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薩如拉
摘要: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一個極其重要的環節,教師應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加強詞匯教學,提高學生對生詞記憶的效率和學習效率,有效地實現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目的。
關鍵詞:提高;生詞;當堂記憶率
一、目前高職學生英語詞匯學習的現狀
詞匯是語言的載體,龐大的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一道門檻。Canale 和Swain指出,語言能力的培養是交際能力培養中至關重要的一環,而詞匯是使交際得以進行的語言能力的核心部分之一。詞匯作為外語學習的基礎,是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譯五項基本技能的根本條件。學生不掌握一定的詞匯量,就無法進行英語交際,也談不上從容面對等級考試。現今中學六年英語教學大綱規定的詞匯比等級考試所掌握的詞匯量少很多。所以要求學生在兩三年內增加英語詞匯量,而且拼寫、用法都較之以前復雜了許多。高職學生整體的詞匯學習自主性水平一般。三個維度中,高職學生的自主意識水平相對較高,但相應的自主能力和自主行為的欠缺制約了有效學習。
二、提高生詞當堂記憶的必要性
現在大學英語教材課文學習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培養閱讀技巧、掌握語法知識和課文結構的平臺,同時也是詞匯最有效的載體。每本教材的生詞量都不少于700-800。我們學習課文的同時,就是擴大詞匯的過程。那么,作為英語老師,想真正有效地幫助學生跨過詞匯關,就要把握好課堂的有限時間,遵循記憶規律和詞匯習得規律,靈活調整,合理安排,使學生在課堂內就對所學的生詞打下良好的初步記憶基礎,進而對某些重要詞匯或詞組達到熟識和掌握。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節約了學生的時間和精力。
三、提高生詞當堂記憶的方法
筆者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生對生詞當堂記憶的效果。
(一)把握好導入環節,形成深刻的第一印象
要提高學生對生詞的記憶效率,就要使教學活動更符合心理學規律。心理實驗證明:人最初感知印象的深淺,關系到記憶達到速度和牢固程度。最初的印象深刻,記憶就快,也記得牢。根據這一原理,教師在課堂上應盡量使學生對所要記的知識形成深刻的第一印象,為長時記憶打下基礎。因此,在英語課堂中的“Lead in”環節上,教師要精心組織,將生詞及核心句型合理編排,巧妙導入,使學生在無意識中接觸生詞,再介入到有意識的認知。導入形式要新穎活潑,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通過導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開啟了學生的記憶大門,為提高詞匯的當堂記憶和學習效率打下了伏筆。
導入方式靈活多樣,教師可根據課文情節、內容的不同及當天的實際情況制定。常用的方法有:故事法、討論法、歸納法、提問法和標題法等。
(二)采用發現法,引導學生搜索關鍵詞
美國心理學家J.S布魯納倡導的“發現學習”是這樣描述的:發現法是一種鼓勵學生運用自身的思維方式來發現概念和規律的教學方式。發現法最大的好處是能有效引起學生的興趣,是一種極其生動活潑的學習。教師應盡量在帶有誘導性的提問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其自學能力。從目標上說,“發現學習”是一種培養探索性思維方法的學習。
教師在講課時給學生一定線索,引導學生找出一定的難點、要點,讓他們發現應該掌握的詞匯、知識點等,從而達到了有意識地對詞匯進行理解和記憶的目的。這可增強學生的主動性,提高聽課效率。
(三)靈活安排,因地制宜,加速學生的詞匯習得過程
我們現在的外語教學太強調詞匯要學得精。因此,課堂上充滿了對重點詞匯的講解,老師希望通過講解和分析,一下子完全掌握這個詞匯。實際上這樣做效果并不理想。因為一個詞與其它的詞有許多的語義聯系,還有多種語用規則,要一下子記住實在是強人所難。時間花得再多,學生也并不見得記得快、記得牢,當然就大大降低了詞匯的當堂記憶效率。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詞匯學習是一個逐漸深逐漸廣的過程。我們能夠掌握那么多的母語詞,就在于詞的重現的廣泛性,在不斷的重現中理解得越來越透。在一定時間內掌握了多少單詞,實際上決定于一定時間內能夠使多少詞得到重現,并且應該是新語境的重現。而多種不同的研究表明,學習者真正掌握一個詞,要接觸該詞5-16次。
基于這一理論,教師要不斷地有意識地激活這些詞匯,注意采取多種靈活的詞匯教學法,如:構詞法、比較法、分類法、游戲法、邏輯法、同義反義歸納法、圖表記憶法、組塊記憶法,同時也要合理搭配課后練習。
比如在課文中學到efficient這一詞時,可馬上聯想到形近詞effect并作比較:adj.:efficient有效率的 effective有效果的。 n.:efficiency效率 effect效果。
又如學到qualification一詞時,馬上與application, graduation,congratulation,celebration,registration,information,presentation等具有同樣詞尾的詞作比較,并聯系詞性變化規律,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和掌握規律。
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時機,反復鞏固,才能使重現達到足夠的強度和牢固度。因此,詞匯教學的靈活安排,因地制宜,也就不容忽視。
(四)設置記憶指標,強化記憶效果
記憶的指標包括識記、保持、再認、再現的過程。在識記環節中,識記者在當時的記憶基礎上,只要稍加啟發,就能引起聯想和回憶。
在大學英語課堂上,教師可能認為記不記得住是學生自己的事情,因此不注意檢測記憶效果。
但若是在課堂結束前能留出幾分鐘,宣布記憶指標,比如要求學生在五分鐘內把本課堂所講授的生詞和核心句型回顧整理,然后檢測記憶效果。
四、結語
高職院校學生具有自身的特點,他們屬于高校學生范疇,但英語基礎和水平整體上要稍低于
普通高校的學生。因此,高職英語教學應有自己的特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的啟發和引導,遵循記憶規律,加強詞匯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他們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只有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尋求和探索良好的教學方法,我們才能提高教學效果,實現高職英語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陳賢純.外語閱讀教學與心理學[M].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2002
[2]范琳.英語詞匯學習中的分類組織策略實驗研究[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3]董燕萍.交際法教學中詞匯的直接學習和間接學習[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