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凌
摘要: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與自然之間和諧的關系正在逐漸被打破,一些新的思想觀念也隨之產生。“海綿城市”理論就是一種全新的雨洪管理概念,由于能夠有效的解決城市水生態的問題,所以近年來在城市風景園林規劃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關鍵詞:海綿城市;風景園林規劃;應用
社會在不斷變化,風景園林設計的思想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由剛開始的人定勝天到后來的以人為本再到現在的遵循自然,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保護大自然本來的面貌,在它原有的基礎上進行設計。現代的園林生態學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其中水域景觀生態學和可持續性科學是其中重要的兩個內容。而“海綿城市”就是解決水域景觀生態問題的一種重要方法,可以很好的對自然雨水進行再利用,凈化水域生態系統。
一、海綿城市的具體內涵
海綿城市,顧名思義,就是指一個城市可以像海綿一樣彈性的適應周遭環境的發展變化,應對自然災害。它的工作原理是:以城市排水安全為前提,把自然方式與人工干預有機的結合起來,最大限度的吸收城市中的雨水,蓄水,井水等一切可以重復利用的水,然后在需要的時候把這些水釋放出來,這樣就可以讓水資源重復循環利用,很好地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并且可以節約很多水資源。地球人口在不斷增加,全球氣候變暖愈演愈烈,水資源是一種珍貴的自然資源,因此我們一定要想辦法珍惜水資源,利用好每一滴水,而“海綿城市”理論就是基于此而產生的一種新型的城市發展理論。
二、海綿城市的發展路徑
海綿城市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一個城市原有的排水系統,并且還可以起到防澇的作用。它對城市原有的生態系統具有保護,修復和低影響開發三個方面的功能,它的發展路徑主要是通過對雨水的收集處理再利用來實現的。首先,我們需要在雨水產生徑流的起始地建造雨水花園,空中花園,屋頂花園等一切可以儲水的景觀設施,這些景觀可以吸收雨水,補充地下水。當下暴雨,但是地面下滲的強度不夠時,就需要結合一定的園林設計手法,像配置植物,挖建溝渠等來進一步儲集雨水,之后把這些儲集的雨水運輸到生態濕地,景觀性水塘等地,或者把它們溢流到自然的河流中去。
(一)雨水收集系統
雨水收集系統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綠地生態水渠,道路滲濾溝和滲透性鋪裝,下面分別介紹這三個部分。針對現在的地形條件和人們的景觀需求,我們設計了三種不同的綠地生態水渠,對截洪溝地區進行改造再利用,把它們改造成可以對雨水進行收集,儲存和過濾的綠地生態系統。結合山坳地區的地形,我們在山坳地區設計了一些引水的溝渠,把這里的雨水引到人工的濕地地區,在這里可以對雨水進行過濾處理。還在不少地區設計了滲透式的采集通道。在不同的地區我們設計滲濾溝時也采用了不同的形式,在道路上因為觀景的行人比較多,所以這里的雨水有一定程度的污染,在進行滲濾溝設計時要進行一定的綠地過濾設計。在硬質的廣場上的路面上,我們是每隔20米設計一個滲濾溝,在設計時我們要考慮地面的坡度。而在停車場這種地方,可以設計一些多孔的瀝青車道,便于雨水的下滲。滲透性的鋪裝便于雨水的下滲和滯留,可以讓雨水徹底地回到地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決地下水回灌的問題。我國透水鋪裝成功的案例是很多的。例如在我國的烏魯木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西山路上,它的機動車道用的是瀝青混凝土車道,而人非混行道路是用花磚鋪設的,這一工程很好地收集了大量的雨水,同時還有效的提高了土壤的保水量。
(二)雨水貯存系統
“海綿城市”中的雨水貯存系統主要包括人工湖和低下貯水池。人工湖是水域生態景觀中必備的景觀之一,在建設人工湖時需要注意它的溢流口應該根據常水位來設計,通常情況下,溢流口都比常水位高10米左右,這樣既可以讓觀景者能夠近距離的觀看水景,還可以便于雨季的儲水。另外,很多人工湖中都種植有很多的水生植物,這些植物也可以對雨水進行凈化。結合生態水渠和滲濾溝等,我們設計了地下貯水池,不根據場地條件的不同和地勢的高低我們設計了不同的貯水池,在地勢比較高的地方我們大多設計的是自動滴灌式貯水池,這是利用這些地區較高的地勢和重力作用自動對草坪進行滴管,因為地勢和成本原因,這些儲存的水很少會運到其他的地方。在山地地區的貯水池中,我們主要收集的是雨水,然后在經過過濾后直接把它提供給附近的綠地或者公共設施。
(三)雨水凈化系統
雨水凈化系統也是包含了三部分,分別是土地的滲濾凈化,人工濕地的凈化,生物的處理凈化。土壤是最天然的雨水凈化器,大部分的雨水都是先經過土壤最基本的滲透凈化后再進行收集處理,這些收集的雨水通過專門的管道來排入貯存池中,此時貯水池中的雨水經過土壤的初級凈化以后只需要經過一些更為細致的凈化就可以用到很多地方。人工濕地的凈化主要要經過兩步,第一步是未經過土壤凈化的雨水要經過初級凈化池,之后這些雨水和已經經過土壤凈化的雨水進入次級凈化池,進行一次更為徹底的過濾凈化,這兩個凈化池和清水池之間是通過水泵來進行水體的連接的。生物的處理凈化也是一種比較自然的處理方式,一般人工濕地中種植有很多的水生植物,這些植物本身都是對水體有一定的凈化能力的,植物通過自身的新陳代謝對水體進行凈化,并且還有許多草地上有隔離帶,有機層等,這些都是純天然的雨水凈化系統,都可以對雨水進行凈化,并且建設起來成本也很低。
三、海綿城市理論的實際應用
瑪琳黛德麗廣場的水體是波茨坦廣場的一大亮點,因為這里的水體是由主體部分向流動階梯滑行的,在這里創造出了非常具有韻律感的波形結構,之后在鄰近廣場的地方,水流從兩側慢慢移動,再穿過線性的水階,與這里的建筑物的形態相呼應。最后,水流進入了一個狹窄的水道。這里的水域生態景觀設計使當地的水質很好,即使在下暴雨時也能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同時還降低了建筑物內部的耗水量,很多人說,這一水體設計給這座廣場增添了別樣的魅力。
海綿城市建設理論是我國水域生態系統建設的一大全新理論,它把城市的發展理念和建筑景觀的特色結合起來,把生態措施和人工措施結合起來,把地上和地下結合起來,解決了城市中的很多生態問題,內澇,水體惡臭等,很好的改善了水域生態環境。本文是對海綿城市建設的相關問題的一些分析,希望我們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應該要節約用水,建設起一個自然滲透,自然儲存,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
參考文獻:
[1]郭琳.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應用分析.龍源期刊網.2018,(3)
[2]朱紅建.海綿城市理論及其在風景園林規劃中的應用.綠色環保建材,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