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舞蹈課程中不僅蘊含人文知識,還能夠展現人體美,本文通過提高審美能力、養成良好的形體姿態習慣,兩個方面對高校體育舞蹈課程對塑造大學生形體的價值進行了總結,并從合理選擇訓練內容、形體美意識訓練、審美意識訓練、心理素質訓練,四個方面對高校應用體育舞蹈課程進行大學生形體塑造的策略進行了討論,希望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校;體育舞蹈課程;大學生形體
引言:隨著教育部門對綜合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高校將體育舞蹈納入課程中,并且這一課程具有強身健體、體態練習等優點,受到了學生的喜愛,但由于學生之間身體素質、柔韌度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進而在進行形體塑造時,需要合理設計訓練內容,提高學生對這一內容的了解程度,提高課程的有效性。
一、高校體育舞蹈課程對塑造大學生形體的價值
(一)提高審美能力
高校開展體育舞蹈課程,能夠使大學生提高審美能力,第一,由于體育舞蹈是一種將形體、舞蹈、音樂融合到一起的一種藝術形式,能夠通過肢體語言彰顯藝術特征,進而在學習這一課程時,教師都會先帶領學生理解音樂,感受音樂中蘊含的情感,達到提高音樂感知力的目的,為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第二,學生在學習體育舞蹈時,教師不僅會為其講解舞蹈技巧,還能夠讓學生了解體育舞蹈,并逐漸養成良好的體育舞蹈審美能力,對學生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二)養成良好的形體姿態習慣
高校體育舞蹈課程對塑造大學生形體,具有養成良好的形體姿態習慣的價值,第一,雖然大學生的骨骼、身體已經得到了完全發育,但練習體育舞蹈,能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形體姿態,另外,在學習體育舞蹈之后,學生能夠逐漸樹立起體育舞蹈自信,并提升自身氣質。第二,在學習體育舞蹈時,教師會帶領學生進行基礎訓練,使學生在進行體育舞蹈表演時具有良好的表現力,達到形態塑造的目的。另外,在體育舞蹈學習中,運動能夠刺激身體血液循環,通過適當的練習能夠達到美體的效果,使學生擁有良好的曲線美,達到彌補先天缺陷的目的。
二、高校應用體育舞蹈課程進行大學生形體塑造的策略
(一)合理選擇訓練內容
高校在進行體育舞蹈課程形體塑造時,需要合理選擇訓練內容,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第一,由于體育舞蹈訓練需要先學習基本功,但在大學階段,學生的身體素質、舞蹈基礎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進而在教學時,需要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之后合理設計訓練內容,例如:當學生的基本儀態不夠挺拔時,需要對其進行有關立、行,兩方面的訓練,使學生能夠進一步提高身體各部分的控制力,達到儀態練習的目的;當學生身體的柔韌度較低時,為了提高體育舞蹈動作的流暢性與協調性,需要進行腰、腳、手等部分的練習工作。通過這一方法對學生進行肢體訓練,能夠提高訓練效率與訓練質量[1]。第二,在對學生進行形體塑造訓練時,為了能夠提高訓練效率與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將一些訓練內容與舞蹈動作結合起來,保障訓練工作能夠穩定運行。
(二)形體美意識訓練
高校應用體育舞蹈課程進行大學生形體塑造時,需要進行形體美意識訓練,第一,在體育舞蹈中,只有將音樂中蘊含的情感與舞蹈動作結合起來,才能使舞蹈動作具有美感,進而需要教師帶領學生了解音樂,保障其能夠通過音樂感受到體育舞蹈動作的變化情況,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例如:教師可以在體育舞蹈教學中,將同一個動作用不同的歌曲展示出來,讓學生分析音樂所表達的含義,使其能夠感受到音樂的意義,達到提高學生形體美意識訓練的目的。第二,由于體育舞蹈需要通過動作表達舞蹈含義,進行形體美意識訓練,能夠提高學生的動作展現力。
(三)審美意識訓練
大學生形體塑造訓練應用體育舞蹈課程時,需要進行審美意識訓練,第一,由于體育舞蹈需要長時間練習、積累,使學生能夠通過肢體動作展示舞蹈內涵,進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為學生講解優秀的體育舞蹈作品,達到思想啟發的目的,例如:在教授倫巴類的舞蹈時,需要先為學生講解一些基本理論知識,并通過多媒體為學生進行實際分析,使學生能夠快速的了解倫巴相關知識點,并性成良好的審美意識,提高教學有效性[2]。第二,在體育舞蹈課程中,為了達到形體訓練的目的,需要帶領學生進行不同的舞蹈風格訓練,使學生提高對體育舞蹈內容的了解程度,并能夠提升作品理解能力,進而提升審美意識。
(四)心理素質訓練
在高校應用體育舞蹈課程對大學生進行形體塑造時,需要進行心理素質訓練,具體可以通過以下兩個方面來了解,第一,由于部分學生在學習體育舞蹈課程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這一類課程,進而在剛開始學習中,容易出現腰疼、腿疼的問題,部分學生難以堅持學習,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需要教師適當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使其能夠了解體育舞蹈課程的優勢,甚至部分學生由于從沒接觸過舞蹈,缺乏學習信心,為了改善這一現狀,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為其提供幫助,并鼓勵其循序漸進的練習,達到推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第二,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心理素質訓練有效性,需要教師轉變其教學主導地位,與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為體育舞蹈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結論:綜上所述,高校在開展體育舞蹈教學工作時,為了能夠達到形體訓練的目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之前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柔軟度等情況,并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全面發展。另外,高校在開展體育舞蹈教學工作時,為了能夠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需要教師轉變其教學方法,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引導學生進行學習,達到塑造形體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曉燕.形體訓練課在高校體育舞蹈教學中的開設現狀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05):154-156
[2]趙艷潔.高校公共體育舞蹈課程中形體訓練的重要性[J].武術研究,2016,1(02):150-151
作者簡介:潘馨(1987,08-),女,漢族,江蘇淮安人,江蘇護理職業學院,講師,本科,研究方向:舞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