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詩博
摘要:如今互聯網已經滲透在我們的生活中,新發展起來電子商務以及相關的行業,都是在互聯網的背景下進行業務的開展。在2015年國家發布了“互聯網+”的發展戰略,鼓勵利用互聯網進行產業的開展和創新。在這個背景下,“互聯網+”應用于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也受到重視。目前,各大高校的圖書館都已經利用互聯網進行傳統的信息服務,但是對于智慧化服務模式的建設還比較缺乏,本文針對“互聯網+”建設高校圖書館智慧化服務模式進行簡介,對目前高校的傳統信息模式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其存在的不足,針對其中的不足提出建設智慧化服務模式的相關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圖書館;信息化服務
引言:
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之后,信息技術迅速發展成為主流的技術。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眾多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而且在2018年召開的兩會期間,推出了與互聯網相關聯的人工智能,基于互聯網的基礎上進行智能科技的加入。此外,早在2015年,“互聯網+”成為信息科技領域的重要研究課題,針對“互聯網+”的應用如火如荼的發展起來,國家也發布了“互聯網+”發展戰略,提倡各行各業積極的發展“互聯網+”相關產業?!盎ヂ摼W+”主要是以互聯網為核心,改變現有的社會管理模式,針對性的進行產業的開發、聯合和創新,主要利用互聯網進行跨行業的融合,將其他行業的優勢結合起來,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信息技術進行行業的多向發展。圖書館作為知識獲取的重要途徑,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其管理方式和獲取知識的方式也在發生改變,以往由于紙質圖書數量的限制,導致很多圖書不能完全引進,在互聯網發展之后,可以利用云數據進行相關圖書的儲存,并且進行大型數據庫的購買和使用,進而更加便利知識的獲取,更好的幫助師生掌握知識。
一、“互聯網+”與圖書館的主要聯系
(一)圖書存儲方式的改變。
在“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的圖書存儲方式發生了改變,從以往單一的模式轉變為圖書儲藏和數據庫儲藏結合的方式。因為“互聯網+”發展戰略的發布,對圖書館的發展造成了一定沖擊,現階段,多種閱讀APP也如火如荼的出現和發展起來,因為電子圖書的出現,更少的人選擇去圖書館看書和借閱,進而導致圖書館面臨威脅。但是“互聯網+”模式又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機會,為圖書館的發展提供了較大的空間。首先,“互聯網+”相關的理論和應用可以解決圖書館的管理混亂的問題。在以往的時候,圖書的查閱比較費時間和精力,利用“互聯網+”對圖書進行管理,可以快速的進行查詢所需要的資料。因此“互聯網+”模式能夠更加便利的進行圖書的存儲,同時可以更方便的進行圖書的查閱。
(二)圖書館運行模式的改變。
在“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的運行方式也發生了較大的改變,主要的運行模式是通過網絡進行整體的圖書控制和管理。首先是圖書的處理層,包括互聯網的信息通訊技術、云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對圖書館的圖書進行整合和分類,通過信息通訊技術進行主流圖書的購置和查詢,同時負責圖書館館內資料的查詢和統計;云計算主要是對圖書館的存儲資料進行分析和計算,對現有的資料進行總的歸結,幫助圖書館的管理人員有效的了解圖書館的情況;物聯網的設置主要是對圖書進行監督,對圖書館的書籍進行管理,確保圖書的安全性,此外,物聯網還可以對圖書館進行安全的控制和管理;大數據在運行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對圖書信息的處理和篩選,對通常借閱圖書的種類進行分析,從而幫助圖書管理人員更好的進行圖書的采購。這四個部分都是技術層面的,主要利用互聯網對圖書館的圖書進行整體的管理,完善圖書館的管理機制。此外,處理層與核心層通過數據交互相連接,核心層主要是圖書館的智慧化知識服務,通過處理層對圖書進行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務,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率。最后是基礎層,基礎層主要就是智慧化知識服務所需要的基本設備,包括服務環境和智能化設備以及物聯網的基礎設施。
(三)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改變。
在“互聯網+”的發展戰略下,圖書館的運行模式發生改變,同時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發生了改變,由以往人工服務轉變為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務,包括借書、查詢以及相關書籍的查閱,都已經通過互聯網完成,通過互聯網,相關圖書館的知識調用得到很好的解決,并且服務效率較之以前也大大提升。在“互聯網+”背景下,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已經發生了較大的改善,不僅方便,而且更加全面。
二、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現狀與不足
(一)基本信息功能。
目前高校的圖書館功能仍然比較傳統,主要的功能就是根據圖書館的信息系統進行圖書位置的查詢,需要借閱或者需要使用的需要另外的進行相關機器的使用。目前高校的信息服務系統有以下三個功能:首先能夠推薦圖書館的館藏資源,目前很多的高校都已經建立相關的網絡服務平臺,利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和微博等進行圖書館信息的推送,同時對圖書館的開放時間以及詳細的情況進行說明,此外介紹一些圖書館的基本信息和圖書館的重大事件;其次是數據庫的使用,高校作為學術研究的主要領域,對于數據的使用有很大的需求,所以很多高校引進比較著名的數據庫供師生使用和查閱,可以進行在線訪問也可以使用相關的設備進行下載,同時可以與其他學校合作共享資源,保證數據資源的充分性;第三就是相關活動的宣傳和圖書的采購咨詢,通過互聯網進行相關活動的宣傳,類似于一些重要的講座或者數據統計的使用方法和讀者的一些活動,通過互聯網渠道更快的進行傳播,促進讀者對圖書館的了解和使用,讓學生更便利的進行圖書的使用和查詢。
(二)信息服務存在不足。
雖然高校圖書館已經在互聯網的基礎上進行圖書管理的改進,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眾多的不足。在進行互聯網使用的過程中只是簡單的進行圖書館信息的介紹,利用互聯網進行相關活動的宣傳,并沒有充分利用“互聯網+”進行圖書館的創新和管理模式的改變。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整體信息服務內容比較單一。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自己的公眾號和微博平臺,但是這些平臺的開通只是簡單的對圖書館的信息進行傳達,扮演的角色只是信息傳遞者,并沒有起到更多的作用。在進行信息服務的過程中更多的是將基本的信息進行宣傳,缺乏更深層次的利用。第二,對數據的挖掘不深刻。高校在進行數據的購入過程中基本都是利用現有的系統進行數據的重現,并不對數據做出改變,很多數據的使用難以進行分解,此外,用戶在使用數據的過程中會有相關的瀏覽記錄,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員也沒有對使用者的內容進行分析研究,對于使用者的需求不能完全滿足,導致數據庫購入的閑置,造成資源的浪費。第三,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比較松散,忽視讀者的使用體驗。很多高校圖書館的作用就是學生上自習學習的場所,對圖書館的資源利用卻很少,盡管館內資源豐富,很少有學生進行使用和借閱,主要原因是圖書信息的缺乏和相關資源的查詢困難,導致讀者不能進行資源的利用。這些不足導致高校圖書館資源并沒有完全得到利用。在“互聯網+”發展戰略的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該就當前的模式進行創新和改變,提升高校圖書館的服務,為讀者創造更好的服務環境。
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智慧化服務策略
(一)構建開放性的大型服務平臺。
高校圖書館在基于“互聯網+”的基礎上,可以建設開放性的大數據知識平臺。首先,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數據資源的整合,首先要進行數據的全方位查詢和整合,建立相應的大數據處理層,在上述部分介紹的,先利用信息通訊服務進行數據的少選和羅列,充分的對知識中隱含的聯系進行探究,之后利用大數據給出的結果進行更詳細的圖書信息整理和策劃,之后將這些數據存到云計算中,建立開放性的數據庫。之后利用物聯網技術將圖書館的數據信息進行統一的劃分和管理,對購買的數據進行加工和包裝,按照學生的搜索排行,同時通過校園網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瀏覽記錄進行訪問,實現針對性的專業服務模式。此外,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信息登錄網站查詢資料,同樣可以通過手機和其他的電子設備進行便利的下載和使用,完全實現“互聯網+”模式的應用。
(二)利用“互聯網+”提升讀者使用體驗。
現階段高校圖書館對個人的使用體驗很少關注,因此對讀者的偏好和使用體驗的效果均沒有相應的統計。所以需要利用互聯網建立專門化的讀者體驗環節,提升對系統的使用體驗。首先,建立各個學科具體的圖書信息檔案。收集各個專業需要的書籍,建立相應的讀者書籍庫,收集的內容院系、專業、學科以及相關的論文等,根據收集的數據設立讀者檔案和數據庫。此外還可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專業性的書籍做出相應的評價,可以讓讀者對書籍的滿意度和整體的使用情況進行具體的闡述和表達。除了建立完整的檔案體系,還應該針對讀者設立個人的查閱檔案,利用互聯網對學生的查閱情況進行保存,之后利用大數據推薦學生可能喜歡的書目,這樣既能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又能夠提升學生使用圖書館的滿意度。
(三)利用互聯網建立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聯系。
互聯網使用如此頻繁的狀態下,完全可以利用其它平臺進行圖書數據信息的使用,圖書館可以建立起官方網站,對圖書館的圖書信息進行開放,學生通過登錄網站進行圖書信息的收集,可以方便的使用手機電腦或者其他設備進行學習,其次,可以建立專門的APP,下載APP之后登錄個人賬號,就可以進行在線學習,獲取想要的資源。此外還可以建立相關的在線學習課程,幫助師生快速學習和獲取知識。
四、結束語
互聯網已經成為各個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已經廣泛的應用于各個行業,基于“互聯網+”進行高效圖書館智慧化服務的建設是以后發展的必要趨勢,因此,各個高校應該積極的進行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順應時代的發展,為師生提供更加便利化的服務。而且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的服務模式,高校圖書館會有更多的發展和改變。
參考文獻:
[1]張曉廣.互聯網+時代圖書館的發展[J].信息通信,2015,(10):175-178.
[2]張興旺,李晨暉.當圖書館遇上“互聯網+”[J].圖書與情報,2015,(4):63-69.
[3]劉驍斌.“互聯網+”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J].情報探索,201,(1):116-120.
[4]康耀瑋.“互聯網+”時代圖書館網絡服務創新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5,(10):100-102.
[5]于愛華.MOOC 時代背景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21):81-85.