的體現出來。
四、教學方法的游戲化
游戲是小學生們最樂于做的事情,教學方法的游戲化就是以游戲為載體展現教學內容,并實現教學目標。可以說游戲是小學體育教師教學的最佳法寶,通過游戲不僅可以完成教學內容,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新性,促進學生體育和智育的共同進步。比如200—400米耐力跑的教學內容,一般來講很多學生都不樂于去做,太過于單調乏味。但我們將它設計成一場尋寶游戲,用各種教學器具,當成樹木、草叢、河流、山川等在其中去尋找寶藏,很多同學盡管累的汗流浹背,但仍然樂此不疲,沒有盡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五、教學方法要講究科學
教學方法,尤其是體育課堂要講究科學性,教學當中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通過科學的理念和鍛煉方法,讓學生掌握了正確的方式,有利于學生今后的長久成長,而且利用科學的教學方法是對學生健康發展的負責。比如:我們要注意不可以讓小學生經常在硬化的場地上進行立定跳遠練習,因為持久的練習會造成關節軟組織骨膜發炎,這些都是體育教師在上課當中需要考慮周全的,錯誤的方法會嚴重損害孩子們的健康。
教無定法,我們的教學當中采用什么樣的方法,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際要求來定,大多數都是實踐當中得到的真知,因此,我們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當中要做到勤學、善思,多想、多問、多創造,不斷學習新的教學理念,探討新的教學方法,讓自己的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有活力和吸引力,讓學生們喜歡我們的課,把新課程改革的理念真正落到實處,讓體育教學更好的為學生的成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