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要:創建高效、優質的語文課堂成為教學所追求的重要目標,也受到眾多語文教師的關注。高效課堂的創建,需要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關鍵詞: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語文教學已經逐步確定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如何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已經成為目前每個高中語文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如何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確立語文教學新觀念,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益
在高中的課堂教學中,應該是師生的互動活動,在這雙邊活動中,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作為主導,要把課堂交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的主陣地,課堂的40分鐘應該是學生作戰的時間,學生的學習任務也要在課堂內完成,這就要求老師要改變“教學活動以教師為中心,課堂教學以教師講解為中心”的舊觀念。教師要從舊有的應試教育中解放出來,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建立大語文的觀念,不能只是為了考試而教學,而是要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來作為教學目的。充分站在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的思維力和興趣愛好,按照新課程標準制定有效的課堂教學內容,解決“應該教什么”和“為什么教這些”的問題以及“學生應該學什么”和“為什么學這些”的問題。設計高效的課堂教學步驟,確定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使得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能夠獲得最大,從而提高語文課堂的效益。
二、創設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促使學生積極學習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狀態能使人的機體活動和智力活動發生重大變化。創設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有利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促使學生積極學習、努力探索。實現語文高效課堂,首先教師要善于運用圖片、音樂、視頻等為學生營造一個愉悅的情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使他們以一種放松、積極的心態投入學習;其次,要傾聽學生的意見,使他們愛說敢說,甚至提出不同想法,這樣學生才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再次,教師還要以良好的情感去感化學生,用廣博的知識和精湛的教學藝術去吸引學生,或用大方得體的舉止去影響學生,在學生面前樹立良好形象,從心靈深處感染學生,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三、巧設課堂教學環節,給學生以自主發揮的空間
先進的教學理念要有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作為支撐,高效課堂的構建同樣也是如此,在高中課堂教學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對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節奏進行精心的設計,給學生以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語文教學中,我們可以在講解課文的時候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想象空間,讓學生自主地進行發揮,這樣不但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得到培養,其學習的積極性也會隨之大幅度地提高。另外我們也可以在教學內容上進行有意的安排,讓學生能夠從中獲得更大的收獲,讓學生能夠在不知不覺之中被語文的魅力所吸引,進而不斷地提高自己的學習主動性。
四、提升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導入課堂是語文教學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對于課堂伊始部分是十分看中的,能在課堂的開始就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這樣的良好開端,能夠造成學生渴求知識的心理狀態。擁有一個富有藝術性的導入,能夠賦予語文課堂充滿藝術感覺的氛圍,讓語文課就像磁鐵那樣緊緊吸引住學生。在課堂中間的教學部分,教師可以多多地結合教學手段,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帶給學生更大的享受。傳統的語言教學,現代的多媒體教學,富有創新的情景式教學,都是教師可以反復利用的,教師不能因為學生處于高中階段,心理成熟程度較高就忽略了學生對趣味性的追求,越是高年級的學生,對于學習就會越容易感到疲倦,這樣的疲倦并不像低年級學生那樣,通過一兩節較為有趣的課程就能挽回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學生一般對于語文都有了自己的想法,如果教師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我行我素,認為學生的學習還是只能跟隨著老師的教學方式那就大錯特錯了。教師能夠掌握課堂的教學氛圍和教學進度,是需要經過多方準備的,駕馭課堂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要經過常年的經驗積累,把握住課堂節奏,做好完全的備課準備,在課上才能輕松地營造課堂氛圍,這樣的教學才能算是具有優秀的教育課程的能力。
五、善于利用提問并合理作答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語文課堂上睡倒一片的狀況,已經不足為奇了,是讓很多教師都頭疼的問題。面對這個問題,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首先要進行反思,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歸根結底是我們教師的工作沒有做到位,我們并沒有將課堂氣氛充分地調動起來。此時,就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將課堂氣氛調整起來,提問是提高課堂氣氛的必要手段。只要我們把握好提問的時機,設計新穎的貼近教學內容的問題,就可以搶占先機。在課堂的問題設置上,我們要注意問題的設定,不能重復,切記照搬教參書的問題,這樣非但我們不能起到很好的調節作用,反倒會使學生產生厭惡感,對此類問題產生抗拒。同時我們還應注意問題的設置不要與教學內容發生脫節,如發生脫節,那么整堂課下來,看著課堂氣氛不錯,實質上對我們的教學作用不大,可能還會使我們的教學內容淡化,這樣我們也就做了無用功。在提問過程中,我們要注意節奏的把握,要在講授一部分的時候,就開始展開提問。同時還應注意問題的普遍性,最好能夠平均分配。問題的回答也不能只是拘泥于教參,反復地提示學生,最后得到標準答案。這樣做不僅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擴展力,更讓學生覺得老師太過古板。總而言之,提問要有啟發性,有節奏感,有普遍性,并能通過提問樹立學生的自信,讓學生能夠主動去回答問題。學生的積極性被充分地調動起來了,我們離高效課堂就又近了一步。
總之,我們要理性地認識課堂教學,不斷地改進和實施課堂教學策略,切實提高課前準備、教學結構、教學方法和教學反思等環節的有效性,科學創設和諧情境,優化教學節奏,以生為本,激活思維,回歸語文教學根本,從而不斷地建構高中語文高效課堂,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的提高,從而讓學生真正從中獲益。
參考文獻:
[1] 彭曉明.語文課程與教學新論[M]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2] 祥文聰.高中語文課堂生活化教學策略[J].教育界,2011(5 )
[3] 王梁鈺.淺談如何實現高中語文的高質量教學[J].才智.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