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媚娜
摘要:進入21世紀,借助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東風,科學技術得到極速進步,新媒體藝術亦隨之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空間。針對國內舞臺設計水平的發展現狀,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相關工作者將新媒體藝術應用于舞臺設計,以替代傳統設計方案,使舞臺效果達到更加高水平的藝術水準。同時,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為了滿足日益升高的舞臺設計標準和大眾審美要求,持續發展的新媒體藝術將越來越多地作為主流方式服務于舞臺設計以及更多的領域。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舞臺設計;應用
引言
以數字技術為核心,新媒體藝術憑借自身獨特的優點逐漸代替傳統藝術方案,成為舞臺設計領域最具生命力的藝術表現形式。它的出現和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傳統藝術的呈現形態,同時也使大眾的審美標準和水平發生了大幅度改變。本文針對新媒體藝術在舞臺設計領域的應用進行了探索與研究,以供參考。
一、新媒體藝術概述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文化大融合也成為不可抗拒的時代潮流,在這各種文明不斷碰撞與交融下的大眾審美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在發展,藝術也在進步,新媒體藝術便應運而生。新媒體藝術,顧名思義,是存在于藝術和科學技術之間的交叉領域,利用計算機、數字技術等先進的新興媒體技術手段作為傳播媒介,對藝術作品進行加工美化,其在中國的發展可追溯至20世紀80年代末,隨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而日益發展。新媒體藝術,包含了各種視覺、聽覺及感覺的藝術,例如:數碼攝影、影像藝術、、虛擬藝術、動畫藝術、音像藝術等,使觀眾的身心得到全方位的體驗和感知。它新在藝術表現形式,新在多方位,新在強大的感染力,憑借科技的強大支撐,已深入到藝術的各個領域之中。
二、舞臺設計的概念
舞臺,是提供給演員表演的一方天地,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并使表演內容獲得比較理想的觀賞效果。舞臺設計則是以舞臺為核心的設計,以及在表演過程中對演員進行的造型處理。它是由許多方面,如舞臺各項設備、服裝、道具、化妝、布幕等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組合而成的設計。
三、新媒體藝術在舞臺設計中的應用實例
時代不斷進步,傳統舞臺設計方案已經無法滿足大眾審美,亟待創新提升。隨著新媒體藝術逐漸發展成熟,被廣泛應用于舞臺設計中。
(一)數碼燈光的應用
舞臺設計人員在工作中面臨的最主要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之一是,如何通過連接和控制相關設備來整個舞臺所有燈光。而數碼技術在實際應用中與藝術手段的相互結合,給了工作人員解決的方案。在實際應用中,設計人員轉變工作理念,與時俱進,加大新媒體藝術的應用,通過計算機控制臺和信號傳輸系統連接數字煙機、數字泡泡機、電腦效果燈、激光燈等一系列相關設備使得舞臺燈光管理得以被統一操控。此舉,不僅節省人力物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還節約了時間及各種成本。然后,燈光師便可以根據節目內容決定和調整舞臺的燈光效果,或明或暗,或隱或現,或鮮艷明快,或暗淡低沉,以配合表演過程中的氣氛渲染、場景轉換、心理狀態以及情感需求等。
(二)LED背景屏幕的應用
作為新媒體藝術與電子技術極速發展的產物,超高亮度LED背景屏幕不斷更新迭代,憑借其獨特的優勢和亮點,如功耗低、亮度高、使用壽命長、色彩表現力強等,成為舞臺美術設計呈現藝術的最常用手段之一,用來豐富舞臺色調。毫無疑問,LED背景屏幕參與構成整個舞臺的光彩,在眾多色彩表現形式中尤為突出。LED背景能夠快速轉換光和顏色,對烘托舞臺氛圍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LED燈光配合現場背景燈光,使得不斷變化的表演內容能夠時刻得到最有力的渲染和加強,快速的切換極易吸引觀眾的視覺,繼而以某種節奏引導著他們的情感走向,這樣一來,就極大地提升了視覺體驗。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年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燈光轉換、實景道具、演員表演與舞臺背景有機結合,各種元素相得益彰,將現場的氛圍襯托至視覺的頂峰。
(三)新媒體動態技術的應用
與傳統舞臺背景相比較,應用新媒體技術的動態舞臺背景更能增加舞臺表演的真實感。通過新媒體藝術中的動態技術,工作人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還原表演背景,賦予舞臺表演以“實景”,使觀眾如臨其境,更加深切地感知表演的內涵與真諦。典型的例子有話劇《班昭》,以及各種音樂劇。
(四)全息投影技術的應用
全息投影技術,是利用干涉、衍射原理記錄并重現物體真實三維圖像的技術,因此也稱為虛擬成像技術。隨著新媒體技術的普及,在實際應用中,工作人員已摒棄平面熒幕投影技術的缺陷,轉而側重利用該技術實現“裸眼”3D效果,不僅可以產生立體幻象,而且能夠使幻象與演員產生互動完成表演,使觀眾得到實物模型與立體幻象有機結合的視覺體驗,以產生具有震撼力的表演效果。比較經典的一個例子就是,為了紀念鄧麗君逝世23周年,日本節目《金SMA》利用全息投影技術,令一代歌后“復活”,再現了她演唱《我只在乎你》的經典片段,臺下觀眾被這一逼真的幻象震驚,瞬間淚奔。
(五)數字音響系統的應用
當然,僅僅擁有視覺的體驗還遠遠不夠,聽覺體驗的提高也十分重要。數字音響技術的提高則提供了一個相當大的契機。數字音響技術是在音響技術的基礎上,將原聲信號進行一系列數字處理,再恢復成高質量模擬信號的新技術。利用該技術,可以打破傳統雙聲道在舞臺音效方面的局限性,采用多聲道及各種音效,模擬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的前后關系,打造出舞臺演出的縱深感。
四、結論
綜上可知,科技的進步給舞臺藝術的展現形式帶來了極大的革新契機,新媒體藝術依然在持續發展,越來越多地滲透到藝術乃至更多的領域內,漸漸被大眾所接受和推崇。而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到,很多領域也因為新媒體藝術的手段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發展。舞臺設計領域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機遇與挑戰并存,也需要新媒體藝術的進一步發展和數據挖掘。
參考文獻:
[1]左雪梅. 新媒體藝術在舞臺藝術中的應用[D].大連工業大學,2013
[2]吳立昕.新媒體藝術在舞臺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傳媒研究,2016(06):56-59
[3]唐琳. 新媒體藝術在舞臺美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